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钓友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钓到大鱼?我回答:首先必须到有大鱼的地方去钓。钓友说:我钓鱼的地方就有大鱼,但总是切线,就是钓不上来。他还说使用的是小钩,用的是2号钓线(线径大约为0.235毫米)。我说:钓大鱼应换大钩和粗一些的钓线。钓友说:大钩粗线,反应不灵敏。他还说:报刊上经常有小钩细线钓上大鱼的报道。我怎么钓不上来?  相似文献   

2.
湖南钓友武焕鸣来信称:用手竿垂钓,经常发生断钩折线,渔友们为我分析原因:有的说是钩小线细所致,有的则认为是操作不当造成,究竟什么原因断钩折线,请予以指点。垂钓时的确经常发生断钩折线,但情况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原因:小钩细线碰上大鱼;操作不当,钓具组装匹配不合理;还有使用劣质钩线等。在垂钓时有时用小钩细线钓上大鱼,但这要有许多先决条件,例如钩线虽小,但它们是优质产品,具有较强的拉力,垂钓者又是老钓手,遛鱼技术娴熟,再加上水面无障碍,且有得力帮手等。但是如果专门去钓大鱼(大鱼姑且定为2千克)…  相似文献   

3.
定龙 《钓鱼》2003,(13)
多年来我一直偏爱用小钩细线钓鱼。遇到大鱼的机会不多,但有限的几次遭遇战,交手一两个回合就“拜拜”了。因此我对报刊上介绍的“小钩细线钓大鱼”的经历十分羡慕,或许也有那么一丝的怀疑与不解。最近,我又迷上了金黄色的千秋袖スレ0.5号钩。我用此钩钓获了大量餐鲦、肉棍等杂鱼,也钓到过200鱼克至400克的鲶鱼(相对于袖0.5号而言,这已是庞然大物了)。但是与此同时,此钩却让我连100克左右的鲫鱼也频频失之交臂。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对鱼钩大小优劣的深思:大钩小钩都分别有哪些优势?小钩钓大鱼是否可行,需要哪些条件?中号钩钓大顾小是否可行等等…  相似文献   

4.
一、钓钩。南方早春.气温回升缓慢,空气比较潮湿.气温仍不很高,鱼儿觅食不欢,只有鲫鱼、鳊鱼、鲤鱼等少数鱼种觅食。因此,钓钩钓线应基本按照冬钓的办法,采用小钩细线,以钓鲫鱼为主。即使偶而碰到稍大一点的其他鱼种,也不用担心钩小线细,因为早春鱼的活动量不大,只要耐心遛鱼加之抄网配台.小钩细线也能钓获大鱼。但在春暖花开、气温较高、鱼在排卵期前后觅食很旺时,钩稍大一点.线稍粗一点,也同样能获得较好的垂钓效果。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09,(1):46-47
对“钩越小越好,线越细越好,饵越香越好”这条钓谚,需要用两分法来认识,在实际垂钓中,一方面,小钩细线的确能起到减弱鱼类对钓组的警惕性,对提高鱼咬钩的频率很有效果;但另一方面,在许多时候,它的优势又会变成劣势,会因钓组的纤弱而屡屡失鱼。  相似文献   

6.
张忠江 《钓鱼》2009,(19):13-15
一、钓具组合不合理。一些钓友在多数为鲫鱼等小型鱼而没有或少有大鱼的池塘垂钓时,仍用长竿、粗线、大钩、大漂、重坠。使用短竿、细线、小钩、小漂、轻坠的钓友于他们同池垂钓,获鱼是他们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他们却收获甚微。问他们为什么用这样的钓组,回答说是十白碰上大鱼,这样的钓组有把握。试想,用钓大鱼的钓组,进行钓鲫,高温季节生口鱼咬钩猛时还可勉强使用,如在早春、晚秋温度低时使用,由于长竿线粗、漂大、钩大、坠重,钓点离钓者又远,鱼吃口很轻,用轻口漂尚不容易看清吃钩信号,粗大的钓组恐怕连信号都看不到,怎么能钓到鱼呢?  相似文献   

7.
文龙 《钓鱼》2012,(4):18-19
一、小水面冬钓,"细线小钩"不能包治百病江汉平原的冬天很少结冰,随着"台钓"的发展,现在冬钓的人越来越多。在我的印象中,"冬钓无巧、线细钩小"是经典和颠掉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我还写过一篇《细线小钩、无中生有》的文章。文章  相似文献   

8.
潘洪钢 《垂钓》2011,(9):12-13
旁边的夜钓手略带嘲讽地说:“你们台钓这么小的竿、这么细的线、这么小的钩,能钓上来大鱼吗?”我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钓我的,心想:“谁说这样就不能钓大鱼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入冬后,多数钓场已水浅鱼稀,且鱼已深藏少动不思食,我钓大鱼的欲望也荡然无存,每次出钓轻装上阵,只带一支短竿配上小钩细线。12月20日,我和单位老年钓协的十几位钓友来到长沙市望城县金泽度假村钓鱼,不料临近收竿时我中大鱼了,由于用的是小钩细线,经不住大鱼的挣扎冲击,很快就发生了竿直线断跑鱼的一幕,留下了难以挽回的遗憾。不过由此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冬钓也可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10.
王爱国 《钓鱼》2013,(9):24-25
悬坠钓相对于传统钓更加注重竿、钩、线与所钓对象鱼的匹配,若竿、钩、线与所钓对象鱼及鱼情不匹配,过分强调细线小钧钓大鱼,则断线跑鱼将成为必然,所谓的细线小钩钓大鱼匹配的应是软竿和特殊的鱼情,若将偶然获得视为必须为之,一定会给你的垂钓经历带来诸多遗憾:2013年4月6日的一次因竿、钩、线与所钓鱼情不匹配创造了本人垂钓有史以来的断线跑鱼之最,也带来了莫大的遗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高低坠钓法在冬钓鲫、鲤中的妙用近十年来,在宝鸡地区盛行着高低坠冬钓鲫、鲤的钓法,既可长竿短线,又可用于台钓。冬天钓鲫、鲤时多数钓友使用小钩细线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在台钓线组中因为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太轻,不能使钩饵  相似文献   

