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 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话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选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公布后,共收到课例稿近40篇,由于版面所限,本期我们仅从中选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几篇供大家研究和点评。在此,我们特对所有供稿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名单见文后) 为了便于更多老师参与点评,我们特将原定时间做了如下调整: 本期刊登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现开始征集点评稿,截稿日期为2006年8月15日。 第7期刊登“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课例设计,第11期刊登其点评。 希望广大老师积极参与,踊跃撰稿,对所有参与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撰稿的老师,本刊将赠送2006年全年或半年的初中杂志1份,以示感谢!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具有过程和对象的双重特性。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是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感性经验的积累,对感性经验进行数学描述、数学观察、数学实验、数学想像等直观思维操作,做出数学概括,然后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逻辑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数学突出地表现出它的实践性和逻辑性;数学知识本身是个体建构的数学对象的意义,是对数学对象的个性化的理解,而且往往具有抽象的符号特征,正因为数学知识是高度抽象的产物,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知识本身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需要直观的感性经验作为心理支撑点,但数学的本质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思考就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积累活动和理性的数学思考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实现数学感性认识活动和理性认识活动的有机结合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学课堂实施案例中窥视一斑。  相似文献   

4.
1 授课内容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一)”。  相似文献   

5.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平移、旋转、轴反射等探索过程,体会利用观察、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 (2)能熟练应用边角边定理进行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吴越、李洪喜两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许多成功的地方,笔者主要谈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8.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两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7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至9月30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点评稿20余篇.点评或品读优点,或商榷不足,观点客观、全面.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或文章思路框架,供大家探讨、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普通而又平实的课例,出自一位走出大学校门仅三年的青年教师之手,我们姑且不论课例的作者在课例设计中是否有意识树立或者无意识但却拥有对数学本质深刻认识的数学教学观,也无法臆断课例的设计与实施就一定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或者渗透了某种现代教育心理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篇课例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能够获奖首先就是一种肯定和认同,至少被认为是对该课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体或某一方面的一种基本认可。  相似文献   

10.
文[1]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内容,这节课有较强的探索性,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经验,如何对现成的素材作必要的重组,如何创设恰切的活动时空和交流平台,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相互合作去体验结论的生成呢?我们对本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求.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12.
认真品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课例(四)(湘教版),感觉徐老师熟练地运用教育理论驾驭课堂教学,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该课例是一堂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第8期,本刊发表了“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的四个课例,截至10月10日(截稿日期),共收到其点评稿40余篇,其中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也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限于版面,本期我们只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评稿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研究,其他点评作者的名单附后,我们对各位作者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课例大家评原定于第11期刊出,但由于第11期的广西会议专题占用了版面,故延后一期,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全等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全等图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知识结构上,线段相等、平行、垂直,角相等、平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研究对称图形、四边形和其他图形的性质及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至关重要.本章前面的内容通过介绍全等变换,展现了图形的平移、旋转、翻…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整体设计指的是以单元知识结构为载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单元整体上设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构建学生数学探究平台的数学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经历单元知识的整体形成过程,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证明猜想,学会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专家思考和研究数学的学科思想方法,同时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通过“过程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敏 《新课程研究》2009,(10):137-139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而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栏目在2007年第9期刊登了4位老师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课例,截至目前,共收到近50位老师的点评稿.遗憾的是,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摘录、选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呈现给大家.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和辛勤创作.我们期待下面刊发的点评内容对各位老师的实际教学有所启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上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展开思维。张扬思维的多元化,方能实现知识与智慧、能力同步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创设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数学理论是怎样发展的.变换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增强思维的发散和集中,使学生在合适的活动空间里,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整合加工处理后,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拓展到更广阔的学习领域中,并逐步向“理性认识”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