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与翻译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本文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回顾了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指出隐喻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新闻中应用广泛.作为一种认知方法,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有助于作者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使读者更容易领会作者的意图.从介绍国内外隐喻研究入手,以笔者收集的英语新闻中含有隐喻的句子为例,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探讨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汉译,提出直译、意译和增译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隐喻与翻译     
赵宁 《华章》2010,(34)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不同的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有一定的方法模式可循.在各种文化的大背景下,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隐喻及翻译中的问题,将能更好的促进人类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文化现象;隐喻的本质是用一个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概念隐喻理论使人们对隐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已成为隐喻研究的一个趋势,也是外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隐喻 "metaphor"(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修辞学范畴.1980年,Georqe Lakoff & 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人们认识事物、确立概念系统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隐喻研究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经历了一个从修辞到认知的转换研究过程,隐喻不再被认为是简单的修辞格,而是高于修辞格并能解释修辞格的一种认知工具.同时,隐喻不仅仅是进行思想表达的外在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肖清玲 《文教资料》2008,(31):36-37
认知隐喻观打破了传统隐喻观将隐喻看作语言附加物的看法,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给人类提供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和认知事物的手段.隐喻基于意象-图式转换原则和一个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之间的映合原则,实现了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本文试图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来探析隐喻的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基于对教学与其他事物相似性的认识和理解,隐喻在教学和教师教育中可以发挥反映教师专业思想,作为教师教学的策略,作为评价、研究和发现的工具,作为教师反思的中介和教学思想转变的"跳板"等十个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英汉隐喻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有助于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本文分析了英汉隐喻的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不同之处,以便使我们对英汉隐喻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基于此,对英汉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汉情感隐喻既具有共性,又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赵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66-166,168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本文通过认知视角下的隐喻与翻译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隐喻、认知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一些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