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上述认识,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教育部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论述环境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对环境道德教育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任务进行了阐述,指出环境教育具有体系性、综合性和终身性三大特征。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德育的不可或缺之维,在环境教育和德育中应发挥主导功能和特殊功能。其基本任务在于培育公众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敬畏和尊重自然的态度、热爱自然的情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以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担当精神。本研究旨在促进环境道德入脑入心,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有大德才有大智。没有创新人格的培养,就不会有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从1999年始,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就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创新研究。经过五、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难题似乎有了一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总结实验研究,展望未来中小学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对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6.
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社会“高、大、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封闭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失缺了主体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导致德育工作至今仍没有走出低效的困境的局面。要走出困境,笔者以为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价值取向应“生活化”,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一)回落学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轨。”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了解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的研究,以期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评价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定向、调节、激励、内省、肯定等诸种促进作用。传统道德教育评价存在着过于重视道德认知评价,而忽视道德实践评价的倾向。这种评价观违背了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育的特性,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道德实践,造成了中小学生道德发展上的“知行分离”,甚至双重人格现象大量存在。新道德教育呼唤新的道德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黄林妹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110-113,120
本文强调要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环境道德教育,在阐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小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教育现代化》2001,(12):15-15
  相似文献   

14.
启发悟性是成人德育的基本任务北京祁靖一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这就好象一辆装满货物的汽车,德育就是它的方向盘。教人做人始终应该是德育的基本任务,只不过在青少年时期德育主要给出概念性的各种规范,唤发他们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这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德,道德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而且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实现其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长期以来,我同基础教育中德育的目标过于政治化,学校德育过分凸现德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韩国重视学校德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塑造民族灵魂的重要渠道。韩国的学校德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深受中华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对韩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希望能够给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7.
灌输就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就是输送和传授。灌输对于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是必要的。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灌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道德知识的灌输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灌输也是形成学生优良品德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方法。我国中小学德育课改革不拒斥灌输。  相似文献   

18.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就总体而言 ,当前中小学生道德面貌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个体道德同社会要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要求是相一致的。就局部来看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某些问题仍然令人担忧 ,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局部的、偶然的 ,但也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不起挫折 ,心理承受能力差1995年 11月 ,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袁鑫 ,因遭班主任老师的批评 ,忍受不住“内心的痛苦” ,当天夜里跳楼。袁鑫在小学曾连续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小学毕业前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 ,当年以全校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是日本教育的一贯方针。1989年2月修改的教学大纲更是把道德教育置于显的地位。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尊重"教育课题在中小学以"尊重"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又以点滴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切入点推动"尊重"教育的开展.这是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