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出现了最早的教育编年史。建国以后,随着美国学校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史家遂将研究重点由欧洲教育史转向美国教育史,并从各州教育史研究发展到综合性的美国教育史研究。1919年卡伯莱(E.Cubberley)《美国公立教育》的问世是美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确立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范型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960年,贝林(B.Bailyn)发表《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抨击了卡伯莱模式,被视为美国“新”教育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史学变革的序幕。此后,美国教育史学的变革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是以贝林和克雷明(L.Cremin)为代表的温和路线,二是以凯茨(M.Katz)和斯普林(J.Spring)等为代表的激进路线。当代美国教育史学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2.
战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以及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经历了从妇女史到妇女教育史,再到妇女一社会性别教育史,而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开始对传统教育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在全球史观的影响下,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走向了整合与深化.教育史学家们围绕着妇女教育问题,引入了社会性别的分析范畴,探讨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城市教育史学是以城市教育史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的城市教育史的研究历程进行反思的学科。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城市教育史并没有引起教育史学家的重视。1968年凯茨的《对早期学校改革的嘲讽:马萨诸塞州19世纪中期的教育革新》标志着美国城市教育史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城市教育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城市教育史学有三条研究路径:温和修正派的一致论、激进修正派的冲突论和"折衷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城市教育史学转向了"后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迄今,美国教育史研究受到社会科学越来越大的影响.社会科学对美国教育史学实际上起到了全面推动的作用,不仅扩大了教育史的研究范围,打破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封闭状态,而且使教育史家提出了新的问题,提高了教育史的解释力,使美国教育史学摆脱了编年史的枯燥形象.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美国教育史研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而且,美国教育史著作,更象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历史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教育史学虽然动摇了传统的教育史学,但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研究取代它.  相似文献   

5.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期以后,微观史学思想作为新史学转向期的一种探索趋势,对同样处在转型期挣扎的美国教育史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性。美国新教育史转向过程中,在研究视野上转而用社会群体置换了传统关键性单一个体,研究史料上试图涵盖各种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实践活动印记,研究方法上演变为以叙述为基础的问题史趋向,这些研究范式的转变让美国教育史学得以...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百年的曲折发展后,今天的美国教育史学已是全美社会学科中富有成就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状况的了解不但有助干我们推动对美国教育史学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认识教育史学科的价值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活跃思维、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从最初的传统教育史学内部反思到专业历史学家的批判,对英国教育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大门被打开。而后,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英国社会教育史学和后现代教育史学对传统教育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取得突出成就。同时,英国教育史学在创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史观念连续性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19世纪的西方实证史学促进了史学科学化的发展历程,成为史学界较为盛行的理论和方法.20世纪初,实证史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史研究也深受影响,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实证史学的烙印.实证史学促进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2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4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4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5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much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public school experiences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few studies exist that explore their race-related experiences within an independent, private school contex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while private, independent schools may elevate the quality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education, many of these students experience social isolation from their peers. Using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attending a private, independent school. Moreover, this investigation explores how schools as well as parental contexts contribute to racial identity develop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schools and other significant institutions as racial socialization agent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n specific identity-related processe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finding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西方其它史学流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法国年鉴学派在西方新史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影响最大、成就最显著,我们从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言论、著述和实际行动等方面来佐证马克思主义史学对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有的本科专业基本上是在传统的“混合式”教师培养模式下以培养大中专院校教育学科师资为目标而设置的,主要包括教育学、公共事业(教育)管理、心理学、学前教育等专业。这种专业设置存在与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层次不相吻合、教学科目不相匹配的弊病,难以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导致教育学院所培养的本科生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需的人才相脱节问题。在强化专业化教师的“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下,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专业的设置应逐步进行调整,主要转向以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师资为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层次和中小学教学科目设置学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学等不同专业。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博物馆学校是公立学校迎接时代发展与挑战,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支持学校教育以及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而进行办学创新的结果。美国博物馆学校在育人模式、办学模式、管理模式、学习模式以及课程模式五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进了无边界的育人模式、开启了馆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创新了博物馆学习模式,以及以展览创建为核心的课程模式,但在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学校模式的推广、馆校合作关系的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清末第一所师范学校建立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的20多年间,中国师范教育一直是独立建制,由 国家统一办理。《壬戌学制》颁布后,受美国模式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逐渐形成了颇具自己特色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ixed-methods case study of Diego, a bilingual teen who completed public school in Florida. During adolescence, Diego negotiated multiple identities: successful student, Mexican American, bilingual, and typical U.S. teenager. Diego provided interviews and bilingual (English/Spanish) writing (narrative/expository) in 2008 (at age 12, Grade 6) and in 2012 (at age 16, Grade 10).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his interviews and a quantita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his writing reveal central elements of Diego’s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related to academic English and identity.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working with bilingual adolesc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模式不断发展深化,诸多公有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新的办学模式中的异地办学模式,以其丰富的内涵、崭新的亮点、面临的困境等受到了社会的日益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张璇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61-64
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问题,美国实施教育券改革带来的外部竞争促使公立学校进行改革,同时也发展了私立学校,是教育领域的双赢政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立中学问题的公共经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中学是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与教育史的研究 方法与思路,对美国公立中学的创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