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薪酬现状依然堪忧,教师总体收入水平低于公务员,区域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教师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村教师薪酬体系激励功能缺失的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将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应认真落实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教师绩效工资的县级管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校内再分配的激励作用;通过立法提高边远地区教师津贴补贴。以吸引优质师资去边远地区任教,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河北、四川3省15个县市的农村教师发展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目前生存保障条件不足,尤其是经济压力较大、住房困难突出;农村教师工作投入,业务工作自我感觉良好,但教学任务繁重、学科结构不均衡等情况明显;农村教师在专业培训方面形式不够多样、时间不够充分。教师们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出台与落实相关政策的期望较高。基于此,提出如下促进农村教师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在保障性政策方面,完善农村任教津贴与奖教津贴制度、建立专业奖励性制度等,以保障教师安心在农村任教;在发展性政策方面,完善流动制度与退出补充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并且通过制定专项计划、引导高校定向支持培养、建立自我成长的战略机制等,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我们浙江省突出两个重点倾斜。 一是向农村教师倾斜。早在2008年,全省在县镇(不含城关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的农村教师,每月可享受60元至400元的任教津贴,惠及全省18万多名农村教师。这次把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纳入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同时,各地还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地理位置偏远、办学条件艰苦的学校教师加发津贴。  相似文献   

4.
教育参考     
教育部:学校重建要提高安全标准;浙江给农村教师发放任教津贴;甘肃补助到农村任教师范生;山东打破省级规范化学校的终身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合理的教师薪酬制度是留住优秀教师、减小教师流动率、稳定教师队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研究对重庆市某主城区某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薪酬制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基本薪酬设计缺乏有效依据;奖金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激励功能不明显;福利未能提高教师的满意度;津贴对教师薪酬的补偿力度不强。基于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相应建议:政府出台民办幼儿园教师薪酬制度的指导性政策;基本薪酬设计以市场薪酬调查为前提;奖金设置与个人业绩挂钩;充分发挥福利、津贴对薪酬制度的调节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教师现行薪酬体系源于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它对于调整工资分配,促进教师工资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及职称评定等相关配套改革密切相关。但目前农村教师的薪酬现状依然堪忧,存在着总体收入水平低于公务员收入水平,区域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等现状。农村教师薪酬体系激励功能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民办高校教师个体特征与薪酬激励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如下问题:(1)教师个体特征与薪酬不同部分及薪酬制度满意度的关系;(2)具有不同特征的教师对薪酬制度的满意度的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显示,教师个体特征对外在薪酬(基本工资、浮动工资、课时津贴)、内在薪酬(工作氛围、人际关系、组织认同感等)以及薪酬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敏  王港 《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03-205
笔者在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等民办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问卷,从薪酬模式、薪酬制度等多方面分析我国民办高校薪酬制度的现状,发现当前的薪酬制度存在不规范且缺乏激励性、薪酬水平偏低、福利体系不够灵活、考核体系不够完善、薪酬模式缺乏弹性等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民办高校薪酬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广角     
教育部正式启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教育部部署2008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教育部规范中考工作秩序,各地将核查加分政策;2008年职教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向中职校倾斜;浙江省今年起向全省农村教师发放任教津贴.  相似文献   

10.
广角     
《政治课教学》2008,(5):1-2
教育部正式启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教育部部署2008年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教育部规范中考工作秩序,各地将核查加分政策;2008年职教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向中职校倾斜;浙江省今年起向全省农村教师发放任教津贴.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高职"双师型"教师薪酬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特点,提出构建一个以基本薪酬为主,以业绩薪酬为辅,津贴、福利、社会保障等并用,金钱报酬和非金钱报酬并行,具有激励性、可操作性的薪酬体系设计思路与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当中职工薪酬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而企业年金基金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不适用于职工薪酬准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学校薪酬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教师津贴分配作用越来越大,形式也日益灵活.如何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师活力,使其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是高等院校领导者所关注的.在回顾我国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健全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导游薪酬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无论是在出境游还是在国内游和入境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真正的大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导游薪酬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障碍。我国旅行社的专职导游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带团津贴、隐性收入、少许小费和“三险”基本福利组成,而外聘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和“三险”基本福利,有的甚至没有带团津贴,只有隐性收入和小费。导游薪酬结构的不合理、导游工作不稳定和导游社会保障不健全主要是由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一些社会因素造成的。完善法律法规、引入西方小费制、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和媒体客观报道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和改善导游薪酬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段大学教师对薪酬具有不同的需要强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刚选择学术职业的大学新教师与36-40岁教师、36-45岁教师与46-50岁教师对薪酬的需要强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即怀揣理想的新教师重视实现自我价值、拥有宽松的学术氛围、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对薪酬的需要强度不大;而被金钱所困的36-40岁教师则对薪酬尤为重视,迫切希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帮助他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而不再有生活压力的46-50岁教师则达致“学术为业”的理想状态,他们从事教学科研的目的不再唯奖金和津贴是图.反映不同年龄段大学教师需要的薪酬差距是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即在提高助教的起薪水平基础上扩大讲师与助教、副教授与讲师之间的薪酬差距,而缩小教授与副教授之间的薪酬差距.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引入教师薪酬期权机制,建立高校教师薪酬津贴期权制度及以股权和基金为主的长期激励机制,有助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教师待遇偏低的窘况,对市场竞争背景下的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研究型大学能够始终保持雄厚的高等教育实力并处于世界大学发展前列和其拥有顶尖的教师队伍关系密切,而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薪酬体系是其葆有人才的重要支撑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整体薪酬较高,教师薪酬支出占学校总支出比例高;教师薪酬存在地域、学科和性别差异;教师薪酬受学校层次、属性和教师职称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奉行薪酬理念先行、依据市场调节、薪酬梯级设置、注重内部公平的薪酬策略。治理体系的影响、管理机制的决定、竞争环境的驱动以及行业协会的规范是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制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辽宁农村教师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今年,该省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采取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津贴标准等措施,重点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针对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的问题。辽宁省人事厅、财政厅、教育厅将按照有关规定,以市为单位,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津贴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薪酬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Shapley和Owen值分解技术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实发工资水平较低,期望与实际工资存在较大差距;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不高,尤其工资水平满意度和工资增长满意度较低;薪酬水平和结构对高校教师的薪酬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且改进薪酬水平比薪酬结构更重要,改进含工资增长因素在内的激励性薪酬比保障性薪酬更重要。未来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改革应增强薪酬的现实获得感和预期满足感;建立工资的长效增长机制;着力解决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中青年教师关切的福利问题;优化薪酬结构,坚持“稳基本”和“活激励”。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理性评析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包括用人和分配两个方面,“聘任制”已成为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分配方面,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逐渐成为高校校内津贴分配的主要形式。尽管新时期的高校薪酬改革较好地配合了教师聘任制,激励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通过薪酬的分类实施、合理的参照体系、弹性化考核以及职业淘汰与保护等改进,无疑会对教师的未来行为具有更大的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