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晴 《语文天地》2012,(8):10-11
《怀念萧珊》选自巴金先生晚年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巴金先生的作品并了解其写作背景后,再重读《怀念萧珊》一文,则深刻体会到,我们应把文学家巴金和思想家巴金同时引入阅读的视野,从问句的设置入手,细读《怀念萧珊》中蕴藉的理性思考,不仅有助于体味《随想录》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的特色,而且还有助于比较完整地读...  相似文献   

2.
《随想录》简介《随想录》是巴金以“随想”的形式写成的一系列杂文,共150篇。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是为了“讲真话”,用真话建立起一座“揭露‘文革’的博物馆”。《随想录》起初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上连载,后合订成册,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鉴于巴金的健康状况,一般认为它将是巴金最后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我国新文学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文化名人。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世瞩目,有口皆碑。近年来,他提倡“讲真话”的呼声,又在思想界和社会各个阶层中引起了广泛…  相似文献   

3.
《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最重要的一部散文集《随想录》中的名篇。作为巴金反思文革、反省自我的力作,《随想录》反映的内容正如他自己所说:"一百五十篇长短文章全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自己说是'无力的叫喊',其实大都是不曾愈合的伤口出来的脓血。  相似文献   

4.
<小狗包弟>是巴金散文巨著<随想录>中的名篇,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其主旨并非"忏悔"二字了得.  相似文献   

5.
《小狗包第》选自巴金的《随想录》。《随想录》被评论界誉为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伟大著作。巴金很看重这部历时八年,当做遗书来写的生命之书。他曾谦虚地说,自己一生没写什么,不过写了《随想录》。  相似文献   

6.
巴金的《随想录》是当作"遗嘱写"的,这个命题使我们感到一种真诚的肃穆和神圣的氛围.《随想录》摒弃虚假与矫情,反对欺骗与花言巧语.人与历史的关系是《随想录》的基本话题,集中为对"文革"的思考.巴金的理性精神不仅表现为彻底否定"文革",而且表现为在自我解剖中重获文化良知.  相似文献   

7.
认识凌仕江,是在2004年11月下旬. 一个凌仕江的战友现已转业的我的同乡托其哥哥给我来电话说,有一本散文集想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于是,通过电子邮箱,我看到了凌仕江写的<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书稿初样.我反复读了几遍,凌仕江散文深邃的思想哲理,博大的遐想忧思,动人的文笔情趣使我深受感触.由此,我认识了凌仕江,并着手策划出版<飘过西藏上空的云朵>一书.  相似文献   

8.
《随想录》是巴金在1978到1986年所写随感的合集。共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部分,共150篇散文。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来探索国家民族的道路,并对自我灵魂进行深度的解剖,自觉与历史共同承担责任,表现出知识分子的反思精神。巴金在随想中深入地思考人性的弱点和封建思想,探索出一条讲真话的道路,在追忆过去的事件中体现出一个人真实的生命情感。巴金可以说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在晚年伴随着病痛的折磨所写下的《随想录》是老人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这部散文集不仅是伟大思想的里程碑而且开拓了散文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杨晴 《语文天地》2012,(15):10-11
《怀念萧珊》选自巴金先生晚年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巴金先生的作品并了解其写作背景后,再重读《怀念萧珊》一文,则深刻体会到,我们应把文学家巴金和思想家巴金同时引入阅读的视野,从问句的设置入手,细读《怀念萧珊》中蕴藉的理性思考,不仅有助于体味《随想录》的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的特色,而且还有助于比较完整地读懂文学家兼思想家的巴金。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历经“文革”苦难的巴金老人开始写作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1979年春天.巴金重返巴黎。刚刚经历过“文革”浩劫的巴金.思想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旧地重游带给他的不只是兴奋、亲切。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在《随想录》中,巴金一再提到他在“文革”初期被迫不停地写交代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一、背大作家巴金早年在《谈谈我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他喜欢写散文而且写了十多本散文集,首先应该感谢以前的老师强迫他背《古文观止》。茅盾背《红楼梦》也成了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在1994年出版的散文集子<荒芜英雄路>是一部在文坛引起了较大争议的作品,在这部散文集中表明了作者的文学态度和文学立场.本文主要通过简析这部散文集来关照张承志本人的文学理想.以及这种文学理想的成因,从而透析一个作家对文学本真意义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3.
胡景敏所著《巴金〈随想录〉研究》准确把握到《随想录》研究的两个关键点——历史语境和深层指向,使《随想录》研究达到新的高度。胡景敏《巴金〈随想录〉研究》采用了还原历史语境、互文考察、传播与接受效应研究等方法,从方法学的角度为学界提供了新的启示。胡景敏《巴金〈随想录〉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学术命题,如"随想作家群"。  相似文献   

