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自信关系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和国运兴衰。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深刻地阐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价值及其重要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自信思想。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他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的政治实践和文化探索密不可分,这条地域线清晰地勾勒出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脉络。正定是习近平从政起步的地方,他在正定时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开启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萌芽阶段。在正定时期,习近平对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正定文化的传播,为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地方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民族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谋复兴、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指引。本研究认为,习近平民族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基本要求是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民族观的延展。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注重读书。习近平从青少年时期一直到现在都坚持读书,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分享他的读书经验。重温习近平关于读书的精彩论述,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明的冲突"的国际背景下,"向世界说明中国"阻力重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创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建设,注重发挥伦理道德与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将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与自觉认同相结合,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全民族抗日,加强了意识形态建设,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右倾错误思想,确立了党的科学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实现了党内的团结.同时,通过有效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党的主流意识深入人心,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也为抗战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治理”是指或归属或依附于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治理主体,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以及多样治理方式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资源,通力协作地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极端重要;治理根本目标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之下;治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是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斗争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治理的重点是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抓好重点群体的队伍建设、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意识形态治理、转变对外宣传方式塑造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造性提出,从文化层面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着强大而深沉的意识形态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展现意识形态思想之力;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彰显意识形态精神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凸显意识形态文明之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必须充分认识和科学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力量,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思想观点在坚持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方法原则、坚持知与行的辩证合一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哲学意蕴,它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的出访讲话,蕴含丰富的民众观和正义观思想。视人民福祉为一种责任担当,中国发展成果应惠及广大人民,中国壮大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机遇,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各国友好交往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构成其民众观。基于"为正义而为"理念提出,不论是反法西斯战争,还是战后各国为正义而付出的努力,都是为弘扬正义而为,正义之光依赖于世界爱好和平、弘扬正义的积极力量,是为其正义观。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讲话蕴含了诸多观点,其中以全球观和合作观最为突出。习近平主席的全球观是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主流的一种把握,论及了中国发展离不开和平安定的世界,发展了的中国也要贡献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致力于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他提出的合作观是对世界合作大势的一种阐述,合作则共赢,斗争则两败俱伤,世界各国应积极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沿着"接触性了解—常规性交往—理念求同存异—政治互信—亲诚惠容—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的路线走向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重要文本。只有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形成、内涵及其转变。在《形态》写作前,通过对已有理论成果的借鉴和政治实践的深入,马克思的批判性立场已经形成。在《形态》文本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统治阶级维护意识"的实质。但因为《形态》的重大缺席,意识形态的内涵开始出现从批判性到描述性、从否定性到肯定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付云燕 《鸡西大学学报》2013,(6):126-127,141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转变过程,从刚开始的反对资本主义,并把反资本主义与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并列,到进一步的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现阶段中国革命中反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再到逐渐认识错误,对资本主义恢复理性认识。主要探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20,(4):28-33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党的核心工作之一,随着意识形态工作从传统领域向网络领域延伸,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建设中的地位凸显。围绕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基本原则、根本任务到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5.
16.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展现了聚焦国内情势、立足时代发展、兼具国际视野的新角度、新厚度与新高度,并在丰富理论内容与创新话语体系、变革表达方式与增强话语宣传、规范话语空间与明确责任细则、拓宽话语平台与增进国际交流的基础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提出了新论断、彰显了新思维、作出了新指示、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的论述充满马克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他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辩证统一,"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立"与"破"的辩证统一,"时、度、效"的辩证统一,"古今""新旧""内外"的辩证统一,网上与网下的辩证统一.这些论述全面准确地把握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观从新时代坐标、新时代特征、新时代任务、新时代精神、新时代主题、新时代理论等维度,运用历史观点和世界眼光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起涵盖历史方位变化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价值目标升华论、文化繁荣兴盛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思想方略创新论的严整的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观全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新时代应对新挑战与推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