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体质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部发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键康监测结果》做出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2004年,教育部公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一些监测结果令人担忧。从形态发育水平看,与2002年相比,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 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总 体较好,但肺活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 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等 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 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本次监测 对象为7~22岁城乡男女学生,监测人数为 182964人。  相似文献   

4.
王逦丽  张华 《考试周刊》2012,(49):112-114
通过对2000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7—18岁青少年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旨在从2000—2010年十年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变化趋势中,验证我国近年为提高学生体质所实施相关政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开始了,2015年度测试时间为10月份至12月底,测试项目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执行。随着各类学校体质监测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大媒体也开始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跟踪报道,"一次升旗仪式的时间就会晕倒的学生""一次课间操造成的运动猝死"等等的报道层出不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国从1985年就对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徐建新 《上海教育》2011,(12):74-75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令人担忧!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在14个省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从最近的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看,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开始,国家对全国大部分中小学生每隔两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监测的结果却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学生体质总体是向好的方面,但很多指标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下降.这确实令人费解,也给我们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体育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两次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便于指导体育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并发布公告.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乐观。青少年时期是发育敏感期,这一时期的体质如何决定着一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问题。基于以上的思考,和平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各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相似文献   

9.
一、现今中国学生体质状况2007年4月2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学生体质下降的调查数据。数据是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每五年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进行一次监测的结果。2005年,五部委对全国31个省、25个民族的38万多名学生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师》2011,(20):5-5
本刊讯(林弘宁)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l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根据其近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我国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并表现出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黑龙江省作为监测地区,组织并开展了此项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法、访谈法等方法获得全国和黑龙江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并对大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大学体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建议各高校加大课余锻炼指导,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黑龙江省作为监测地区,组织并开展了此项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法、访谈法等方法获得全国和黑龙江省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并对大学生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大学体育是最薄弱的环节。建议各高校加大课余锻炼指导,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B10):22-22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08年将开展第三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监测工作,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现提出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邓伟锋 《江苏教育》2007,(14):106-107
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震惊和不安。自1985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柔韧及肺活量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肺活量指标连续20年一路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5.
刘波 《河南教育》2007,(3):14-16
前不久,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一份针对全省15个省辖市的154所城乡中小学和4所大学中的6-22岁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此次调研共获得有效统计卡片52539张,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常见见病患病状况、性发育等方面共41项指标。调研过程中,调查者同时对12527名学生和861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业负担等情况。这是继1985年、1991年、1995年和200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以来.又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多学科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2011,(7):36
一段网络视频引发人们对学生健康的新一轮担忧:在贵州大学,40多名参加军训的新生,因身体不适被扶出队列。他们躲在太阳伞下,抱着头,捂着肚子,一脸愁容。此前,一项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与1995年相比,2005年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体能普遍低于日本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拥有健康的体魄尤为重要。然而,2005-2013年连续8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中职生的体质在逐年下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中职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提高我国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更是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设计并不多,导致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低下,健身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依托真实性评价理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进行尝试性研究,试图以真实性评价理论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传统的评价模式,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法、测试法、比较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和2009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将2005年的监测数据与2005年全国19-22岁学生体质健康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良好,且优于全国19~22岁学生的平均水平;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略好于男生,随着体质健康监测的逐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逐年得到改善,且男生总体水平提高的速度比女生快;身体机能的优良率较高;身体素质方面学生下肢力量仍需加强锻炼.  相似文献   

20.
丁梁 《新课程研究》2006,(11):40-41
学生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其一生是否健康和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然而从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来看,中小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如爆发力、力量、柔韧性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尤其是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从1979年第一次体质健康调查开始,到2004年连续下滑了25年。人们一次又一次惊呼学生体质下降了,然而这一问题并没有因为惊呼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人们不禁要问:谁该为学生的体质健康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