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开始采用的高中文学教材,有厚古薄今,脫离实际、脱离政治、为文学而文学的偏向。 (一)从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所占的比重来看:大家都知道,在授課时間上,高中文学科以一年半的时間集中教我国古典文学,以半年的时間教我国現代文学。两者的比重是三比一。高中文学教学大綱草案还列了一个高中三年課外阅讀书目。在这书目中,属于我国古典文学的有22部,属于我国現代文学的仅19部。这就说明,高中文学科,不論从課內到課外,古典文学都占了絕对优势。所“厚”的是什么,所“薄”的又是什么?这是很明显的。为什么有厚古薄今傾向?我认为文学課本主編張毕來同志在“中学文学教材的分量問題”(見“人民  相似文献   

2.
王平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1-5,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使古典文学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应当解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三种关系,即“文学本体”研究与非文学本体研究之间的关系,“当代”意识和历史主义之间的关系,“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当然是挖掘其作为“文学本体”所蕴涵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发现、利用其所具有的其他各种价值,同样十分必要。应当以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去研究古典文学,但任何历史都是当代意识观照下的历史,古典文学研究同样如此。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性固然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如何适应“全球化”语境的趋势,把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世界,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无非使用历史或逻辑的方法。就目前看,或因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或受重兴“国学”热的影响,古典文学研究整体上似乎日益拒斥曾一度热乎的形而上学化逻辑研究趋向,而向历史与实证的方法回归。所谓历史的方法有两层意思:一是认为文学深刻地嵌入历史之中,把文学放在历史既定的时序框架内考察;  相似文献   

4.
《空山》中蕴藏着古典抒情文学的审美趣味,即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象及“感时忧国”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阿来在书写机村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秉持着史家的实录精神,这些无不表现阿来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史传传统”的追认。这不仅拉近了少数民族作家与主流文学的联系,而且对于“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的时期,社会的动荡激发文人创作的敏感,出现了“建安风骨”这一特殊的文学风格,既是中国古典文学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对后世文学以及文艺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下复兴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挖掘“风骨”的语源和形成,积极研究“建安风骨”的意蕴和价值构建,可以更深入地探究建安文学的形成,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并在新时代文学理论的重构中进一步确立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在中外教育史中历来就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领域。无论是中国的孔子还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们都特别注重历史学科的明智和育人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的人物对时代的历史进程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其单纯的才智成就更大。”古人尚且如此看重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更戍该重视这一点。我们理应在历史教育中不断渗透人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古典文学是以古典的美育特质,培养人的高尚节操.古典文学是文学大而化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文性和和谐性统一的必要前提.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是秉承语文教学规律,执行语文教学命令,以增强其“适用性”为目的的教学.在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设计中,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论文以古典文学特点、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和现状、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思考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美的特质,以便于中专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领悟古典文学阅读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底重要遗产之一,直到今天拥有大量的读者。不少人在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时,是受着“三国演义”影响的。本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关“三国演义”的文章。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书刊介绍”本年第一期载有“记三国演义座谈会”一文,“中国青年第十三期载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两部杰作”一文,“长江文艺”本年七月号载有“试谈三国演义的思想性”一文,先后对“三国演义”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了深入的分析。十一月十日天津日报上又刊载了题为“试论如何正确理解“三国演义”底正统思想”  相似文献   

9.
“风雅比兴”是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风”、“雅”二义早就连用,用以指称诗文之事。我们从中国诗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风雅比兴”传统与诗歌文学兴衰的密切关系,凡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诗歌文学就发展进步,取得辉煌的成绩;凡背弃这个传统,诗歌文学就衰颓而蹈入迷途,一些萎靡颓废的、无思想性的、有害的以及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文艺就会泛滥;当进步的文学界重新标举“风雅比兴”,文学就健康前进,并在新的时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个传统。今天的诗歌毕竟是从昨天的诗歌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癸卯学制在清末救亡图存的背景下颁布,确立了"中国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癸卯学制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面,对传统文学教育进行了巨大变革。癸卯学制的颁布可以看作古代文学教育转型的标志。随之产生的中西学术思想冲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冲突,以及新的不均衡问题,对今天的大学古代文学教育以及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仔细考察这一段历史,对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历史转换中,伴随着许多文学术语概念和文学观念内涵的变化。它们的嬗变过程,从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和特殊的角度,反映出传统与现代不可割裂的深层联系,又显示着“现代”对传统的深刻变革。中国文学史中历来占有重要位置和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格”观念在现代的嬗变,就是这类值得研究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是文学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是文学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中动态演进的文学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需要重视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维度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二是作为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三是东亚文献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史实、诗心与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孔子作为开创者的地位及其巨大历史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就其最先提出并回答了文艺理论的一些基本命题(诸如文学的社会作用、内容与形式等等)来看,他比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还要早一百多年,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慧”的证据之一。虽然孔子文学观完全是从属于儒学的,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美学理论,但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孔子的文学观也贯穿了全部封建社会文学史。即使在当代,我们也仍然不能完全无视这个古老的历史幽灵投在我们身上的巨大阴影。所以,认真地研究孔子文学观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本文还不是对孔子文学观的全面探讨,而是仅就孔子的文学教化观与现实主义的关系,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现行语文课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都有涉猎,但是相对于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来说,毕竟如九牛一毛,更何况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想要学好还需涉猎本门学科以外的多方面知识,如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等。这样看来,我们课本中入选的篇目就显得很有限了。古人早就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1世纪的现代教育首先着眼于素质教育,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仅从课内入手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更重要的还应从课外阅读入手。课外阅读作为拓展知识面的一种有效途径,优秀的中外名著及时文可以使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困顿 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为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学科,自20年代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到今天已有60年的历史。在这不长的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它有过兴盛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国文教学就得到了文化界、教育界的特别关注。研究成果恰如“雨后春笋,秀蔚丛生”。王森然、蒋伯潜、黎锦熙、朱自清、叶圣陶、阮真诸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部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学科,或者调整原有学科内部结构,更新知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毫不例外地面临着同样的任务。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从“五四”文学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的一切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建国以前,当这个历史过程仍在进行的时候,人们就对当时出现的文学现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一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其影响力之大,超过了那个时代以前的所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红学。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斯言信矣!《红楼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广泛地阅读、学人不断深入地  相似文献   

18.
在前面两期文章中,我们先后讨论了当代文艺美学对于“物”的审美关系,对“历史”的审美姿态。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人”自身的审美新发现。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但是,稍微比较一下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审美把握,就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别。中国古代文学(主要  相似文献   

19.
在前面两期文章中,我们先后讨论了当代文艺美学对于“物”的审美关系,对“历史”的审美姿态。今天,我们的讨论话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对“人”自身的审美新发现。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但是,稍微比较一下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人”的审美把握,就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别。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指戏剧、小说类的叙事文学)多着重于对人的外在行  相似文献   

20.
莫砺锋是新中国第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博士,他传承了“程门”学术传统,治学态度严谨,文献与理论并重。莫砺锋教授在唐宋文学研究尤其是宋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当代学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宋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独辟蹊径,成果颇丰,成为宋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同时,莫教授心系大众,借助各种平台传播古典文学,使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也是当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