12.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小鱼会随时光顾,要么用小钩专钓鲫鱼,要么 用大钧专钓大鱼,而我竟用小小的5号钩制服了一条大鲤鱼,令钓友们刮目相看。 那是春季的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与钓友在漳泽水库大坝3米深水域用手竿垂钓。一开始用的是一种白色长柄钧,在钓了几条鲫鱼后,突然遇上了大鱼,只一个回合,大鱼便脱钩而去,钩尖上留下了一片大鱼鳞,再一细看,钩尖已弯秃,不能再用,便换上了5号挪威钩,2号“富司达”线,继续抛竿垂钓鲫鱼。钓着约着,浮漂不动了,窝内冒出了大气泡,大鱼又进窝了,我想,用小钧钓大鱼很难,一旦大鱼上钩难免…  相似文献   

14.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钓鱼》2001,(2):54-54
挪威钩为中国钓鱼人特别推出两种创新系列:强力系列和敏捷系列。让钓钩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多种钓法。 一种是全新的强力系列:钓条加强,钓身强度是原钩型的2倍,强劲有力,是小钩钓大鱼的首选钩种。在水库、湖泊、混种鱼种多的水面使用,更能发挥钓友勇猛钓法的神威。2000年初推出的备受欢迎的新伊势尼即是典型的强力系列钩。强力系列钩主要有强力伊势尼、强力丸 、强力  、强力  环。陆续将推出更多畅销钩型以供钓友选择。 另一种是敏捷系列:钩条细,灵敏度高,歪嘴角度大,易于上钩,钩尖锋利,钩体轻巧,弹性好,工艺精湛…  相似文献   

16.
张之晔 《钓鱼》2008,(13):26-27
台钓出现之前我们用自然饵和简单加工的合成饵,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用小钩小饵,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可是经常出现大鱼转悠着不肯咬钩,唯有小钩小饵才能钓到它的情况。台钓一起,钓饵的花头多了,其中搓饵用炸裂饵、脱壳饵是对传统用饵经验的提升,并积极影响竞技钓鱼。  相似文献   

17.
黄旺意 《钓鱼》2008,(2):24-25
钓组的配置,一般主要是指竿、线、钩、标等钓组原件,在垂钓之时根据不同的鱼情,水情以及所钓鱼种而进行的合理搭配。休闲野钓时,有许多钓友往往疏忽了这些钓组原件的合理配置。例如:在选置钓竿时,喜欢选购硬钓,超硬调及手感轻的碳素钓竿垂钓各种鱼情的水城:配置钓线时只注重钓大鱼时用粗线大钩,钓小鱼时用细线小钩,不考虑钓竿调性、长度及承载的最大拉力,  相似文献   

18.
钓“细”鱼     
我在这里所说的“细”鱼,并非是指细瘦如杨柳叶的小不点儿鱼,而是指吃钩动作细微谨慎的家伙。钓这样的鱼,不仅需要有相应的钓具和钓法,要用相对而言比较细的钓线和小钩,而且更重要是,从钓具到钓法,以至于垂钓时整个儿的身心都需要体现一个“细”字。最能够称得上细微钓法的,是手竿近钓、冬钓和草窝钓。取两三米长的竿儿,绑两三米的细线,钓三四米远的近水,是为一种;用细线小钩,上小小的蚯蚓,时不时地拖动拖动,这是冬钓的做法;长长的鱼竿,只绑米余长的钓线,钩线直上直下地钓草窝,更能体会到钓“细”鱼的韵味。入春以来,我通过连续多次钓草窝的…  相似文献   

19.
入口性     
张炎冰 《钓鱼》2013,(20):11-11
钓饵基本品质之一,因钓组和线组配置而异,主要包括饵的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物理因素,是钓鱼的入门功夫。线组的一般规则是钓大鱼,强钩粗线;钓小鱼,小钩细线。与之配合,在钓饵就是大钩用大饵,小钩用小饵。若鱼小饵大吸不进嘴,需要反复顶撞、叼啄,等着钓饵外层溶化、剥落了,体积变小或泡软了才能顺利吸入那就浪费时间了。  相似文献   

20.
“台钓法”钓组的匹配以细线(零点四至一号)细漂、漂座、太空豆、转环坠及钩融为一体。看似简单的渔具,利用它们各自的优点,科学地组成一套钓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分析认识组成的结构原理,才能在使用中临阵不乱得心应手。 台钓使用细线软而随和,出入水中阻力小。长脑线略细于主线,可降低鱼的警觉性,在意外的情况下,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