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2.
卢桂平 《考试》2009,(4):27-27
进入高考考场后,考生们往往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难以区分,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混乱。其实,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命题角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只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把握两者区别,就可以在构思作文时准确把握两种作文的写作区别,准确地写出符合出题者要求的比较新颖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有其特殊性,它是在只有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的一篇作文。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因此,考生都怕写考场作文。近几年,中考与高考一样,对考生作文要求的条条框框已减少许多,比如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再怎样改,也不会像写日记那样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做的。作为考生,你必须扣题,你还得按字数要求去写。所以,许多考生还是担心写不好,怕考砸。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考场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起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较陌生,写作时往往套用材料作文的写法,结果写得不伦不类。考生要走出这一误区,首先必须通过比较两种命题形式的异同进而掌握写作话题作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总的来说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命题时,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写作"话题",要求考生按要求作文。它只规  相似文献   

6.
温晓森 《现代语文》2007,(6):121-122
题意话题,最早出现在05年湖北高考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料本身即是话题,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记叙、抒情。这类话题作文,界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汲取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既能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防止考生宿构、套作,又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相似文献   

7.
【主旨内涵】 图画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它以一幅图画或一组图画(通常是漫画)的内容为题材,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写作,它的材料是图画(有的图画上还配有文字),这是图画作文的本质特征。图画作文与其他类型作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求考生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翁文耀 《文教资料》2007,(15):169-170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跟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命题思路、写作要求、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可供考生选择的余地更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层面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10.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江苏高考中新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看,其立意往往可从多个角度进行。但从考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考生还没有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束缚中走出来,有的考生也在作文中因对材料内涵理解不到位,常常出现偏题、跑题、胡乱拼凑等现象,从而影响了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试卷的得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才能作好考场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审题话题作文需要审题,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可以说“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而一个完整的话题作文,是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及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脱离材料,只抓话题本身,导致审题出现偏差。正确的审题,是对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话题共同剖析来确定的,除了兼顾题目自身“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的要求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到材料本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  相似文献   

14.
袁懿慧 《考试周刊》2013,(63):54-54
<正>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为它的范围广,选材自由灵活,只要与话题沾边即可,所以,相对于命题作文和一般材料作文要容易写些,考生的作文也大都像模像样。然而,面对数以万计的考场作文,要想脱颖而出,还得有一招绝活儿,那就是创新。下面我来谈谈创新的一些方法。一、紧扣话题,巧拟妙题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谈话的中心"写作。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学生自拟标题,而且往往所给话题具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全国及其他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备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据调查统计.大部分考生面对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行文时往往云里雾里.不能切中要害。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会准确解读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16.
程丽华 《甘肃教育》2001,(11):29-30
全国高考作文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考语文试题改革的逐步推进,在世纪之交,终于以崭新的面目———“话题式”作文出现在考生面前。所谓“话题式”作文,即只规定作文的范围,不规定作文的文体,自由度相对较高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仍属于给材料作文中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它完全摒弃了材料作文在写作上的老套路,尤其是对文体的要求放宽后,更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极大的构思空间和创作空间。由此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这样一个突出特点:培养发散思维,注重健康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打破模式化,树…  相似文献   

17.
曹保顺 《高中生》2013,(21):8-9
本文对材料作文的几种常见设题材料类型加以具体分析并提供写作指导,希望考生能够从中获得启迪。新闻时事类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提供的作文材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借此考查考生分析、思考、评析这些时事的能力。考生写作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梳理情节。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20.
樊茹 《甘肃教育》2005,(3):22-22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作文”,的确为考生完成考场作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机。这是作文命题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教育的一次理性超越,令人欣喜。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名考生面前的首选。然而许多考生对创新作文的理解往往过于狭隘,他们一味地认为,既然没有了“桎梏”,那么自己就可以随情由性、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结果反倒使一些所谓的“创新”作文进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