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遵照中央和江西省委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吉安地区社会经济调查大组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对泰和县桥头乡有孚村的社会经济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为期70天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要逐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必须把教育的工作重点转向到农村,特别是老、少、边、山、穷的农村。也就是说,农村经济要腾飞,农村教育必先行。我国教育改革要加快和深化,重点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八亿农民,从农村着手。这是由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办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向,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面向八亿农民是我国教育加快和深化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从来都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工业社会而非农业社会的产物.故对“对象是农民子弟、内容是涉农专业、目的是扎根农村”的所谓农村职业教育颇不以为然,更不愿意在此问题上多花心思.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年度工作中有“召开农村职业教育研讨会”的计划,且学会领导有意让我们(江苏省职教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承办这个研讨会.领导信任却之不恭,加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专门用一段话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看来,不说说这个问题是不好交差了.因为不管是农村职业教育,还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里边都有“农村”二字,那就让我们从“农村”现状说起吧.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教育部部长何东昌说,中国有八亿人口在农村,农村教育是个大头,农村教育改革好了,就能带动整个教育改革.改农革村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农业这个战略重点服务,为八亿农民富裕起来服务,为形成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师怎样面向农村,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农村需要的合格小学师资?这是当前中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最近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安徽召开了全国农村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会上,代表们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以下是他们的认识及其做法:要进一步明确中师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认识搞好农村中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会上,代表们认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战略重点之一,八亿农民及其子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和制约了我国农业现  相似文献   

5.
农村复式小学怎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怎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怎么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考虑解决这些问题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值得探索的有以下一些问题: 复式小学的“多功能作用”问题我国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十一亿人口中,八亿人口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迅速提高八亿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给农村人民带来幸福。可是目前我国有二亿多文盲、半文盲、绝大多数在农村,不懂科学技术的就更多了;而农村中小学(包括复式小学)的教育教学,尚存在着脱离农村、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小学教师的重要基地.根据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的国情和中师服务对象绝大部分在农村的现状,面向农村小学的问题,客观地摆在中师的面前.特别是最近几年,广大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因此,面向农村,为农村培养合格而稳定的小学教师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  相似文献   

7.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县师范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面向农村小学,为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以顺应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改革的步伐。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如何面向农村实际,提高新一代科技型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村中学化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我结合教材,谈几点化学教学如何面向农村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塔集中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高邮湖畔、是金湖建县以来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现有26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80多名教职工。近年来,该校针对农村中学办学面临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坚持“面向农村,为农民子弟服务”:以低廉的收费,让家庭困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育改革应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增强“两课”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的,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重点,遵循“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目前,“两课”教育必须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我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首先,学校大局稳定,学生人心稳定、大部分同学能够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前一些时候弥漫校园的“经商热”、“打工热”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11.
中等师范学校承担培养小学教师的重任。我国有八亿农民,实施义务教育的任务、对象主要在农村。师范教育要适应这样的国情,必须面向农村,并加以改革。我校是一所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乡村师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老师范如何继承和发扬办学传统,作出新贡献,我们一直在深思、探索、实践,近几年来,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对农村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师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确实发展很快。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农村的变化若明若暗。为了能从农村的巨变中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12.
贫农下中农迫切要求学校的教学面向农村实际,教给学生农村需要的东西。他们说:“我们送孩子上学,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就图个能写会算。要是笔杆子和算盘都掌握在人家手里,咱们咋能当好家呢?”贫农下中农对学校教学脱离农村实  相似文献   

13.
刚才,清泉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把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讲得很实在、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认真讨论、认真贯彻。 这里,我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感情问题。当前,农村教育工作很困难,也存在很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搞好农村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要带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来做这项工作。家宝同志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经讲过: “执政为民就是要想着广大人民群众,想着八亿农民,想着一亿六千万儿童的就学问题。现在,农村的情况让我们关注,农村教育让我们关注,农村的孩子能否上好学更让我们关注。”温家宝同志带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讲的这段话,对我们抓好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把握农村经济脉搏面向市场培育人才张德明作为“农”字头的农村成人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在“农”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出成效。农村工作要上新台阶,农业生产要发展,农民群众要致富,农村成人教育就必须认清形势,善于把握地方经济脉搏,及时调整专...  相似文献   

15.
一、“对接研究”的基本总路与提出“对接研究”的背景 (一) “对接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目的 零陵师专与农村初中综合教育改革对接研究,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原则,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面向农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零陵师专的教育改革置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中来运筹和深化,使师专教育改革与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紧密衔接,相互渗透,相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即将来临,不少专家学者预示这将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世纪,各个国家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归根结蒂是国民素质的挑战。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的优势进行过论述,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如果能提高国民素质,那是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人口众多,而又素质不高,那就不是优势,反而会成为一个很沉重的包袱。《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面向21世纪,我们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都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走什么路。纵观十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未从根本上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根据升学考试的成绩;评价学校办学  相似文献   

17.
改革农村教育,积极开创赣南农村教育新局面,大力开发赣南农民智力,是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新形势,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振兴赣南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壮丽蓝图的战略措施。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应该是一种大教育,一种全民的教育,而不应该仅仅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的区域性教育”。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内容。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八亿农民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的确立,还在于它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史命。  相似文献   

19.
成列娜 《贵州教育》2013,(10):10-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要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业人才,涉农专业中职生就应该根据真实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注重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这是促进解放思想,推动彝州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要深化教育改革,就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在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赵紫阳同志明确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既然是根本标准,那就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