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追溯历史的发展历程,人们创造了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但是这些词语中,女性都不包括在内,女性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遗忘角落,从来就没有人将女性提到场面上来。21世纪女性世界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改变从文学作品中更容易看到。通过女性文学这一窗口来观察女性的解放之路,无疑会更加清晰和透彻。西方社会争取女性解放的运动开展得很早,但是在中国过去近百年的女性文学历程中,女性解放的争取和斗争从未间断,期间所经历的解放运动和斗争历经坎坷、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精彩纷呈,书写了中国女性解放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文学作品情节的提炼的相关要素进行了论述,指出提炼文学作品的情节,思想是主要的动力;情节必须为人而设,以人物的性格逻辑为依据;在提炼文学作品情节的过程中,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美学角度探讨了象征的审美意蕴。象征创造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化、简化现象以及诗化的哲理倾向分别给文本带来了审美的延宕、艺术的张力以及深邃的意义;象征型作品审美鉴赏中的朦胧与明晰的背反性则为象征形象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寻求二者的汇合。  相似文献   

4.
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却发展得非常迅速,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家,因此美国文学发展中的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不少传世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两类不同作品的分析,再现了作品中的人物体现出来的美国性格,即底层人物奋斗中的英雄情结和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战争。  相似文献   

5.
惯用语来源于民间口语,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口语性很强,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时代色彩。本文以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进行分析,以探讨惯用语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产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任何艺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以从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层、艺术形象层和艺术意蕴层。它们各具独立性又互为一体,共同构成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水浒传》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常常可以见到其中对某种风土人情或民风民俗的描绘,虽然这其中作家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民俗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构想进行了探讨。因材施教是分层次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分层次教学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文学作品中译者的情感输入是必要的,要避免太具主观色彩的情感输入以防造成"讹"传之作;科技翻译要避免涉及个人情感,力求客观理性。译者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目的及接受能力,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情感输入,译者情感的输入,无论多少,都应是原作者所给予他的忠实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发挥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文学为参照系,对网络文学这一独特文学形式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色,即网络属性、文学特质和迅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日本平安时期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如紫式部、清少纳言等等一大批杰出的女作家,形成了一个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女性文学的繁荣景象,这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特异现象的出现,与平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摄关政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语言的“溢恶”,是文学语言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提供了感知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它有着历史的渊源和自身哲学的、美学的和语言学的基础。语言“溢恶”,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脚色,在丑陋的语言的映衬下,美丑显示了对立状态,审美力混合了相反的特质;“丑恶”的语言不仅仅以辅衬的角色进入作品,它也从自身获取审美价值,并以独立的地位进入作品。作家对文学语言“溢恶”的表现,还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即语言的“溢恶”必须在审美理想的观照下,真实地揭示语言丑的形态及其内在本质,达到高度的艺术真实;作家必须将语言典型化、艺术化,对丑的客体做出比较准确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海明威、欧·亨利、毛姆具有代表性的四篇小说,从独到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是在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张力中发展的。新文学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建构文学的民族性。其理想的状态不是简单地确认和复归传统,亦非模仿和移植外国文学,而是在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下重构。它要以多种文化为参照系,穿越中西文化的壁垒,在人类性的高度上重新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对其进行取舍,以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文学来表达具有世界共通性的文化精髓,达到民族性的借重和人类性的超越。新时期文学对此进行了自觉的实践,其成就和不足都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文学教学偏离了文学的本位 ,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魅力。文学的教学必须依靠文学的手段 :灌注文学情感 ,生成文学意象 ,运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生产处于政治需要、文学追求与经济利益三者的张力之中,资本化是它最大的特点。当时上海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现代出版业为革命文学提供了完善的生产—消费机制,使其难逃被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命运。国民党也试图通过在文学上打革命旗号以及实行专制的文化政策来独占革命的合法性。出于经济目的和政治图谋设立的文学奖也在为革命文学的资本化推波助澜。革命文学的资本化生产方式使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呈现出特别复杂、多样的面貌,同时也使革命文学的生产必然遭遇重重悖论。以反抗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为目标的革命文学却不得不借助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来实现自身的再生产,这一方面消解了它的革命性,同时也使其文学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秦观和张耒同为苏轼门下弟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诸子中,张耒与秦观的论文大抵以苏轼为主导,分别提出与苏轼相似的"文统说";二人师承苏轼,也皆因苏轼被贬而受牵连。在贬谪途中,秦观与张耒写下了许多的诗文,但由于心态、思想气格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诗风与文风。本文试从秦观与张耒的诗文创作入手,分析二者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童子形象在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愁容童子》中有三层含义:首先,童子象征着人类童年期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的想象力。其次,童子形象代表着大江文学从民间神话传说中所汲取的探究历史真相、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精神。此外,童子象征着肩负着重要使命——将未来日本建设成更加自由民主的国度的日本少年儿童。小说主人公长江古义人对于自身童子梦想的心路历程的探索体现了大江文学重新审视自我的精神。童子形象的解读对于把握大江文学的原点来说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