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员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努力使学员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对于高年级学员的实验实作课尤为如此。因此在组织实践性教学活动时,注重与部队实际结合,使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快向部队工作能力转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人在海工毕业后在舰艇部队从事机  相似文献   

2.
作为培养水面舰艇指挥员的军事院校,有没有必要象陆军学院那样,对学员进行摸爬滚打的训练?海军广州舰艇学院经过前段时间的教学改革探讨,形成共识:为培养适应战时海上复杂环境需要的合格的水面舰艇长,十分有必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发动全院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于近日建成了一个500米标准军事障碍训练场,利用这个有7组障碍、14个障碍物的训练场以及在建的  相似文献   

3.
我院油料专业的学员,按照教育计划的要求,在毕业前夕,要组织180—200小时下部队实习。对学员实施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组织纪律、作风养成、带兵能力和专业技能等综合性的培养和锻炼,以满足毕业后第一任职的需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历届学员下部队实习的评估 学员下部队实习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逐步改革深化的。建院初期,是以参观见学为主,以扩大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组织形式是统一组织参观油库、码头加油设施,舰艇、飞机加油方法等。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员的实习改为统一组织定点参观与实习。即统一组织学员住在某一油库,先组织面上参观,后结合油  相似文献   

4.
根据海军院校年度实习计划,并结合舟山基地、驱6支等部队新装备培训的要求,大连舰院利用郑和舰上半年担负学员赴东海进行航海实习的机会,自4月15日起,在舟山基地和驱6支组织18名专业教员和200名实习学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学员任职专业培训和新装备教学活动。舟山基地和驱6支对这次学员任职专业培训非常重视,安排学员分4批参观了4种型号舰艇,了解舰艇装备、熟悉未来任职岗位,并结合部队训练,把学员分散到十几艘舰艇上,与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院校教育与部队装备同步训练,研制了某型飞机虚拟仿真训练系统。通过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深化装备理论教学、以虚代实组织维护课程教学、开展组训与综合演练等,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较强的自主性、真实情境训练等特点,实现装备教学与部队军事训练有效对接。实践证明,采用该虚拟仿真训练系统进行专业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毕业后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强化毕业学员综合考核的认识与实践邱德定我院是一所培养航空工程维修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学员毕业后主要在飞行部队从事航空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我院非常重视教育训练方式的改革,其中加强毕业综合考核就是改革学员后期...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船艇指挥专业实践教学和海警舰艇部队训练中的应用,提出了海警舰艇抗沉应急指挥决策实训系统基本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完成了系统的开发.系统装备实验室后不仅完全满足舰艇损管基本操练、舰艇损管组织与指挥、舰艇海损事故(破损进水)应急辅助决策等科目的实训要求,还能应用于舰艇海损事故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和开发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思维分析能力、研究创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重要的教学活动;它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我系机电管理专业在智能培养目标上,要求学员通过院校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技能训练,达到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实际操作技能;有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最近几年各届毕业学员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在部队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比以前情况好一些,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上“头头是道”,实际动手能力较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届"战剑"毕业综合演练成果,结合平常教学经验,对演练过程中学员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组织训练能力偏低、装备操作不熟练、敌情观念不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从集中讲解以掌握基本技能、角色模拟以培养主角意识和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励式教学偏重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深入部队以提高教学能力、"情景再现"模拟实战环境等方面开展装备组训教学,以提高学员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装备操作能力,为学员尽快适应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交传技能培训及教学当中.注意力分配技能和笔记与听解的关系的协调训练是训练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实践性原则合理选材.使学员快速掌握技能.此外,教师和学员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发和完善教学资料,鼓励学员探索各种方式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一、在任职教育院校推行“教官制”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教育内容贴近学员任职需要,加速应用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培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军院校的根本使命。通过选拔优秀部队军官来院校任教,可以把部队实际工作经验带进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以把部队亟需解决的问题纳入科研领域,增强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可以把亲身的实践感受传授给学员,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真实性。通过推行“教官制”,使交流形式由单向流动变为部队——院校——部队的循环流动机制,促进部队训练和院校教育的有机…  相似文献   

12.
对海军手旗通信与广播操融合训练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实践,探讨了我院学员进行军事体能训练和军事专业技术训练的新方法和新路子,从而为学院新的教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院校和舰艇部队提高军事素质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军事体育训练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智力在军事体育训练中的作用,以及加强智力的培养是促进军事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迫切需要,阐述了军事体育训练有利于学员智力的培养,提出了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如何去开发学员的智力。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适应战斗减员情况下战斗力重组的需要和完善士官的知识能力结构,开展舰艇部队中高级士官的“多能职手”训练的军事训练改革。在总结舰艇部队训练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这项训练的思路、步骤及应具备的前提和应把握好的环节。对提高舰艇部队训练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5月18日至7月18日,政院赴青岛、旅顺等基层部队实习的231名学员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此次毕业学员实习普遍受到部队的好评,纷纷反映:学员思想过硬,所学知识用得上,业务能力强,自身形象好,在部队受欢迎.学院的教改成果在毕业学员中得到体现,并受到部队的充分肯定.实习学员在认真完成学院规定的“十个一”等各项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基层政工班学员436人次主持、参加支委会,有230人次主持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我院为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深化教学改革,在院首长带领下,组成三个院外调研组,分赴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及有关院校、造船厂、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深入调研,听取了部队和兄弟院校对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我院部分毕业学员在部队的工作情况及部队的反映;了解了海军装备发展情况及战备训练、管理教育的新鲜经验等等。本文想根据这次调研获得的一些信息和启示,就下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尽快培养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海战需要的新一代舰艇长等有关问题,谈点想法。 一、教改要坚持把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从调查看,我院的政治思想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毕业学员的政治素质是好的。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1、政治理论课要教会学员“使用”理论。对我院设置的各门政治理论课,学员们认为都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国家对海军建设日益重视,各种新型舰船陆续下水,有效增强了海军作战水平和能力。机电部门作为舰艇上最大的作战部门,具有装备数量多、种类多和维修保障复杂以及所属人员数量多等特点,这些都对机电干部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双重"专业毕业学员能否胜任舰艇机电干部岗位人才需要,以便进一步优化学员培养水平,必须建立合理的电气工程毕业学员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依托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系统,设计、编制了海警舰艇勤务指挥仿真实验训练项目,对海警舰艇勤务指挥想定,以及实验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分析阶段的内容作出说明。以想定在东海某海域根据执勤预案实施舰艇勤务指挥仿真训练为例,通过综合性教学实践与训练,培养学员的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能力。实验后对战术指挥结果进行评估和检验,形成完整的海警舰艇勤务指挥训练/实验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舰艇部队的战斗力,切实抓好军事训练,确保打赢未来高技术海上局部战争,对目前舰艇部队中存在训练观念陈旧,部分训练内容没有从实战出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训练积极性、齐心合力抓训练、跨海区训练、训练手段多样化等改进措施。对水面舰艇部队军事训练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军事运筹学在舰艇部队训练中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训练对军事运筹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大,从舰艇部队实际出发,探讨军事运筹学在其训练中的运用,以期有助于增大舰艇部队的训练效能,最大程度挖掘潜力和提高战斗力,进一步推动部队训练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