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咸菜     
桌上仅有两样菜,一只碗里是又酸又咸的咸菜,旁边的盘子里是一条香气扑鼻的鱼,在这穷山村,咸菜与鱼的差距是很大的。桌前坐的是母子二人。满额皱纹的母亲用长着老茧的手操纵着筷子,香喷喷的鱼肉便被一块块地送到儿子的碗里,而母亲自己却吃着咸菜。可爱的儿子也回敬了母亲一片鱼肉,这可是他费了好大气力才挑到的最大的一块,然而母亲又把这块鱼还到了儿子碗里,她摸着儿  相似文献   

2.
白米变酒     
1、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表演白米变酒的魔术。(桌上的托盘里倒扣着摞在一起的三只碗。) 2、看,这只托盘上倒扣着三只碗。请注意,这每只碗都是空的。(左右手各举一只碗示意观众。)  相似文献   

3.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桌上摆着两只碗,一只薄而大,敞口高底儿;一只厚而小,敛口矮底儿。老师问学生:“如果给奶奶吃饭,该用哪只碗?”学生们茫然不知所以。哎,这倒是个稀奇题!他们有的天天与老人们一起吃饭,都全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奶奶上了年纪,眼神儿模糊了,手拿东西也有  相似文献   

5.
[案例描述]片断一:在动手制作中认识钟表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闹钟、挂钟、手表,最后定格于一闹钟。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钟,它的上面都有些什么?生1:它的上面有1~12个数字。生2:钟的里面有3根针,有的长,有的短。生3:钟的上面画着一只小狗。(钟面图案)生4:钟的上面有两个铃铛。(手提的部位)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钟的上面有这么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只看钟面,它的上面有什么?生5:钟的外面有玻璃罩着。生6:钟面上分出一格一格的,共有12格,每一格上写了一个数字。生7:钟的里面有3根针,有的宽有的窄,有的长有的短。师:我们听听…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上,老师在评讲着学生作文的优劣得失。也许是下午的课让人恹恹欲睡,也许是声波的稍纵即逝难以深入人心,也许是学生更愿意凭自己的触角捕捉兴奋点,教室的每个角落似乎都那么不平静。有的人趴在桌上数前一位同学衣服上的黑点;有的人漫不经心地拿支笔转几下,偶尔“哗”的一下掉下来。引来几位同学的侧目;有的人躲在“崇山峻岭”般的书堆后喁喁私语……  相似文献   

7.
参照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浑浊之声。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生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参照标准     
《现代语文》2005,(9):15-15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正在专心致志地默读课文,突然,一只大马蜂飞进了教室。它旁若无人地盘旋,忽高忽低,飞累了,竟然肆无忌惮地停在一位女同学丽娜的桌上。吓得丽娜惊叫起来,拿书去打它,可哪里打得到,马蜂早就躲闪了,还在空中快速地飞舞。胆小的同学有的用双手抱住脑袋;有的  相似文献   

10.
1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上好质量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他换了碗,再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生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是质地好的。来到商店里,他根据这个“原则”去挑碗,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当售货员知道他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其他碗的原因后,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乘的碗,让他用这只碗去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他的碗,声音变得清脆如磬。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轻碰每一只碗,  相似文献   

12.
王亚 《今日教育》2007,(9):37-37
一次,在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中,小班的卢老师讲述了关于孩子用餐的故事,其中讲到这样一个情境:午餐时间到了,有的孩子看着桌上的一份饭菜发呆,也有的用手抓着就吃,甚至有的孩子端着碗乱跑……听到这一段,很多老师都笑了。的确,这样的情景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家庭的餐桌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灰洗碗     
烧火留下的灰,你也许听说过!那是我们农村孩子常见的东西。但是,你知道可以用灰洗碗吗?用灰洗碗是不是越洗越脏呢?那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妈妈下地干活去了,临走时再三嘱咐我别忘了洗碗。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端起桌上的一叠碗向厨房走去。刚走到厨房门口,那只盛菜的小炒碗可能是因为有油,有点滑,不听使唤地从我手上“溜”了出去,掉在地上了。我担心碗会被摔坏,连忙低头一看,发现它正好掉在灶台前的一堆烧过的灰上(我家住在山脚下,山上松树的断枝或落下的叶子就成了我们烧火的主要原料),竟然完好无损。只是沾了一身灰。于是,我找来抹布沾上水准备…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犯了错却最有可能招致批评,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目光总是跟随着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父母的关注。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我不小心打了一只碗,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通,屁股还被扇了一巴掌。吃完饭妈妈收拾碗筷一时没拿稳,又一个碗从桌上滑落打碎了,她悄悄地把碎片收拾了,我在角落里看见了不敢吭声,家里其他人也没说她什么。当时我想,等我长成了大人,犯错就不用挨罚了。  相似文献   

16.
高一路途迷茫我懒懒地趴在课桌上,窗外静谧的春光好似一层薄幕将我包围。化学老师还在讲台上讲着什么碳酸钙和水的反应。阳光暖暖的,在这样一个适宜的温度下,我似乎也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知不觉间被烘成了一块肥肥的烤肠。有人说咖啡猫是只懒猫,除了吃、睡就是爱说风凉话。此刻的我和它的状态倒是差不多。每周六下午的补课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碗面条上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碗却没有。妈妈问:“小玲,你吃哪碗?”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吃有荷包蛋的那碗。”可是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荷包蛋的时候,妈妈却在另一只碗里挑出两只荷包蛋——原来这两只荷包蛋藏在面条的底下啊。这时,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相似文献   

18.
正从天上飞来没系安全带的人,重重地砸到自己身上掉落到工作台之间的我站不起来,便爬向过道转角。刚转过弯,就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过道和两旁的座椅上乱七八糟地扔着黑压压的一堆人,四五层不分男女,横七竖八人压着人摞在那儿。高高的座椅靠背被掩埋在下面,许多手臂和腿向外耷拉着。从人缝间向外伸着一只只脚,有的光着、有的穿着袜子或鞋。这些人保持着各种活人根本做不到的姿势叠在一起!左边靠  相似文献   

19.
吃杏仁豆腐     
爸爸很喜欢吃杏仁豆腐,说那是极品,要带我去尝尝。记不清是哪条路,反正就是远,然后我们来到一条小巷子。我眯起眼,才发现一个灰灰的角落里,有一块破木牌,上面写着“杏仁豆腐”四个字,没有任何颜色,是直接用刀子刻上去的。店堂里有些昏暗,几盏桔黄色的灯在天花板上晃着,挺休闲的样子。几个民工围着一张大桌了,唏哩哗啦地喝着汤;有的老人也挺有雅兴的,一个人慢慢地尝着杏仁豆腐;有个小孩正直嚷嚷快点快点……这么个地方,居然腾不出几个空位来。刚坐下,爸爸已经端来了两碗杏仁豆腐,碗很小,跟那种日本料理似的,不过很满,糖水就在碗里头荡着。我…  相似文献   

20.
余天地 《家庭教育》2000,(10):24-24
初生牛犊不怕虎。1岁半的儿子现在到处猎奇,危险频频,令人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就会闯祸。一次,他奶奶把两碗烧好的牛肉凉在餐桌上,匆匆出门了。我在厨房刷锅洗碗,忽听得“啪”一声,马上摔手冲进餐厅去,只见儿子满嘴吃着牛肉,一碗牛肉倒扣在地板上,汁汤正缓缓地从碗下流出。我赶忙蹲下去收拾。不料,这边没收拾好,那边小家伙又把桌上的另一碗给扳倒了。我想起他几天前刚刚打碎过一只花瓷冷水壶,就更火,训了他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