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复庵是明末太监范养民于明亡后隐居华山时创建的三间居室.作者顾炎武也是隐居在华山的明朝遗民.他和范养民一样,念念不忘故国,总想恢复明室.“复庵”的“复”字就是光复明朝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盛唐诗人李颀一生中的许多时光是在隐居中度过的,然而他的归隐却是在仕途无进、久沉下僚之后的无奈选择.归隐田园后的诗人并没有忘怀时世,他为怀才不遇者鸣不平,劝勉友人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自己也从未放弃出仕的希望,这也正体现了身处盛世之中的诗人们的一种隐居心态和状态.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隐居与漫游中渡过的。他或隐居山村,或游历各地,纵情山水,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  相似文献   

4.
隐居是王维生平中的重要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隐居在盛唐蔚为风尚,对士人出入世间发挥着多重作用和效应。二是就王维个人而言,其入仕之后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心态转变和哲学思想是他选择隐居的决定性因素。其隐居形态是半官半隐,这是与盛唐隐居所蕴含的哲学关系相吻合的士人普遍隐居方式。这种隐居形态对王维田园诗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使其山水田园诗在表现手法的运用、内容和造境艺术等方面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并开创了一代词风,成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精神,然而,现实总是对他那么的残酷,在各种势力的打击和压迫下,他带着无限的哀愁和沮丧开始了隐居生活,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和心态十分复杂,如:对南宋小朝廷苟安的讽刺、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喜爱之情等等,所以,在辛弃疾隐居的阶段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透过这些作品更加能够体味到辛弃疾对现实、对人生等千滋百味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6.
我本来以为陶渊明只是一个平民性质的边缘诗人,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一直活在时代的核心,即使后来隐居了,他也在那个中心燃烧着.……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主要包括儒家入世价值和精神之独立自由.但由于处于现实政治困境中,俱难实现这两种人生价值观的统一.因而他只能选择隐居来实现精神的独立自由.隐居初期,陶渊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自由,然而生活的重重矛盾使他再次陷入困境.于是他试图以“神”,即委运乘化的精神方法指引自己走出困境,但最终未能做到,反而陷入代表“形”的酒中.  相似文献   

8.
良仔妈 《母婴世界》2014,(11):82-83
灵山秀水的隐贤山庄是明末贤臣李觉斯的故乡,他在这里攻取进士步人仕途,官至刑部尚书,晚年因直言进谏,疏救忠臣。触犯龙颜被削官为民,此后他回到故乡隐居数十年,从此地方百姓将他隐居的地方誉为“隐贤山庄”。  相似文献   

9.
在文天祥被羁押于大都监狱的最后四年中,当他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内心充满了渴望:他渴望着能与妻儿团聚,终老于故土;他渴望着能隐居山林;他渴望着能以遗民身份全身于乱世.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乡农村过着隐居的生活,其间也曾多次断断续续地做过官,自从41岁辞去彭泽令后,便不再出仕。他现存的120余首诗很多是作于归隐以后,并以隐居躬耕生活为题材。他的隐逸的心理状态及意绪特点,与其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形成密不可分,本文拟从隐居心理空间的角度,窥察其诗境构造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济南市大明湖东畔一条僻静的小巷里,隐居着一位90岁高龄的老翁,他就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真传弟子刘敦和先生.  相似文献   

12.
吴伟业的一生作品颇丰,在当时独步文坛.但其仅有的三年的"仕清"行为却是他一生最大的痛.本文拟从吴伟业隐居梅村别业近十年所做的部分作品中找寻他痛之所在,根源在于有负崇祯帝的一番栽培.  相似文献   

13.
梅兰芳入党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长达8年的抗战时期,隐居沦陷区上海.他蓄须明志,断然拒绝在日寇铁蹄下登台演出,以此与日伪残暴势力抗争,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其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年轻人刚刚上班,自认为博学多才,能力超群,在单位里一定会受到领导的青睐.可是事与愿违,他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处处遭人排挤,境况每日愈下.万般无奈中,他只好去寻访一位隐居在山上的大师,探询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分析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陶渊明隐居山林,远离当时的官场,表现出隐逸的坚定主观意志,同时,也体现出了他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 ,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 ,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 ,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冰波  赛尚 《早期教育》2004,(10):4-7
老神仙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爷爷,因为他的家在一个池塘和一片竹林旁边,看起来就像是隐居的神仙,所以才叫他老神仙。  相似文献   

18.
徐枋是著名的明遗民,也是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遗民品质提醒我们关注并解读他的遗民生活对于绘画创作的影响。乙酉(1645)之后,徐枋从勿斋的贵公子沦为居无定所的人,而定居涧上草堂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有明显的呈现;徐枋自称"作画暮年益进"与他和著名遗民画家杨补、万寿祺、归庄、姜垓的交游有关;徐枋有吴地隐居的实景图数幅,展现他的遗民隐居生活;徐枋以画为寄的特点是遗民画家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介子推隐居原因是洁身自好,孤芳不群;隐居地点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孤山;死因是为雷电所击.  相似文献   

20.
从对陶渊明的创作心理、生存心理、社会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入手,探讨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动因和价值,试析陶渊明的孤独而且超脱的隐居生活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说明了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陶渊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