14.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以沉痛的心情和理性的反思,回顾了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在1978年12月1日到1986年8月20日。写下了150篇散文,后陆续以每30篇编为一集,共出5卷本《随想录》,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总计42万余字。这部巨著的写作,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而言,不仅是工作的艰辛,更是对心灵的无情拷问,同时还是灵魂深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相似文献   

15.
《小狗包弟》是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名篇.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写人记事散文以事为形,以情为核,情随事现.本课以循事缘情为总体教学思路,以有效语文活动为支撑,引导学生精读文本,理解文中写事与抒情间的关系,学习解读同类文章的方法.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家巴金伟大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从“人”的角度看《雷雨》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雷雨>的接受史中,人们对作品的内容、主旨的理解纷争迭起,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也莫衷一是.这一方面源于<雷雨>本身的内蕴丰厚,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不同的时代语境的变迁.就拿几部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来说,1953年8月出版的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应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筚路蓝缕的奠基之作.在书中,他评价<雷雨>是"写一个绅商家庭的悲剧",这一悲剧是由"一种社会制度的残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自1936年9月16日在上海陶亢德主编的<宇宙风>半月刊第25期上连载之后,1939年在上海由人间书屋出初版本,1941年在重庆根据人间书屋版二次出版;解放后出版了删节本,直至1999年<老舍全集>,<骆驼祥子>均为删节本.<骆驼祥子>的手稿,从不知去向,到浮出水面,几经磨难,再到<骆驼祥子·手稿>本出版,文章考查了<骆驼祥子>"手稿"漫长的传奇经历,阐述了现已出版的<骆驼祥子·手稿>本的重要特色及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最初读汉明先生的散文是在 1996年 ,那时因有编一册散文集的机缘 ,读过汉明先生的《山中日记》一文 ,是他从自己众多的日记体的散文中选出的三则 ,让我先品为快。时隔 5年 ,汉明先生的散文集《山中日记》出版了 ,说起来 ,自然昔日所窥为一斑 ,今日方见全豹。作者在书的后记中交代了把书命名为“山中日记”的原因 :写山中之事 ,爱山和生活在山中 ,所有这些 ,本源于他是从大别山下走进都市的山里人 ,恋山的情结太重。像他写自己在鄂西神农架的生活和见闻就是很典型的 ,他发自内心地流露出对山中景色和生活的喜爱 ,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山友、山…  相似文献   

19.
陈思和 《新读写》2008,(11):15-15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相似文献   

20.
我尊敬卢梭,称他为“老师”,一,我学习他写《忏悔》讲真话,二,我相信他的说法:人生来是平等的。——巴金《随想录》七十一·《序跋集》跋一一部《随想录》,洋洋洒洒四十二万字。这是文学老人巴金六十年创作生涯的最后总结,也是历史老人巴金八十年人生经验的深刻结晶,更是思想老人巴金一生探求真理的最强烈心声。读《随想录》,谁能不为作者那颗燃烧的赤诚的心所震撼。巴金,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从他二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开始,那颗心就燃起来了,而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可那颗心依然在燃烧,而且光焰四射。有的人在劫难余生之后变得萎萎缩缩,举步唯艰,而巴金在噩梦醒来之后却变得更勇敢、更无畏了。他的五本《随想录》看似拉拉杂杂,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