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极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自身终极意义的追问。冯契先生以"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作为其终极关怀的路径,在理性与信仰相统一的基础上,在个体的自在与群己关系的自由中,在人类的生存实践即人类生存体验中,转识成智,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如何面对自本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带来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的新态势,自然是教与学双方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践,略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的另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3.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现实教育,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具有了比较清晰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道德动力,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道德知识和行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支撑。而没有道德信仰教育引领的道德教育,处处凸显了其价值上的无根性,这就致使道德知识与规范杂乱无序。  相似文献   

5.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虚空的完美性,缺乏理性的浪漫化倾向和人道化中的反人道化等。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工具化、功利化、规训化和压制化、异化等问题。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挖掘现实教育中的“理想因素”,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教育终极关怀始终是对现实教育的现实关怀,始终和功利化的教育相连,始终是处在两极的张力中的对现实教育的健康而非“完美”的追寻。理性的教育终极关怀是处在历史境域中的教育的不懈的追寻而非对教育的一种绝对价值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对学校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方法、排除法,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进行重新认识,得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为:教授体育保健知识、教授运动技术、培养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正确认识体育等。为体育教学工作重新回归到体育教学本质的基本任务上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艺术,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灵世界的认识、掌握与表达.在德裔美籍生存主义哲学家保罗·蒂里希看来,艺术不是一种普通的人文关怀,而是一种最深刻、最表现人类特性的"终极"的人文关怀,也即他所独创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则要从有限的存在中去寻找或发现无限的存在:一般关怀要求单独地占有对象,而终极关怀永远不能占有终极.  相似文献   

9.
人是教育管理的终极关怀对象,寒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管理的终极关怀目标。要真正在教育管理中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就应以主体教育管理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因为它是一种以实践的、辨证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的管理观,是一种能够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管理观。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不仅是理学建构的终极目的,是理学范畴体系的完成,也是理学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要达成的最佳境界,而这一境界主要是通过“乐”来体现的。理学家对“乐”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他们一方面继承儒学前辈忧乐天下的精神,以大悲襟怀关注现实人生;另一方面又对“孔颜乐处”从本体论层次上加以阐释,从而为士大夫的理想审美人格找到了形上之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已经从知识本位跨越到了以人为本的阶段,教育教学已经从只重视知识的开发进入了重视学生个性培养和潜能开发的领域。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只有学生得到了发展,学校才会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者重新审视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的二者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体育与健康教学是调动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的一个能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能动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内含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学生是振兴中华、维护中国人民的基本价值观、复兴伟大的中华社会主义文明的生力军,对大学生进行“终极关怀”的教育,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药一定要在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下发挥其作用,否则,它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对药理合理性的全面分析尤为关键。教育终极关怀要“诊治”现代教育中的诸多“弊病”,必须通过不断追问其自身的合理性来完成。理性的教育终极关怀应是为自己设定界限的、处在特定境遇中的教育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南阳汉画像石不仅具有很高的考古学和民俗学上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学和宗教学上的价值。而汉画的艺术学和宗教学上的"终极"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本文就汉代人的灵魂观念,生死观念以及世俗的幸福观念三个方面考察其中蕴涵的终极精神。  相似文献   

17.
汤因比的人类“终极关怀”思想是其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反响。由此出发,结合社会史研究近年来的变化,可见对人的关注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人生是目的和手段的对立统一。人生目的和人生手段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从目的和手段分,人生公理分为人生目的公理和人生手段公理。人生目的公理包括人生饮食公理、人生穿衣公理、人生住房公理和人生婚姻公理。人生手段公理包括人生求学公理、人生创新公理和人生终极公理。本文对人生目的公理和人生手段公理分别简述之后,用设问和追问的方法重点探究哲学的终极关怀,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生最高境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终极关怀的全息统一。  相似文献   

19.
晚年马克思不仅对自己所创立的哲学进行了经济学验证,而且还根据当时涌现的新经验和新材料,对人类学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并以当时俄国社会为考察对象,极为谨慎地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而体现了它对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终极关怀下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生最大价值目标和人生最大意义的关注与关怀,但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远离了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实施闲暇教育是终极关怀的要求,是实现终极关怀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