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来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为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的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课题,并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得实施趋向便利,让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在实践中提升。  相似文献   

2.
3.
肖芳 《甘肃教育》2010,(8):26-26
近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开展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精心设计了主题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课程能够集中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促进其进一步内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细致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多方面渗透注重探究过程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忽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一离开书本,进入社会,就显得与社会不相适应。基于对这种弊端的思考,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学校究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期“课改在线”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中共19大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式颁布,必将为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巨大影响;但该课程尚未达到全面实施和有效实施,我们国家需补上基础教育质量这一短板,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力和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进步,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内涵与特点。与其他文化课不同的是,这门课程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课程常态化的实施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浅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课程常态化的实施做出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玲 《青海教育》2003,(12):10-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三年级起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自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开展以来,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士伟 《教师》2016,(6):108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从根本上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研究成为课程进一步建设的难点以及重点。学校合理开设此课程,成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关键;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96):7-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性课程,是组成我国基础性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性质上属于活动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阶段必修课。该课程并不是其他学科的补充或辅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教育功能。要求学生从活动、经验、行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学习,与其他课程并列平等,在对学生教育方面形成有效互补。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从营造实践情境深化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体验,从生活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小学生兴趣相结合,整合其他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相比,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教材,强调的是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地方性特点。要采取有行政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配套的"弹性课时制"来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时间来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生活化的事件为课题,注重实践性活动,呈现出体验性、过程性,建构性等特点。走进生活是其基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要使其层层有效地实施下去,师资培训是关键。为防止培训效果的逐级递减,保证师资培训质量,做好市级师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市级师资培训问题,从培训的必要性、对象、目标、内容、方式以及组织、管理与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评价和培训机制,提升了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培养了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观。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深入实施,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意义及价值、"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及课程评价方面分析近五年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其研究趋势是课程内涵深入、意义和价值深化、课程实施与学科结合、资源开发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角色,并采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理念和素养,教师自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的非固定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反思能力的发展,学科整合性和生活化特性促进教师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成为研究的焦点。在实践中区域推进和课程"校本化"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实施中,综合实践活动几乎将教师熟悉且习惯的一切颠覆,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操作都开拓出一套全新的系统,为我们解读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开辟了新背景。此课程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意义有四:首先,通过实践活动而养成人的课程逻辑,旨在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其次,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主要资源,奠基了其课程价值的独特性;再次,以学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形态,有望实现创新精神的救赎;最后,以德性教学为课程价值追求,有益于教育回归生命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已十年,效果如何?笔者对它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针对该课程目前还处于管理上没有相应措施、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评价体系不规范的局面,笔者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以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学校“海州古城校本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组两年来的研究情况。该课题研究让师生通过走进古城,了解家乡,以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参与校本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能力,激发师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激情,同时传承了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