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导致西藏农牧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西藏农牧区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文章分析影响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匮乏,生产条件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家庭规模大,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较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存在等。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某旗县少数民族家庭的调查数据,分别从家庭经济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和家庭人力资本特征3个维度分析了相对贫困问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情况和家庭成员健康情况4个因素对相对贫困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家庭规模越大,劳动力越少,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不良,且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生活的家庭更容易陷入相对贫困的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3.
贫困妇女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可持续脱贫的关键抓手。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究妇女贫困的定义、特征和成因,发现妇女贫困具有脆弱性、代际传递性和思想上的衍生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妇女扶贫政策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墨西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妇女扶贫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行针对贫困妇女的工作福利制度,提高受助者工作意愿;注重思想教育,唤醒传统美德;发展社会化儿童看护服务,减轻贫困妇女家庭压力。  相似文献   

4.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彭思 《科技创业月刊》2012,(5):31-32,35
自2002年开始,我国房价逐年攀升,逐渐与价值规律相悖。一方面是大量的商品房空置和居民买不起房,另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房地产行业虚假繁荣,充斥泡沫,使许多地区陷入"贫困陷阱"。首先分析了当前房价虚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房价背后的"贫困陷阱",最后对如何抑制房价高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战略高度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宏伟目标。"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相较于物质脱贫,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内容,是直接对人思想观念的扶贫,文中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切入点,深刻剖析文化扶贫理论的形成原因、乡村振兴与文化扶贫的辩证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上关于如何发掘人精神贫瘠、文化缺失的历史原因与现实意义进行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4,(2):131-135
利用TPM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大病成员医疗决策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经济状况农户之间以及农户家庭内部医疗支出呈现非均衡性特征,贫困大病成员的医疗支出显著高于富裕成员,女性大病成员医疗支出显著低于男性,老年大病成员医疗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成员,大病成员医疗支出水平随着大病成员代际次序的上升而下降。此外,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是否劳动力)、户人口规模对大病医疗支出也有显著影响,但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医疗保障项目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瑛  肖福州 《科协论坛》2007,(9):185-186
大学扩招以来,贫困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大学生家庭在近乎"倾家荡产"式读完大学后却难以就业而面临更加贫穷的困境,在"读大学立即穷,不读永远穷"的艰难抉择中,读书无用论抬头;本文试图站在贫困大学生家庭及贫困大学生个人命运选择的角度剖析其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而为人们思考其解决之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全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2008年的数据,按照2011年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新贫困线标准,采用描述性统计中分组比较的方法从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从业状态差异等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家庭户收入贫困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测度,即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比。研究发现:与过去相比较我国农村家庭户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除外),贫困线标准变动比例越大,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指数变动越大。另外,农户因地区差异东、中、西部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比依次增大的现象仍然存在;受教育程度越低,农户贫困发生率越高,而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户贫困缺口比最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贫困发生率上升,但贫困缺口比下降,贫困深度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它能打破生活贫困导致文化贫困,再导致能力贫困,再导致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开展职业教育精准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之间传递,使脱贫工作更具有持续性。本文从职业教育视角,研究了扶贫对象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功能,分析了茂县地区的职业现状,总结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六条路径,多途并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家庭经济窘迫、心理贫困、职业发展受阻制约着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而参军入伍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完善人格和心理健康以及拓宽职业发展道路,为贫困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又一重要路径,因此,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军入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注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贫困生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他们承受了比同龄人更大的压力,从而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心理特征.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以海南省贫困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整理、分析其心理韧性特点及相关因素,提出建议,为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谢悦 《内江科技》2009,30(5):5-5
城镇非贫困低收入家庭是低收入家庭中的一部分,是体现经济学的稀缺性的又一前沿阵地,这里稀缺的是金钱。在这种状况下。收支策略的调整可以发挥出神奇的力量。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中小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现状以及改善思路的分析,以期对这类家庭具体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城市贫困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对城市贫困的标准进行界定,并重点运用公平的观点提出解决贫困的方法,主要采用罗尔斯的公平观和阿玛蒂亚森的学说观点论述对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界定及贫困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找出在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社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10):139-144
基于家庭结构视角,测量了库区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值,并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生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后期扶持益贫性特征不显著。建议在后期扶持的益贫性策略选择上对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农户实行差异化政策;在宏观产业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地方政府要建立后期扶持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典型农业省份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贫困农户大多认可科技知识对家庭生产经营的作用,但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比较而言调查地区贫困农户对种植养殖技术、动植物新品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农产品初加工等四项农业技术需求意愿最高。进一步对这四项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检验,结果发现:地理环境、信息来源、性别、文化程度、劳动力投入人数等是影响贫困农户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家中是否有人担任干部,是否有专业技能,是否参加过农技培训对贫困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别需要关爱而又易于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群体。关注该群体的成长,分析其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积极探索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构建有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工作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开网小贷帮助农民走出贫困命运的同,自身却陷入停运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敏感、自卑、焦虑、抑郁以及内向等心理健康问题。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本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