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向来被视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后,以中国为首的传统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佛教传播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地区,所以佛教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佛教在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佛教研究专家方立天教授撰写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勒中国佛教哲学体系,阐述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度佛教哲学思想,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凸现了中  相似文献   

3.
佛教起源于印度古国,自从流入中国以后,结合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书画的艺术中,无不渗透着佛教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烽  赵慧 《兰台世界》2014,(3):46-47
佛教起源于印度古国,自从流入中国以后,结合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书画的艺术中,无不渗透着佛教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佛教大藏经的形成过程可概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印度佛典的四次结集;二是六朝时期中土译经形成丛书,三是佛教大藏经在隋唐臻于完善。佛教大藏经形成的文献学意义在于其建立了专门文献的内在体系,便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丛书,便于建藏;有助于佛典的流传。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版》2013,(1):52-52
浩如烟海的梵文典籍在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记录在一种古印度特有书籍载体——贝多罗树叶上的,故又称“贝叶书”或“贝叶经”。贝叶又叫贝多罗叶,长且质地稠密,可供书写文字。在纸张尚未发明之前,古印度以贝多罗叶记载佛经经典以及宫廷文献资料,现今南印度及南传佛教地区仍有人继续使用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7.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朝梁人傅翕(x墿)所创。也可以叫做一个转动的图书馆,一般来讲,一座寺院内也只有一架转轮藏。这里的藏书已不再以阅读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一种佛教的仪规。真正的佛经还要另建藏经阁或藏经楼来储放。佛教经书是备受佛教僧侣及其他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三宝中法宝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佛教信徒必须随身携带的。伴随寺院在中国建立,寺院藏书也就诞生了。当然寺院藏书主要是佛教经书。为了使佛教教义得以广…  相似文献   

8.
佛教西来,源于印度,我国长期以来主要进行的是佛经经典的传译和著录工作。至于用现代理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佛教,其开拓也晚,其进程更是曲折多艰,这是因为我国至20世纪才真正开始迈入现代化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古印度法中早期佛教的传入,为当时吐蕃政坛和吐蕃社会带来一缕清风,尤其是佛教完备的戒律体系可为吐蕃法律框架提供了参考,其中十善法成为了吐蕃立法的模板,贯穿于整个吐蕃法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大观周刊》2012,(30):23-23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随着历史发展,佛教教义不断发展变化,至公元1世纪前后,出现了大乘、小乘之分.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佛教研究专家方立天教授撰写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中国人的佛教著作出发,从中梳理出中国佛教的重要哲学问题,勾勒中国佛教哲学体系,阐述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度佛教哲学思想,中国固有的儒、道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凸现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独具的异彩。该书凡九十余万字,是方立天教授辛勤耕耘十五载的心血结晶。 该书的结构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是把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分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修养论),对于各种概念、学说和流派加以…  相似文献   

12.
印度佛教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成中国历史上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的第一次大交往。在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其必然会受到中国本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双向影响和深刻改造,呈现着佛教中国化和化中国的历史面貌。佛教中国化的广度、深度都极为深刻广博,历经了一个逐渐发展、稳步完善、渐进成熟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说“弹指”     
"弹指"本是印度风俗习惯,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为汉民族表情达意增添了一种新的手势语.在佛教典籍和中土文献中,"弹指"有表示赞叹、惊嗟、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含义.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弹指"这种手势语的功用也逐渐缩小,乃至今天主要表达"招唤"等少数几个含义.  相似文献   

14.
陈楠 《青年记者》2013,(2):18-19
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国。自东汉时传入中国,经历多个朝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佛教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媒体应利用自身功能,促使佛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技术革新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影响1.现代传播技术使佛教获得更好的发展。禅宗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理,佛教思想亲近世俗的先天属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随  相似文献   

15.
黄新然 《文化遗产》2017,(3):149-156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史上意义非凡.它对佛教植物的刻画,既能体现明代画院对宋代画院风格的继承,又能展示明代宫廷壁画的精湛技法;既能体现自古印度以来就暗含在植物身上的佛教隐喻,又能在遵循佛教仪轨的前提下表现明代宫廷画师的艺术个性.本文运用图像学方法将四种佛教植物分别对比研究,提取它们在佛教艺术中的基本艺术特征,分析法海寺壁画中植物所暗含的隐喻、艺术形象处理的优胜之处,进而理解法海寺壁画中的佛教植物写实、华丽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信仰的钟摆     
对于印度佛教的衰亡,众说纷纭,然而论者甚少从佛教教义上去思考。在我看来,恰恰是其教义本身蕴涵着衰亡的危机。释迦牟尼佛以"空"立教,否定诸"有",然而随时代迁流,却又回归到"有",走的是一个"有→空→有"的过程,就像钟摆。  相似文献   

17.
印度医学传人我国时,中医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理论和完整的体系.这与印度的医疗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很难互相融通[1].但是因为佛医与中医有着共同的医学之道——祛病救人,这也是魏晋南北朝世人之所以接受佛教医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宋斌杰 《大观周刊》2012,(2):22-22,42
塔是来源与印度的一种建筑形势,约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一同传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当中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本文将就陕西省境内现存的几座古代铁塔和土塔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甘肃发现的北魏至隋代千秋图像作为中原句芒、千秋向唐代敦煌壁画迦陵频伽图像转变的中介,更多源自它们在死后世界想象中的角色功能,而非仅为人首鸟身的组合形式。迦陵频伽是作为中国佛教西方净土思想的组成因素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古代中国佛教艺术中的迦陵频伽最早应为出现于唐初的"敦煌风格"迦陵频伽。"敦煌风格"迦陵频伽是印度紧那罗形象、印度迦陵频伽文本、敦煌唐代佛教画工、唐代净土信仰、中原先唐人首鸟身形象等多种因素碰撞的结果。"敦煌风格"迦陵频伽的共同点体现在华美头冠、伸展双翼、修长卷尾、站立姿势、乐舞角色、净土场景等方面;有些迦陵频伽在双手合十姿势、献鸟献物角色、边饰纹样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敦煌风格"迦陵频伽在盛唐以后东进中原,出现在中原佛寺塔基地宫、佛教金棺银椁、皇室贵族墓葬等艺术载体中。  相似文献   

20.
据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是因为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飞行殿廷,明帝请当时大学问家、后来当了国家图书馆馆长(兰台令史)的傅毅解梦,傅毅说这是西方浮屠的感应。从此中国人又多了一种精神支柱,中国书文化史也增添了不少趣闻。古代印度佛经是用梵文书写在贝叶上的。因此,佛典的翻译就成为中国书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