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权 《语文天地》2015,(4):92-93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从“教”向“学”的方向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新的教学理念则注重将“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迫学习”转变为“学生探索学习,教师引导诱导”,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主体性意识是指每个人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和人格,对于事物会进行主观性的探索、思考和学习。而主体性意识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思想行为,等等。一  相似文献   

2.
帖征 《青海教育》2005,(3):16-17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挥“导”的作用。教学中的“导”指的是“导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引导、诱导、倡导、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果没有教师的“导”,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将成为无系统、无目的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互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荣伟 《教书育人》2001,(11):19-20
在现代汉语里,主体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对客休来说,指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二是相对事物整体来说,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主导一词则有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意思。有时是指起主导作用的事物。我国教育理论界选用这二词,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一条经典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简称“双主”原则)。其内含要求是:一、相对于教材这一客体来说,学生是学习教材的主体,即课堂教学本质上应该是一种认识活动(或说学习活动)。二、相对课堂教学整体来说,学生学习教材的学习活动应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课堂中的其他活动包括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1.先导。所谓“先导”,即指预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具体地说,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把握,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教学时间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优化,对教学手段的选取,对作业练习的拟定等方面。2.引导。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某一问题的引导,而是指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整体上进行引导。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学习主体的内部动力问题,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昂…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艺术秦丽华,顾云辉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教为主导,是学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的外因;学为主体,是教为主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学的...  相似文献   

7.
姜红 《广西教育》2014,(9):110-110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有所获。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学引导机制指的是,教师在“两课”教学系统各环节中,以教学主体——学生为核心,针对“两课”教学内容,采用教师主导和先引后导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两课”教学资源配置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雪 《天津教育》2003,(3):40-40
引导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结构特点,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处理为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然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固有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去亲自发现事物的结论。引导教学法就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研究问题、总结规律,最后获得知识为目的。因此,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一、“引导”中体现“主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这四种因素中,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它支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取决于教师的主导。  相似文献   

11.
宋滨 《中学文科》2006,(7):80-80
一、关于国民经济的主导问题 主导,是指重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意思。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指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部分。在国民经济的主导问题上,现行高一政治教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另一种观点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教学要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生中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得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主导”为何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主导”一词在此应理解为“引导”之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同学、朋友,努力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由“独奏”的角色转换成“伴奏”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本文谈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哪些方面为学生引路。  相似文献   

14.
一、模式简介(一)模式界定“导学式目标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以目标教学和知识结构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活动程序。“导”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和探究;“目标”主要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历史教学要求的“三大任务”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行为培养目标”;“目标教学”是指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分步达成教学要求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结构”是指知识的整体性或系统性,是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和组合方式;“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5.
“当今学生难教”,这是不少教师的共同感受。这“难教”两字不仅指教师难以教学生学好知识,更主要的还指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做,其潜台词是“当今学生不听话,不服教”。学生不听话不服教的根本思想原因是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于某事物或行为所产生的一种负向反应。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常表现出一些对抗行为如: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无礼貌,喜欢捉弄别人;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等。这种心理在当今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就是教师工…  相似文献   

16.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第128页)这句话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传统的“教”重在帮助学生分析,找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中倡导的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17.
论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得到进步,同时教师也得到提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仍有启发,我们今天的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参与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创思维,发展个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得到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流、讨论、实践中也得到了提高,使教者与学者共同得到进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便可较快地获得知识,或者说在教师的“解惑”下,学生学习便可获得捷径。但是,教师在明白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明白“主导”绝不能变成“主宰”。“主导”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考了“怎样教”及“怎样学”的问题,或说“怎样教得好”、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是一对相对称的概念,它们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主要是指以知识、经验传授为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学就是教师实施教的行为。现代教学则指以综合课程知识、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教”与“学”。“教”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的过程就是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和学生一起去学习。这种高效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密切配合.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