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乔安 《出版参考》2010,(10):38-39
为人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 许广平这样描述鲁迅的外貌:“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但在讲台上,在群众中.在青年们的眼里所照出来的真相却不一样。他那灰暗的面孔这时从深色的罩上面纱的一层灰暗放出夜光杯一样的异彩。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就好像饮过了葡萄美酒一般的舒畅。两眼在说话的时候又射出来无限的光芒异彩,精神抖擞地,顿觉着满室生辉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2008年,许广平诞辰110年,逝世40周年。怅然撰写本文,以为纪念。 鲁迅猝然逝世,许广平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就投人了整理和补充鲁迅遗著的工作。她编好了《夜记》。她编好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译丛补》。她最后确定了《汉文学史纲要》的书名。这些书除《夜记》外,又都由她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许广平的这些工作,为参与编辑出版1938年版全集的胡愈之、郑振铎、王任叔所肯定,也为冯雪峰、王士菁编定的1956年版全集和胡乔木、林默涵最后定稿的1981年版全集所肯定。许广平的这些工作,大半个世纪以来,更为海内外千千万万鲁迅著作的读者和广大鲁迅研究者所肯定。  相似文献   

4.
1934年12月19日,鲁迅和许广平夫妇在上海梁园豫菜馆请客。萧红、萧军、叶紫、聂绀弩、周颖等左翼文坛名流,济济一堂。在归家的路上,萧军和萧红手挽着手,脚步轻决,为属于他们的时代的到来欣喜若狂。萧红死在了自己的时代里,而萧军等人却跨进了另一个大时代。  相似文献   

5.
1936年春,遭受失业痛苦的一位文学青年在天津开始编集鲁迅先生的序跋文字,这位青年叫王冶秋。  相似文献   

6.
7.
每年鲁迅的诞辰或祭日,海内外会举办活动纪念鲁迅先生。对于短期内了解鲁迅而言,首推就是其传记了。在众多传记中,莫过如许寿裳先生的《鲁迅传》。连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也是推崇备至,她说:“许先生能在沉痛中淘净出一些真实的材料,为我们辈后生小子所不知不见,值得珍贵,而也给热心研究这一时代一个文化巨人的一点真相。就是吉光片羽,也弥足珍视了。除了许先生,我们还能找到第二个肯如此写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8.
一碟茴香豆、一碟炸豆干、一瓶黄酒,8元钱。“同样的味道,咸亨酒店贵得很夸张。”38岁的陈小良个子不高,精瘦的脸看上去有些鲁迅的“遗迹”。  相似文献   

9.
"打杂",尤其是为文学青年"打杂",是鲁迅一生中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主要工作之一.1926年11月,鲁迅在厦门大学致信许广平说:"我先前在北京为文学青年打杂,到这里,又有几个学生办了一种月刊<波艇>,我仍然去打杂."(<两地书·七三>)1929年7月,鲁迅在致章廷谦信中又说:"上海大热,我仍甚忙,终日为别人打杂,近来连眼睛也有些坏了."(<鲁迅书信集>上卷228页)据鲁迅自叙,光1925年至1931年,他为青年作者、译者编校的译著书目就有19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消息实在太不灵通,待到知道了令郎的诞生,已经在四十多天之后了。然而祝意是还想表表的,奉上粗品两种,算是补祝弥月的菲敬。"1930年1月8日,鲁迅、许广平夫妇写信给时为伉俪的郁达夫、王映霞,道出了消息滞后的遗憾和贺礼之意。鲁迅给人印象冷峻铁面,好似不大理会人情世故,只一门心思着文章,用匕首般的笔,与他看不惯的人和社会现象作笔墨交锋。然而,鲁迅不是书呆子,他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李灿 《出版史料》2012,(4):102-106
《小说》半月刊系原《良友画报》主编梁得所在上海创办,由大众出版社出版发行。1934年5月创刊,1935年3月废刊,共计出版十九期。  相似文献   

12.
赵晓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30-30,32
生于6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80年代的文化热,体验了世纪末的精神危机以后,重新了解了世界,也重新认识了鲁迅。他们开始思考鲁迅对自己及现代:社会的精神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935年3月,鲁迅的战友瞿秋自在福建游击区被国民党军逮捕.为了营救瞿秋白,鲁迅多方设法,准备发起公开营救的抗议运动,但未能实现.瞿秋白牺牲后,鲁迅身心受到打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悲痛不已.鲁迅为了纪念瞿秋白,乃扶病编辑亡友译稿,出版了两册<海上述林>.8月,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14.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15.
谈到邓小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进改革的策略和做法,傅高义认为,现在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但中国有能力解决好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史料》2012,(1):42-42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上世纪70年代写了《乡愁》一诗,脍炙人口,传诵海峡两岸。被人称为“乡愁诗人”。不久前,余光中续写《乡愁》的第五段: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这新写的第五段,表达出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期盼祖国统一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早在未相见之前,瞿秋白与鲁迅就互相敬慕,当秋白看到鲁迅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一文时,称赞说:"写得好,究竟是鲁迅!"鲁迅看到秋白的译作后,也高兴地表示:"我们抓住他!要他从原文多翻译这类作品!"此后,应鲁迅之邀,秋白将《铁流》原本的序文翻译出来,鲁迅十分赞赏;  相似文献   

18.
生于50年代的人谈鲁迅.心情是极复杂的.正如陈丹青所说,“我们这代人欢喜鲁迅,其实是大有问题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高信 《出版史料》2008,(1):52-56
司徒乔是与鲁迅有着深厚友谊的油画家。他从1925年到1928年间作的书衣设计,在他不长的艺术生涯中显得很短促,虽然至今也没有发现鲁迅于此有关的评论,司徒乔自己对这些最初的作品也未见述及,但它在二三十年代出版物中的影响,它在书装史上的地位,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03年6月,冯雪峰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冯雪峰自称是"纯粹的山里人"。他从小就感染了故乡"民风的强顽",渐渐形成了质朴、耿直、倔犟的个性气质。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金华,发生了反对学校当局专横压制的学潮。当时正在金华"浙江第七师范学校"就读的冯雪峰是学潮的带头人。为此,他被开除学籍,来到杭州。1921年秋,冯雪峰考入了"浙江第一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