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已越来越多地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要形神兼备地翻译网络热词,就要把握网络热词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研究网络热词的来源和特点出发,探讨了网络热词的英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网络热词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音层面,以谐音法构成的网络热词影响英语发音;词义层面,以旧词新义法构成的网络热词干扰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句法层面,具有多重衍变含义的网络热词阻碍语法的掌握;语篇层面,网络热词的非正式性与口语化导致文章杂乱无章。针对网络热词的这些石化现象,本文从学习者主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教师、学校、家庭)两个层面为英语教学提供可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当前时代下中国社会文化热词英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作品中文化词翻译的成功案例,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意见,总结评述了几种有效的翻译方法。论文指出汉语社会文化词英译时,在文化上应坚持保留中国社会文化元素的立场,在语言上,应视读者的接受能力,灵活采用不译(音译)、释义、描述、意译、替换等各种转换方法。同一个词的翻译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与时俱进,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递真实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李秋 《文教资料》2013,(12):57-58,60
当前网络热词在青年写作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网络帖子、微博、论坛上的文章中的运用,影响力巨大,由此辐射到现实生活中,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词汇。它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多方面的缩影,而这些网络词汇的写作主体主要是青年群体,我们透过网络热词疯传的现象,能探究到当今青年群体的所思所想。本文从心理学的需要心理出发,联系网络热词在写作中的使用,分析当前青年的心理动态,以便于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大众文化的载体.网络语言的流行,呈现出文化交流和共享、文化渗透和融合、文化创新和世俗化等现象,反映出大众相对自由交流和平等参与的心理满足,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的革新,张扬个性、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等社会心理,是多元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社会化产物.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大众文化的载体。网络语言的流行,呈现出文化交流和共享、文化渗透和融合、文化创新和世俗化等现象,反映出大众相对自由交流和平等参与的心理满足,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的革新,张扬个性、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等社会心理,是多元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社会化产物。  相似文献   

7.
追星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化现象,它是人类青春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一段时间里。中国大陆曾用政治说教、伦理界定的方式对待追星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追星现象出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如今,中国的追星现象,以其前所未有的宗教狂热。对儒家化形成了挑战。与此同时,代表儒教化和各式传统势力的反追星的力量还在节节后退,已不足以构成对新派追星族的威慑。中国大陆传统的英雄崇拜模式出现了真空,早已无力平抑新兴的追星潮流。歌星崇拜是人类在青春期的宣言书,它类似鸟类在求偶期的呜叫,是一种人类最自然、原始的艺术创造动力。因此,即便流行于大陆一时的痞子化,也难以抵挡更加持久、更具有人性普遍性的港台流行歌曲。在人欲价值日渐高攀的当今世界。明星崇拜,依然可以看作是原始崇教的遗脉,也是世俗舞台上展现人性自然性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8.
老腔是一个极富特征的符号,体现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精髓,展现民众需求的一致性和集体意识,体现儒家的仁、忠的价值观,充满英雄情结、正义善良和创造精神,形成慷慨、苍凉、古朴、诙谐、圆融的艺术风格。老腔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体现出民族文化心理,并泛化为伦理道德范式。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是当前艺界讨论的热点,但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大多数中国本土艺理论家,对大众化都是持一种贬斥的态度。大众是个社会学概念,但当它用于艺界时有什么意义呢?大众到底是大众化的受害人还是大众戕害了化?大众是在消费中泯灭了批判意识还是增强了反抗性?大众对化的消费是自觉还是被欺骗,大众在化消费中抱什么心理?扮演什么角色?弄清楚大众的产生和特点对我们理解大众化揣摩大众化走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心理是错综复杂的,人类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一种文化的兴起、流行与大众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思考,是人类了解自身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是反省自身、观照自身的一个契机.网络文化的流行无疑和大众心理的某些层面是对应的,否则它就不可能达到流行的程度.网络文化的感官性、娱乐性、狂欢性以及所体现的自由平等都是和人类的精神需要相通的.它既然呈现为一种文化形态,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它既然被大众迎合,就有探讨其背后话语机制的必要;它的产生是一种必然,探究其乖张怪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精力充沛,富于理想,思想活跃,进取心强,身体和心理逐渐发育成熟,而面对自身、学校、家庭的种种压力,有些青少年则不能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出现一些阻碍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情感、人格和适应能力发展的行为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安林 《华章》2012,(17)
本文从民族心理素质这一纬度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有效的外语学习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物理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既是文化为大众的基本诉求,又是文化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循环的必然结果。物理文化认同的两难、现实误判以及占有者与享受者的二元背离使得它走向大众困难重重。物理文化走向大众除了牢牢掌握物理教育主渠道,还需优化物理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建设,期盼政府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众是都市中的平均存在或者说常人,其庞杂性和无个性的特征导致文化在现代大众那里退化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的显著标志是技术对艺术的根本性置换。大众的文化消费使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非韵味艺术取代了以韵味为标志的传统艺术。当今的人文知识分子应在来势汹汹的大众文化消费中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英语这个概念提出以来,中国学者针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就从未间断过。本文将基于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对中国英语进行深入研究,此研究有利于优秀中国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加强,也有利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期,语言暴力就像隐形杀手一般毁坏着社会和谐。语言暴力现象出现背后暗含了社会文化的心理机制。从语言禁忌、语言歧视、伦理道德、反传统情绪、审美心理、迎合心理六方面探讨语言暴力出现的文化因素,意在解决语言暴力,构建和谐语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莲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现象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分别为:莲花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多种意象、宗教影响下的莲花与中国文化以及莲花所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几种报纸学副刊可以看出,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学副刊形成集休闲、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学消费品,从此还可透视读大众的化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人军事文化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其研究种类较杂。本文从"军事文化的概念"、"军事文化心理产生的原因"、"军事文化心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现实中的军事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军事文化心理研究的未来走向"五个部分对我国军事文化心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军事文化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其研究种类较杂。本文从“军事文化的概念”、“军事文化心理产生的原因”、“军事文化心理的主要研究内容”、“现实中的军事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军事文化心理研究的未来走向”五个部分对我国军事文化心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同时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