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是我国语法研究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们不仅开创了我国语法学研究的历史,而且在研究思想和方法上为我国语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草创时期和革新时期语法研究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语法研究在早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论20世纪中国汉语转型语法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语言类型制约着不同研究方法的自发形成,如果不拘于西方语形语法学的眼光,进行实字语义训释和虚字功能考索的训诂学就是汉语传统语法学。20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引进西方理论的“汉语转型语法学”,根据所引进西方语法理论方法,可分为草创、变革、发展、重建四个阶段。马建忠在1898年就创立了“两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叶斯泊森语法哲学是欧洲新传统语法学,从属关系语法与三品说的基本原理存在渊源关系。汉语转型语法学存在两条主线:以普遍唯理为基础的马建忠传统-引进语法哲学理论-吕叔湘的传统·结构语法学;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赵元任传统-借鉴生成语言学方法-朱德熙的结构·语义语法学。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东西方语法学合流的基点不应是语形语法学,而应当是语义语法学。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人们对语法有着多种理解,对其所研究的学科对象有着不同的观点,先后产生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功能主义语法等。我国的语法学源于西方传统语法学,对语法性质及研究对象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但就汉语的实际而言,句子结构包容量大,句子是最基本的交际单位,其结构和使用规律反映了语法的基本规律。因此,语法学研究应该以句子的结构规律和使用规律为学科对象,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语法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构系统,在对这种结构系统进行解说的过程,我国语法学界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分岐,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语法学派。本文通过对治语语义功能的比较,意在进一步理清思路,正确认识语法现象,以期对语法学研究能有一个明析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郭莉琳 《现代语文》2006,(10):12-13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语法著作,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个转折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法研究从此走进了世界的视野,同时也为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开辟了我国语法学的新纪元。它对汉语语法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在《虚字》卷之九和《论句读》卷之十中明确提出了“华文所独”的见解,这在中国语法学史上第一次真正明确地提出了汉语语法与西文语法的不同,为后来学者研究中国语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语法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非急需,汉语语法学却发展缓慢。虚词是汉语语法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产生于十四世纪的《语助》开汇解虚词的先河.成为“汉语语法学创立的一个朕兆”,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语助》为滥觞掀起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8.
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梳理了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复句理论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既充分考虑了汉语语法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充分考虑了复句理论发展的自身特点及规律,从而将复句理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步建立时期(1898-1936)、讨论定型时期(1937-文革)、深化转型时期(1979-现在)。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上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的,至今已愈百年。回顾过去,汉语语法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互补语法理论体系的历史嬗变。展望未来,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在语法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研究、人才模式上出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的归纳与介绍。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马氏通》问世前的萌芽期,《通》问世后的模仿期以及后来的革新期与大发展时期,四个历史时期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活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2.
虚词在各种语言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汉语中尤其显得重要。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的,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屈折变化,也没有日、韩、蒙、土耳其诸语言里那种粘附形式。这样,汉语的虚词就要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虚词研究亦必然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整个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站在历时语言学的角度,从早期的虚实概念说起,就虚词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的酝酿、草创、探索、描写以及创新时期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予以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纵观汉语语法学史:以模仿西方语法体系到运用西方语法理论,直至采用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都是以引进西学来研究汉语的。在引进西学的过程中始终交织着西方文化的科学主义与中国文化中人文主义的矛盾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汉语语法学史看作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典例。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语法著作也无一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评价汉语语法草创时期的模仿体制的历史功过,对今天如何把握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将是一种有益的反思。 (一) 模仿体制产生的文化背景中国的儒学取得独尊之后,与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的问世,把汉语语法从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西洋语法的框架在具有鲜明的语言分析传统的汉语沃土中,形成了带有“中外合资”色彩的汉语语法学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格局,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学者们对汉语语法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现代汉语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在词法、句法、章法、篇法等层级上研究语言的组合形式和结构规律,使语法学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5.
被动句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式一直是语法学们研究的重点,然而对被动句的认识,汉语语法学界还存在较大分歧。本从功能角度对被动句的研究作了回顾,认为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虽然对汉语被动句的研究有颇多贡献,但由于将句法分析和意义分析割裂开来,因而未能真正找到被动句研究的出路,更忽视了对无标志被动句的研究。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汉语句子的功能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初创阶段,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尚需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贯彻。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A5):26-28
认知语法学理论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开阔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汉语语法研究,解决了传统汉语语法中的一些难题,丰富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法学界一位造诣高深,成绩卓著的学者。他为汉语语法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享有盛誉。他已经发表了专著、译著、编著约二十部,论文百余篇,其中许多著作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吕先生各个时期的几部重要著作和一些论文,可以描绘出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也可以了解半个世纪来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语法自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法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间,汉语语法研究大致经历了由模仿西洋语法,到挖掘汉语语法特点、探索汉语语法规律、缔造汉语语法体系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学的发展》,徐通锵、叶蜚声的《“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评述》都是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目前,语法学家们仍在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但在研究中,大家普遍感到难以深入下去。这里我想按照陈望道先生在《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中的精辟见解就语法研究的新途径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概述 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语法学著作的诞生,中国比较科学系统的语法研究自此开始.汉语语法学是在模仿印欧语语法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事实一方面使忽略汉语语法本来面貌而向模仿的语法体系或语法理论认同的倾向一直成为汉语语法学难以摆脱的阴影,另一方面又使得汉语语法学者极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同印欧语语法不同的汉语语法的特点,企图摆脱印欧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判断词“是”的语法化研究一直受到语法学家的关注,本文试对其研究成果作一个简要的耙梳整理,以期揭示汉语语法研究的某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