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是选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的农村远程高等教育项目。大学生村官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过程,外来大学生村官和本土村官大学生相互助力、“肩并肩、双学促发展”,对提升“一村一”教学质量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适合山西农村远程教育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组织实施主体之一,调研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对于掌握和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现状开展了专项调研,其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识状况、工作评价、执行落实、政策配套等情况,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值得关注的方面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由省、市和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承担,由于各地对村官工作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地的村官选聘工作效果存在差异。目前,村官选聘工作存在地方自主性不够,不能达到双向选择;选聘的方式和标准不利于真正有意愿当村官的大学生入选等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村官选聘工作,配置、配备适当的机构和人员,建立标准、规范的程序,扩大选聘范围,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  相似文献   

4.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给农村基层干部在心理、素质和待遇等方面都造成较大冲击,只有树立培养接班人的正确理念、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长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开始自发探索阶段.到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一时, "大学生村官"成了热议的新名词.说到"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关专家认为,它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缓解了目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然而,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呢?  相似文献   

6.
选聘当代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村官,经过近十年发展与尝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成形制度,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热点话题。利用暑假时间对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十几名村官进行走访,调查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了解大学生村官存在:制度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社会认同因素并进行分析,寻找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平台,提出:健全相关制度建设,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大学生村官归属感;克服不足,转变观念,努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村官自信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方毅  金蕊 《考试周刊》2012,(24):164-165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7年开始,常州市武进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在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展开了以“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选聘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选聘流程当中,选聘需求分析不够充分,选聘说明的编制不够明确,选聘方式过于单一以及缺乏必要的选聘评估依然是困扰选聘流程的现实问题,而开展选聘需求分析与人员可获得性分析,不断完善选聘说明的编制环节,探索多样化的选聘方式以及合理安排选聘评估无疑是化解上述问题进而完善选聘流程的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9.
《南昌教育》2009,(10):35-35
中山市“大学生村官”招考首次出现“海归”的身影。这天上午9时许,两位分别毕业于瑞典于默奥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海归”硕士梁伟民、刘杰,快步走进中山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考试的笔试考场,他俩和东区另外125名大学生,同场竞逐该区3个“村官”职位。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开始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模式,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受主客观多方面的影响,在走进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的价值取向。实践证明,只有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指导“大学生村官”工作,才能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姚琳 《成才之路》2009,(27):I0005-I0005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是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人力支援的新举措,也可以缓解当前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燃眉之急。选聘完成后,岗前培训就成为了衔接大学生“村官”学校生活与农村工作的桥梁。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缺乏对农村情况的深入了解,即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以缓解当前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则没有涉及。这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进行得颇不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制度的出发点定位于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据此,应当在制度上明确大学生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并鼓励优秀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制度是国家鼓励具有高学历同时又热衷于新农村建设的志愿者到农村基层任职的政策.一方面该政策有利于解决高校就业难的问题,也为农村建设输入了新鲜血液,带入了活力,可以说是利国又利民.另一方面,在村官到村任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缺乏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的配套细则等.笔者对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村官”专业是在响应中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号召下新开设的一个应用型专业.本文在分析当前“村官”专业大学生培养和就业中面临的“下不去、待不住、干不好、流不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育宣传、完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待遇、构建晋升通道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主要心理误区,结合国家选聘政策和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提出高校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主要心理误区,结合国家选聘政策和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提出高校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安徽教育》2012,(5):18-18
<正>本刊讯日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团省委联合印发《安徽省2012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全面启动、部署今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  相似文献   

18.
继2008年3月实施大学生村官选聘计划以来,3年过去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情况如何?大学生村官是否能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4月23日,中央电视台13套的《东方时空》栏目播放了我是‘村官’不在村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进展顺利,效果很好,但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分析选聘大学生村官呈现的新趋势,阐述普遍存在于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内心要求,提出满足这些要求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对于河南农业大学来说,“村官”专业的设立,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创举,吸引了全社会关注的目光。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国不少地方都通过选聘“大学生村官”等举措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但是,由于对农村情况不熟悉、农村专业知识欠缺等原因,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到农村后无所适从,工作难以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