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又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其实质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2.
杨静  刘永飞 《考试周刊》2014,(16):167-168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命题。本文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蕴含的中国教育问题,最终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冽玮 《教师》2009,(24)
12月11日下午,高2.1米的钱学森塑像在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钱学森图书馆正式揭幕.记者从塑像揭幕仪式上获悉,西安交通大学决定成立钱学森学院,以践行钱学森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王朔 《上海教育科研》2012,(3):31-34,15
国内学者围绕"钱学森之问"进行了大量讨论。首先,是关于命题本身真伪性之讨论,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实际是"钱学森之陈"的变相表达,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被彻底虚构的伪命题,大多数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此外,众多学者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及产生原因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际上,"钱学森之问"之内涵已远超出"钱学森之陈"之本意,其涉及整个复杂的教育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需重新唤起教育育人之本意,同时需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又是我国当今大学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最近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不久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据报道,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坦诚问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这一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6.
伴随"钱学森之问"被高调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引起中国教育界的热议。讨论范围不仅包括大学,也包括中小学。那么,对"钱学森之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回答呢?我觉得,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载人航天""钱永健"……这些闪亮的标签让钱学森长子钱永刚成为南方日报"读者月"科学讲座的热门人物.昨日.钱永刚现场透露了关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及钱氏"科学家族"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五十周年纪念.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学习,2005年3月我们在高中各年级命名"钱学森班",组织"钱学森班"的全体师生参观了航天城,会见了航天英雄杨利伟,观看了正在组装和调试的神舟六号飞船,钱学森亲属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为师生们做了关于钱学森和中国航天的生动报告.  相似文献   

9.
观点     
《教育与职业》2012,(16):110+112
《人民论坛》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一年前在深圳"横空出世"的南方科技大学,把回答"钱学森之问"作为立校办学的使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学森之问",南科大在回答,其他许多大学也在回答。大学回答"钱学森之问",既要眼睛向外,更要眼睛向内。具体到某所大学,眼睛向外,  相似文献   

10.
正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答案显然是多方面的。就教育方面而言,僵化的高考体制堪称"罪魁祸首"。社会在发展、经济要转型,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了,该培养创新型人才乃至于大师级人物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钱学森先生生前的疑问.这就是"钱学森之问".钱老辞世后,"钱学森之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先生留给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财富。钱老逝世之后,这一疑问热度不减,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追问。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几乎成为众矢之的。钱老的质疑与社会各界的不断追问反映了什么教育问题?其发问的实质是什么?为破解这一疑问,大学教育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除了大学,还有谁应共同直面"钱学森之问"?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载人航天""钱永健"……这些闪亮的标签让钱学森长子钱永刚成为南方日报"读者月"科学讲座的热门人物.日前,钱永刚现场透露了关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及钱氏"科学家族"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4.
莫超 《甘肃教育》2014,(15):16-16
正2005年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即有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不能不思考"钱学森之问"之解。除了学界公认的几种见解,如,大学去行政化、去功利化、克服短视行为、抵制学术腐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学巨匠、世界伟人钱学森,虽然已离开我们了,可是让他难以释怀的"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世纪之问,言犹在耳。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必须深层次挖掘它的本质。本文从"钱学森之问"考察关于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从科学文化的视角对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改善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模式、推进创新精神培养三个方面深层次解析此问题,拟由此构建出一个更适合科技人才成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辛雳 《教育》2012,(9):3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温总理在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发出的问题,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虽然直指的是高校,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提了60多年,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实施素质教育何其  相似文献   

17.
正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石。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教育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从现阶段中国教育的困境以及塑造本质价值之人两个方面入手,剖析精神属性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现阶段中国教育之困境"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界的未解难题之一,是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的。其虽然针对的是科研层面,但是归根结底落实到的还是教育。钱学森口中的一个"大师"的定型,需要先天因素和后天交系因素,那何为教育应当培养的人?有学者基于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精神属性,将教育培养出的人分为工具性、人文性、精神性三个境界。但如今的中国教育在面对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特去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之为"钱学森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同时也引起了中外诸多知名大学的著名教育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各方人士探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钱学森先生曾多次表示并直接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质疑,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期望。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基本论题的由来出发,深入分析"钱学森之问"问题实质,分别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辅助配合、学校教育改革、学生主观努力等多个角度提出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探索争鸣     
主持人言:"钱学森之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敦促我们后人思考为什么我国大学教育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大师人才,大学应如何改革、如何培养人才?时至今日,各类报刊、媒体发表了成千上万篇文章,求解"钱学森之问"。本栏目"探索争鸣"发表的《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指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真谛"。观点很有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