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2005年全美各研究生院录取国际学生 情况公布 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日前公布了2005年秋季美国 各研究生院国际学生申请人数和最终录取人数变化情 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申请今年秋季入读美国研究 生院的国际学生总数比去年减少5%。 从今年各国的申请人数来看,中国大陆学生申请人 数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5%;其次是印度,下降5%;而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3月9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各大研究生院校吸引全球留学生能力持续下降。在同国外其他院校激烈竞争中已处于下风。报告称,从2004年至2005年,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国际学生人数已下跌5个百分点.而2003年至2004年则下跌了28%。报告同时指出,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已减少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递     
动态调查显示美国大学偏爱中国“研究生”2006年秋季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国际学生申请量和录取量均明显回升,这是3年来美国国际研究生数量首度回升,其中中国学生申请数和被录取数均增长二成左右,增幅居各地区前茅。同时,中国申请留美攻读本科学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而最终获准留美的本科大学生数量却不如研究生提升得这般明显。显然,相比较而言,美国大学更偏爱中国的研究人才。赴美攻读本科,要受到费用和语言的制约。美国本科为四年制,且不设预科教育,而且本科阶段的奖学金非常少,如果申请奖学金,则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很多学生因为没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儿月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外国学生首度进入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的人数,经过前一年增长停滞后,在今年秋季微幅增加,其中以中国学生增加幅度最大,达20%。据《高等教育纪事报》报道,外国学生在2009—2010学年首度申请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的人数共增加3名。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初,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发布信息指出,今年申请美国大学的国际研究生比去年增长了7%,扭转了连续3年留学生人数增长放缓的趋势。考虑到去年秋季入学时国际留学生首次出现人数偏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15日,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公布了2010年国际教育年度报告——《门户开放2010》(Open Doors 2010).此前,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也公布了2010年度《国际研究生录取调查报告》。根据这两份报告及美国大学理事会、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等有关机构公布的数据,2009—2010年度美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凭造假风在中国国内曾一度盛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一些中国留学生却将这种恶习带到了国外。一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在申请攻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时,因伪造成绩单和推荐信,不仅被取消入学资格,还被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另一所大学开除。虽然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排名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2006年美国最佳研究生院排名已推出。排名主要面向正在申请攻读研究生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客观的分析评价,作为他们报考学校的参考。排名主要根据2004年的数字进行统计,大多反映的是2005年春季的情况,其中也有少量的数据不是最新结果而是以前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度重视国际研究生在美国发展中的作用.但是,"911事件"以来的签证制度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减弱了美国吸引国际研究生的能力.2004年以来,美国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的回升.2007年新出台的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GS)报告分析了2006-2007年度美国研究生院中国际研究生入学以及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学位项目的情况,指出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而且较多的美国高校和国际高校建立了合作学位项目,但在国际研究生入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是申请攻读北美医学类研究生院校必备的一项计算机标准化考试。在回顾MCAT考试80多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2015年MCAT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对改革我国研究生医学考试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留法必读     
《海外求学》2004,(5):62-62
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在申请和办理入学手续时,要留意最近法国推行的文凭、学位制度改革,实行LMD文凭体系,要结合中国和法国不久前签订的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互认行政协议和LMD文凭体系选择攻读学位:  相似文献   

12.
冯琳说:“我是一个喜欢科研的普通学生。”2003年,在她博士三年级的时候,她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报告,当时的简介:冯琳,女,1976年生。2000年9月起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江雷研究员,主要从事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世界教育信息》2010,(12):F0004-F0004
2010年11月26日至28日,加拿大组团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的第二届2010博士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会。此次加拿大代表团由16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院组成,代表们不仅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接触更多即将去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而且更有兴趣与中国大学的同仁共同探讨有关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科研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将有更充足的导师资源可以选择。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透露,清华大学今年将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教授以上导师都将具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届时可供学生选择的“准博导”将达到2500多人,比过去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5,(11)
美国中国的自考学历在美国被视为与普通高校相同的文凭。一般大学都承认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课程成绩和毕业学历,准许中国自学考试毕业生和部分课程成绩合格者,免试入学或免修部分课程。如果有学位证书,还可以凭此读硕士。如果只有本科毕业证书,虽然比较困难,但也有许多学校是允许读研的,具体情况要咨询所申请高校研究生院。中国的电大、夜大、职大等毕业生,只能申请攻读本科课程。赴美留学申请者在国内的学习成绩平均分数应为  相似文献   

16.
张明艳 《留学生》2014,(18):44-47
正9月开学季,"真光-巴拉特国际课程班"迎来了它的第二届学员。"真光-巴拉特国际课程班",是广州市真光中学与美国巴拉特中学合作举办的国际课程班,于2013年9月份开办,学生在中国和美国同时注册高中学籍,完成中国普通高中必修课和美国高中基础课及部分AP课程,毕业时获中美双文凭。真光中学负责学生管理及中方课程教学,巴拉特中学负责美方课程教学及毕业申请推荐。真光中学国际班班主任张忠刚向《留  相似文献   

17.
张伟用 《留学生》2011,(2):60-61
近几年,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迅猛,大量学生、学者,相关工作人员纷纷走出国门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博士学位。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助理教授韩乾就是其中一位。 本科刚毕业,韩乾就争取到市委机关的”金饭碗”,工作3年后,他申请美国留学并获得美国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全免学费的录取通知书,以优异成绩取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之后,又选择了学术之路,继续攻读经济学博士。  相似文献   

18.
2014年7月,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学术流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Mobility Research,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发布了题为《国际中学生通向高等教育的新途径:美国的中等教育》(Charting New Pathways to 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Secondary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报告。该报告受到了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的资助。研究指出,2004年9月-2013年9月,美国中学的国际学生人数增长了两倍,但在这段时间内,参加交流项目的国际学生人数只增长了15%。这表明,为了获得美国高中文凭而留学的国际学生越来越多。研究美国国际中学生的来源、留学目的地区、所选学校,对于美国高校扩大国际学生招收规模、加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以及美国中学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度重视国际研究生在美国发展中的作用。但是,“911事件”以来的签证制度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减弱了美国吸引国际研究生的能力。2004年以来,美国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的回升。2007年新出台的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GS)报告分析了2006-2007年度美国研究生院中国际研究生入学以及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学位项目的情况,指出国际研究生入学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而且较多的美国高校和国际高校建立了合作学位项目,但在国际研究生入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申请今年秋季去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会发现,全法约三分之一地区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名为“LMD”(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法语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的三五八新学制,即逐渐形成与欧盟其他国家相互承认文凭,及与国际接轨的3年制本科学士、5年制硕士和8年制博士为主要构架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一高等教育学制的统一“转轨”将至2005年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