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是双向的,通过交流,一方面要把国外的先进思想、科技与方法引进来,另一方面还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因此,在我们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与国情.本文主要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母语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欠缺,导致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与其实际的英语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和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可行性建议,即改变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加强母语及母语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双向交际能力,以期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英语文化渗透式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霞 《教育与职业》2006,(12):106-107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交际中屡犯“文化错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跨文化交际引入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在讲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引进文化因素,使学生领会英语文化的思维模式,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达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姜利 《考试周刊》2007,(28):59-61
跨文化交际已经由过去的单向交际转变成今天的双向交际,然而,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观念、现象等的能力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三种方法:即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重视中国文化教学和母语教学及培养学生双向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失语症"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能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在英语教学中,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忽视而导致的。因此,英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中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偏重语言知识,即词、句、语法的学习,将语言和文化分开教学,使学生缺乏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文化教学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不能成为脱离文化背景的纯粹的知识性输入,而应该掌握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把文化意识的培养逐步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拓展视野,增强文化底蕴,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和具体语言环境来正确理解文章,进而提高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语言运用和交际的能力。实践证明,注重文化意识培养的阅读教学能够更有益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错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本文列举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常犯的一些文化错误,提出英语语言教学应跨越文化知识的介绍层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其文化理解和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秀红 《考试周刊》2008,(48):69-70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大多数跨文化交际的场合里,不仅没有母语为英语的话者的参与,而且交际通常发生在母语为非英语的人们之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进行英语文化、中国文化教育外,还要注意其它相关国家文化的学习;而且英语测试中也应加入文化测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更多地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认为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的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因素,英语学习者要想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下面就以词汇文化为例,谈谈我们和英语国家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赵碧 《双语学习》2007,(6M):25-26
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障碍,逐步培养学生得体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不同社会因素造成的中文化差异常常是阻碍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到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结合九年义务教育JEFC(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涉及的文化介绍的课文,在日常交际方面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以此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英语国家文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让学习者会用英语介绍我国的文化。根据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应适当导入中国文化,开展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鉴别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英语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归宿,要想提高英语 交际能力,学生就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社会文化规约,并将之灵 活进行表达。因此,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求重视外国文化的有效渗透。本文中笔者 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谈谈自己 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开拓国际视野,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自我,并且有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体现在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  相似文献   

17.
丁芳 《考试周刊》2010,(40):159-160
英语教学要在务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授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更新教育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实践.利用教材渗透多元文化,重视教学过程,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文化教学,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要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授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更新教育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实践,利用教材渗透多元文化,重视教学过程,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彭松 《考试周刊》2009,(29):35-3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视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知识的培养和传授。本文首先论述了英语交际能力和交际文化的相互关系.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知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