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科书的编撰一直采用“选文”模式,这并非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新创”,而是来源于悠久的中国“选文”传统。在“选文”传统中,遵循着“体用一致”的思维模式,而具体采用“以体定用”或“以用定体”两种选文方式。在现在的语文教育、教科书编撰中,“形式”与“内容”成了新的“体”与“用”,而人教版与苏教版这两套高中语文教材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体用”分类范畴下的“选文”思路。为了不陷入“形式”与“内容”分离的现代学科分类“泥沼”中,苏教版秉承的思路或许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2.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科普性选文是按照主题编排体例出现在教科书中的。选文一旦进入语文教材,除了具备它们原有的文本价值之外,还具备了选文的教学价值。但随着课堂观察的深入,我们发现科普性选文在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泛化,忽视语文实践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单一,以为梳理科学知识即可;忽视语言实践,局限于文本科学知识的了解、发现和积累;学习方式整合过度,甚至异化为类科学课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经讨论认为,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择课文首先要遵循"文学性"的标准。但是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何其多也,以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把"经典"简单的理解为能被处于不同时空的大多数所认同的品质,那么,不同时空的大多数语文教科书共有的课文就可称为是经典课文。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应该能为解决语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问题提供启发。2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科书具有编者多为大家名宿和种类异彩纷呈的特点,分析总结这一时期经典课文的特征应该更利于教科书选文标准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5.
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课文的选编不仅反映编者的鉴赏水平、审关情趣和价值取向,而且直接映射着时代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理念。文章以课文为切入口,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改前(1992年版)和新课改后(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从课文的语言形态(白话文与文言文)、文章形态(实用文章与文学作品)、选文国别与选文题材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新课改后语文教科书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6.
回归民族文化,是大陆现行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文化选择。现行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文化选择指向明晰,但内容并不具体,缺乏可践行的路径,而台湾地区的做法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与思路。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的文化选择突破在于建构满足主体诉求的跨界多元文化,实现突破策略是架构文化传递框架,丰富文化情境,加强多元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互动。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是由编辑和画家精心创作和选择,或是文本的重点或对文本核心的介绍。对于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科书为例,剖析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妙用文中插图,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渗透核心价值观,理解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作品需要经过慎重修改方能成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本改动是语文教材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成功的文本修改推动教材经典的塑造。选文修改受政治、社会与时代因素,语言规范化,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影响,应遵从叶圣陶所述"作者文笔,各有风裁,我人加工,宜适应其风裁,不宜出之以己之风裁",以求"文质兼美"等意见。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两大要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也是各门学科的重要目标。语文教科书是编者精挑细选的经典文本,本身就是审美与高阶思维融合的载体。审美与思维的融合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作用与意义,必须依赖于教科书这一本体来实现。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教材进行的,以选文为主要形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一篇篇文情并茂的佳作能从语言上、思想上、能力上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启迪。语文教材的选文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在教学中发现的语文教材选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不是自然文本,而是教学文本。作为一个教学文本,编者会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其教学功能。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叶圣陶对选文的教学功能做过多次不同解说。本文试图根据这些解说,结合他们以及其他人编辑的传统的语文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落实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内容,也是完成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对教科书选文的研究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查阅法,对津恩版《美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二册选文进行研究,总结出对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选文编制的启示:选文价值趋向生活化;选文内容趋向童真化;选文类型侧重审美化;选文编排体现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语文学科独立之后,“文选式教科书”大行其道。不论是国语时代,还是国文时代,抑或是1949年以后的语文时代,语文教科书最主要的形式一直是文选式。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选式”这种主流教材形态从来不曾有过突破。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片探索的空间。在文选式语文教科书里,究竟该如何认识“选文”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有关语文教科书选文的问卷调查,我们到底能发现哪些启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探讨了文言到白话语体演变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语体演变对于语文学科及语文教育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语体选择和"当代经典热"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5.
说明类文本作为实用类文本的一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第三学段开始对说明类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体现出说明类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美两大母语教材中说明类文本的选取特点,以期取长补短,对未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说明类选文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革命题材选文是新中国以来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革命题材选文为研究对象,以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案例,探求革命题材选文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况,通过对革命题材选文情况的分析,试图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革命题材选文提出些许建议,以便此类题材选文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凭借,教学对话的对象和基础文本,理应为语文课程理念的传递与落实、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展开、语文教学目标的呈现与确定服务。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完善语文  相似文献   

18.
陈善梅 《中国教师》2014,(14):20-21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打破了传统,外国文学作品大量进入语文教科书,其范围之大、题材之广、风格之多样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闪亮登场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思潮,更体现了新的教育价值选择,具有时代意义。在此,笔者仅以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特点与教育价值。一、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特点《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必修)》五册,共有18篇外国文学作品,笔者依照两条原则进行统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与陶冶情操的过程,底蕴的积淀绝非在课堂上听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教科书就能达到的。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精品,使他们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在把握教科书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根据我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语文教学是“用教科书教”,使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链接,一般可归结为延伸联读与比较联读两种方式。一、延伸联读语文学习在实施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教科书中的某些有价…  相似文献   

20.
《国文百八课》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于1935年至1938年编写的初中语文教科书。这套教材采用单元编排法,每课分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其中综合了叶圣陶和夏丏尊的语文教科书编撰思想,即按单元和文章学知识系统序列化编排,这种模式在当时是可谓创举,对当时乃至以后的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