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和职能.中小学生是博物馆教育对象的重点群体.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对接融合可达到机构双方和服务对象三赢的教育效果.文章介绍了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建立博物馆参与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把利用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方面的长效机制颇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和职能。中小学生是博物馆教育对象的重点群体。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对接融合可达到机构双方和服务对象三赢的教育效果。文章介绍了美国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建立博物馆参与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把利用博物馆开展教学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方面的长效机制颇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探讨了博物馆与学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博物馆由传统事业向社会事业的转变、博物馆服务社会理念的增强,博物馆教育在社会大的教育系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博物馆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丰富的教育文化信息、个性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博物馆承担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教育、美育、环保教育等方面的使命,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覃立群 《中学文科》2007,(6):117-117
教育从广义来说应分为三部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些人误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而忽视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教育化是社会和教育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教育化赋予学校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学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教育化提供示范和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使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实现共生与连动,必须引导学校和社会树立大教育观,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学校内部系统的改革,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学校与社区的教育互通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物标本的收集、保藏、研究机构,还肩负着为社会教育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现状,全面了解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一些可行性的案例,并进行分析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新的形势发展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主要体现在博物馆宣传教育内容的更新和传承,教育方式的灵活及多变,宣传教育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腾飞的世界经济 ,层出不穷的科技发明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更使得我们的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做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物质文明重要的文化事业的博物馆 ,在这样历史前进的大潮中 ,有没有在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中 ,得到同步或应有的发展呢 ?我们承认 ,有相当一批博物馆在改革开放的 2 0年中 ,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但也不能不看到 ,我们的工作仍然受到各方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 ,我们应从主观现实出发 ,特别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又无地域特色的中小博物馆 ,更应直面现实 ,剖析自己。本文试图从怎样创造优势 ,…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课外阅读》2011,(12):118-118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能互相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田 《教育探索》2003,(10):60-60
人的情感、态度、价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学生接触的第一教育人和教育空间是父母和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个人爱好、社会地位和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及父母的亲友团等,对学生的成长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一个人从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到走出校门,大致要用去十几年的时间,即人生的1/6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个时期既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成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形成的至关重要的过程,是影响人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起构成了理解民国教育的重要维度。目前学界对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研究并不深入。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竞争与共生并存的关系。这种竞争与共生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强竞争—弱共生阶段(1912—1928年)、弱竞争—强共生阶段(1928—1936年)、强竞争—强共生阶段(1936—1939年)以及弱竞争—弱共生阶段(1939—1949年)。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变迁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终身教育,它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一体化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本文从三者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三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力求为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最终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教育职能是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应充分认识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意义,加强博物馆自身建设,面向社会、观众开展多样化的服务,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使其职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必须互相结合,构建三者密切结合的教育和谐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三者之间互相支撑,互相关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设的"生活教育",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承担起来的,他们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协调得当,共同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终身教育,它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一体化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本文从三者关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三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力求为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最终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当下阶段,我国大力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十分繁荣,博物馆发挥出的社会教育功能十分突出。可是一些基层博物馆在其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文中讨论的重点内容是基层博物馆对我国社会教育的功能,并提出了几点提升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利益":影响个人身心发展,使其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为此,它们三者应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是公民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博物馆应该与学校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既可以让实物作为教材的补充,使教育手段多样化,强化博物馆及其藏所反映的历史在学生中的影响,又可以达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还可以拓宽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