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社交媒体用户信息交互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间的差异问题,对该领域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再分析后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方法/过程]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搜集的26篇实证研究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定量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对社交媒体用户信息交互意愿及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分别有6个、12个,其中感知有用性、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与用户信息交互意愿强相关,结果预期、个体认知、感知娱乐性与用户信息交互意愿中度相关;个体认知、互惠、交互意愿、满意度、人际关系、媒体平台质量、激励、社会影响、结果预期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中度相关,感知有用性、信任、自我效能感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弱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讨消极社会比较、不同类型的消极情绪对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与拓展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相关研究。[方法/过程]构建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在线问卷搜集273份有效样本,利用PLS-SE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倦怠和嫉妒显著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间歇性中辍行为;而消极社会比较显著影响社交网络用户的嫉妒情绪,其次是焦虑,最后是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相关的政府或组织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过程/方法]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建立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感知威胁、反应效能、控制倾向和描述性规范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作为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描述性规范对感知威胁、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控制倾向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视频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网络应用中,研究弹幕视频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方法/过程]本文使用Bilibili网站的视频特征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及基于机器学习的SHAP可解释模型,从内容感知价值、情感感知价值和社会感知价值3个维度探讨视频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的重要性和正负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点赞数量最大程度地代表了用户对于视频的内容感知价值,内容感知价值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总是最高;在粉丝数量中等偏高的up主(视频制作者)中,情感感知价值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较高,而在粉丝数量最高的up主中,社会感知价值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了在线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用户粘性,有必要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通过感知收益和感知成本来衡量感知价值,并将感知价值理论结合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AMOS 21.0验证模型中的假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来源可靠性、信息准确性及时效性的提高能有效提高用户感知收益,进而对感知价值产生正向的影响;而更高的隐私安全性与反馈及时性则能通过降低感知成本提高用户的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进而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相比于感知价值,在线健康社区中感知有用性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张薇薇  朱杰 《现代情报》2019,39(8):103-110
[目的/意义]内容质量对于在线知识社区至关重要,研究贡献者身份对用户内容质量感知的影响关系,可有效提升社区价值并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在线社区用户身份交流理论和内容质量感知的双过程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基于实验素材选取、用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索其影响机理。[结果/结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贡献者身份的专业认证程度对用户感知内容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贡献者专业身份标识等级对内容质量感知有显著影响,平均标识等级越高,用户感知内容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对AIGC应用平台用户的中辍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痛点与边界,更好地优化服务,以促进技术赋能。[方法/过程]使用问卷收集219份有效数据,采用扎根编码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揭示引致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发生的条件组合。[结果/结论]将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归纳为潜在威胁感知型和技术因素主导型两种模式,发现感知威胁、期望失验、系统质量、内容质量在AIGC应用平台用户中辍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后续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唐泽威  范哲  朱庆华 《现代情报》2021,40(11):54-64
[目的/意义] 为明晰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公益慈善的相关研究,探求公益众筹平台的技术特征、运营水平和社会网络以用户维度的因素为中介,对于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的影响。[方法/过程] 以有公益众筹平台使用经验的用户为调查对象,收到有效问卷363份,运用WarpPL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开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同理心、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对公益众筹平台用户体验有正向影响;技术特征对于同理心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感知信任;运营水平显著影响同理心和感知信任,但对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同理心,但对感知信任和互惠规范未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理论、实践层面展开讨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2.0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庆 《现代情报》2009,29(12):123-125,128
结合web2.0技术,从信息服务创新方向、信息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创新具体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2.0信息服务创新进行了论述。首先阐述了图书馆2.0信息服务的创新方向及理论支撑;接着详细就图书馆2.0信息服务的创新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图书馆2.0信息服务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朱春艳  华薇娜 《现代情报》2015,35(1):54-60,90
十年积淀,大浪淘沙.从图书情报视角来看,Web2.0十年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和演进?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留下了什么?对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文章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2],挖掘了国内图书情报学视角下Web2.0研究现状,并以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为基础,初步绘制了十年来Web2.0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的知识图谱,得出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领域、信息交流与社会网络、知识管理和用户行为等.  相似文献   

13.
Web2.0技术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毅君 《现代情报》2009,29(12):178-180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Web2.0技术和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探讨web2.0技术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图书馆2.0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林芳  王雪珍 《现代情报》2009,29(7):104-107
随着互联网由web1.0向web2.0演变,依赖网络生存的数字图书馆必然深受影响。本文试从用户与馆藏资源的关系出发,研究web2.0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根据数字图书馆2.0的用户具有双重身份这一特点,提出针对用户的身份来利用web2.0技术提升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5.
简要阐述了Web2.0的概念,对Web2.0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以及Web2.0技术的应用实践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对Web2.0应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2.0的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海燕 《现代情报》2009,29(1):52-54
信息共享空间成为信息社会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产生及建设实践讨论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Web 2.0在图书馆的应用使信息共享空间得到拓展与升级的契机,而在此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研究则为信息社会大学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薛冬哥  邵文晖 《情报科学》2005,23(5):712-714
大学图书馆主页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必由之路,是现阶段复合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最佳平台。本文从大学图书馆主页的信息服务入手,结合东北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主页提供的数字资源服务,论述学述电子期刊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普及与发展,并从服务下降、费用增加、业务增加等几方面论述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Web 2.0给互联网用户带来的是网络思维及网络应用方法的变革,也给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实施带来更多的支持。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所赖以生存的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介绍了目前较为普遍的Web 2.0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茜 《现代情报》2009,29(4):147-149
论文对互联网行业web2.0网站微内容质量控制机制进行研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微内容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明确质量要求、大众评价机制、内容定期提升制度以及用户激励机制等。这种用户自控制微内容质量的机制值得图书馆借鉴。文章认为,在引入了web2.0技术的基础上,图书馆2.0服务的进一步深化需要继续实施与新服务模式配套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Web2.0的技术特点和信息传播思想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朱德利 《现代情报》2005,25(12):74-76
Web2.0是基于元数据评注信息发布方式的新型互联网。技术上,它用xml处理Rss,ATOwRDMFOAF等数据、用AJAX来综合web信息发布技术,并且使用开放的web应用API来开发web服务。这些并不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特征却给信息传播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web2.0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信息传播的基础并在大众信息传播中着眼于用户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