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处可见、犀利辛辣的反讽是奥斯汀小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更是将这一艺术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笔者是从《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塑造入手,就奥斯汀这一特殊的艺术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有助于大家对奥斯汀作品语言和艺术特色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简爱》对《圣经》的恪守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突破了英国传统女性的三“C”世界 (即 church教堂、cookery烹饪、children孩子 ) ,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了对简·奥斯汀等前代作家的飞跃 ,不仅具有深刻的共时性意义 ,更有复杂的历史性渊源和价值。《简爱》是夏洛蒂蘸着心灵的经验运笔着色的 ,凝聚了极其丰富的形象思维。而在这个艺术形象世界的时空中 ,又蕴含了浓郁的圣经情结 ,即《简爱》对《圣经》既有继承和恪守 ,又有扬弃和反叛。《简爱》一经问世就引起巨大的轰动 ,人们或褒或贬 ,见仁见智。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是作者及其创作文本的思想倾向问题。虽然…  相似文献   

3.
罗卓琳 《文教资料》2014,(8):18-19,22
本文主要分析了英国女小说家奥斯汀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安妮的亲情观,从而体会安妮这位女性形象的人格魅力,领悟奥斯汀对亲情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最成熟的作品.解读《爱玛》,可以从中了解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简·奥斯汀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性的歧视、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运用独出机杼的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策略,高扬了在文学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精彩的人物对话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更使她创作的艺术世界趣味横生、变幻多姿,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曲静 《文教资料》2009,(11):35-36
小说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五桩婚姻。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分析,探究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3):25-26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婚姻观,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揭示当时社会经济、地位对人们的婚姻、生活和命运的深刻影响,更重要的是美满的婚姻不但需要真正的爱情为基础,而且需要物质保障。奥斯汀倡导的婚姻观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造访距离伦敦一百英里的绿草如茵、流溢着旧时代金黄光痕的巴斯小城,要知道,简-奥斯汀在这个小城居住了十多年时间,并创作了《诺桑觉寺》和《劝导》。一定要到盖尔街40号的粉蓝墙纸装点的“摄政茶室”一坐,在供应英式红茶、现磨咖啡及各类美味甜点的茶室里,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早用分类方法编纂的大型工具书,它始于三国《皇览》,形成于唐《艺文类聚》,中经宋《太平御览》,日臻完善,至明《永乐大典》和清《古今图书集成》,达到成功的巅峰。  相似文献   

10.
《爱玛》是简奥斯汀创作得最成功的小说之一。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以及读者反映为导向的翻译研究方法。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来看《爱玛》的翻译。首先,要介绍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然后,将《爱玛》的翻译进行研究,其体现了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奥斯汀三部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试图找到奥斯汀塑造人物的动机。奥斯汀的心中存在着恋父情结,在这种恋父情结的驱使下,奥斯汀将三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塑造成母亲的替代者。《理智与情感》中的爱丽诺和玛丽安分别是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上母亲的替代者;《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则在感情意义上完成了对母亲的替代;而爱玛则集这三位为一体,是现实意义、象征意义和感情意义上母亲的替代者,从而实现了对母亲全面彻底地替代,完美地满足了奥斯汀的恋父情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起婚姻的比较,指出简.奥斯汀的完美婚姻观:爱情、金钱和理智是完美婚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试述《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改写了传统男性叙事文本里女性被对象化、客体化的存在状况,传达出向来被遮蔽的女性主体意识。本文就将讨论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爱玛》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反讽手法在这部小说中运用得也最为成熟。本文在全面介绍奥斯汀小说反讽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爱玛》这部小说。文章从三个角度来做出具体分析,分别是:人物言语行为的前后矛盾与重叠反复、故事叙述过程中设置多重陷阱、情境设置巧妙离奇,使读者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和体会《爱玛》中反讽的奇妙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伍尔芙《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著名论断,发掘出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房间"的意义。并认为范妮并非是一个传统守旧、唯唯诺诺的女人,而是一位具有主体意识的女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伍尔芙《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著名论断,发掘出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房间”的意义。并认为范妮并非是一个传统守旧、唯唯诺诺的女人,而是一位具有主体意识的女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早用分类方法编纂的大型工具书,它始于三国《皇览》,形成于唐《艺文类聚》,中经宋《太平御览》,日臻完善,至明《永乐大典》和清《古今图书集成》,达到成功的巅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个方面探析《老人与海》中老人“自言自语”言语行为下隐藏的寓意,同时结合“自言自语”的使用频率解析老人“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相似文献   

19.
在19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文艺学习》是一份重要的文学刊物,在文学青年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文艺学习》"编者的话"通过"说什么"、"对谁说"、"怎样说"等各种途径实现了编者的交际意图。本文运用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其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效果,从而揭示"十七年"文学期刊话语潜在的"以言行事"的话语功能。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马戏团之夜》还是《宠儿》在世界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并受到了世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两部作品均带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在人物与故事情节等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本文将从简单介绍《马戏团之夜》与《宠儿》的作品内容入手,着重围绕《马戏团之夜》和《宠儿》中相似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