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赴杜尚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访问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这也是他作为国家元首的第10次出访。此前,身为中国国家元首,他已踏足全球26个国家,周边国家占了一半以上。此次出访中亚南亚四国,更加充分地体现周边外交在新时期中国外交当中的首要、优先位置,是进一步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之旅。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3月,习近平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开始首次出访以来,迄今21个月间,已完成11次出访,到访国家31个。其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州和五大洋洲这五大洲,意味着中国新的外交布局已经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参加索契冬奥会为“短平快”式的“点穴”外交,这种密集的行程安排,不仅务实,而且高效  相似文献   

4.
201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首访,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次挽手走下飞机舷梯,许多媒体人和观察家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外交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习式外交”时代。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未像现在一样,烙印着领导人鲜明的个性印记。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此行也被看作是“新形势下中国在国际安全领域采取的重要外交行动”。习近平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被认为是此次欧洲之行最重要的对外阐释中国外交政策的机会,是在努力消除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表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习近平是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大会时做上述表述的。这也是香港“占中”清场之后,中共高层首次就港澳政制表态。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此番对澳谈话,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时说给香港和澳门听的,客观上对香港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10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通了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话筒的另一边,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熊猫外交"被纳入国家形象提升范畴,不仅改善了海外公众对中国的整体形象认知,也改善了他们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树立了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和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榜样"形象,因此应该充分肯定"熊猫外交"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改善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成为首位在未访问朝鲜之前先访问韩国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更加频繁的高层会面也是中韩双方关系走近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APEC这个舞台,中国通过一系列的双边外交,表达自己的核心关切,传递自己的政策主张,但现在美国主导的TPP要来了9月6日至9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前,中国国家主席出席了APEC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也是胡锦涛本人第十次出现在APEC会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国两会上,公共外交议题受到关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建设,为中国各方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公共外交是传统的对外宣传和对外传播的良好载体,也将使对外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更灵活且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朝鲜是唯一一个东北亚地区与日本无邦交关系的国家,对朝关系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于安倍而言,都能算作成就。于是,解决“绑架问题”成了满足日朝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5.
郭玲 《大观周刊》2011,(15):26-27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开始担忧我国的发展对其自身发展的限制与影响,“中国威胁论”迅速蔓延。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与形势,我国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确立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与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从禁酒反奢,严控经费,再到治理军车,清查房地产,一系列组合拳之后,中国军队整风渐入深水区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中国应该通过建立智库活跃经济外交,通过更积极的经济外交增加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平台上形成的舆论对政府所形成的压力、对对内政策的制定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但是,在外交领域,无论是外交政策的制定还是对外事务的处理,网络的影响力仍然不甚显著,它还只是参与而非影响。即便如此,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极大的包容性和庞大的网民基础都为其参与外交提供了可能。网络平台上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不容小觑,这也是成为其参与外交的必要性。目前,网络参与外交的形式仍是隐性的,主要方式是集散信息、形成舆论、塑造国家形象等。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和刘延东,中国高层4月密集访欧,所有到访国家各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和平衡。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关注,另一方面凸显了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战略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启程访欧,为期9天。至此,他成为本月第四位前往欧洲访问的国家领导人,4月份遂成中国外交的"欧洲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打破西方势力采取的封锁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成功地实现了外交战略转变。由此,中国实施了从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四三方案”,这是继中国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项目后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