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大变革打破了原有的精神价值体系,社会出现了以价值多元化和世俗化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真空"状态.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对学生德性影响减弱、价值取向偏颇、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以及评价不合理,使学校德育陷入困惑.因此要从社会入手,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并且构建新的德育体系,对德育价值取向、德育内容和德育评价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或变革来应对"精神真空"的冲击,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
公共精神是中西方各自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时的共同指向,其内涵包括独立自由个体的主体意识和超越私人性的公共意识两方面,而在导向公共精神时中西方采取了不同向度。西方主要以权利向度导向公共精神,中国则从德性向度修养公共精神。在当今中国培养公共精神的公民教育中,应该注意权利和德性两个向度的统一,使公民具备公共生活的权利主体性和道德主体性,培育出健全和牢固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的竞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和分裂,使人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孤立人"。孤立人对他人和社会往往持着疏离、冷漠、不信任的态度,割裂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公民共同体之间的联系纽带,最终引发公民品格和公共精神的沦落。面对现代人(包括青少年群体)公共品格的衰落,道德教育应通过公共价值和公共伦理的教育,来提升受教育者的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公共参与精神,从而促进公共品德的发展,培养具有公共德性的"公共人"。  相似文献   

4.
公共精神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所需秉持的核心品质,表达着人在公共生活中积极的生存状态。本研究尝试从制度规范生活、课堂教学生活、群体交往生活以及公共参与生活四个维度,分析学校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制度所形塑的有序化和惯习化的规范生活奠定了公共精神成长的地基;课堂教学则从能力、关系以及个体的德性存在三个层次促进学生理性的完善;群体交往生活在保证群体内部建立德性的伦理关系的同时,也构筑了学生更广阔的共同体意识;最后,学生通过公共参与生活获致公共行动智慧,并体验公共善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精神通过伦理道德规范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特点,促使每个公民时时处处都会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行为模式。提倡公共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必须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塑造。  相似文献   

6.
德育学科的文化人种与道德人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我国唯有德育学形成了独立的二级学科。德性是德育的根本,德育的德性和德育学者的德性是互为表里的,这二者共同渗入到民族精神教育之中。景仰民族精神首先得景仰地方文化精神,这样,德育学体系才能展现文化人种意义和道德人种意义,这是对德育学范式的一个逻辑思考。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人"所显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取向、道德与秩序观念的总和,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旨趣,是合格公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当中,学校教育担当着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学校公共精神教育却面临着公共理性消弭、公共空间萎缩闭合、公共关怀失落等现实异态,对此,可尝试深化公民教育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生活与教育在摆脱物质匮乏与精神束缚、培育公民个体性与自主性的同时,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思维与孤立化的学习风格。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公共人”的衰落与“自恋者”这一“个体人”的生成,进而阻碍新时代公民公共意识、公共德性与公共精神等的渐进与发展。对新时代德育建设而言,公共性的建构既在所难免又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及其道德教育领域应积极寻求打破个体化桎梏的出路,承担起培育“公共人”的必然使命。道德教育应多渠道提升学校制度体系的公共性,建构公共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传递合作交流、自由公正等核心价值理念,更好实现“公共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公民的公共精神为公民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价值规范,为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我国公民呼唤公共精神出发,指出公民的公共精神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提出了构建当代公民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德性作为行政伦理原则和规范在该群体心理意识和行为习惯中的反映,应该是公务员在行政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将"公共精神"熔铸于公务员的德性建构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务员必须具有的"行政人格",理当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性要求和基本路径选择。公务员德性的建构须以对公共精神的信仰和尊崇为基本原则,通过"内省"与"外约"相结合的养成方法来实现,在内容上突出忠诚、公正、刚毅和节制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1.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志愿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其德性向度整合了志愿精神的德性内涵诸多要素以及建构了志愿精神的内在德性伦理框架。志愿精神可以根据逻辑层次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衡量划分为三个向度,也就是个体德性发展需要的向度、社会德性形成需要的向度和全球化需要的向度。这三个向度之间是紧密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对志愿精神进行德性分析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叶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6期《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一文指出,学校公共精神教育需要充足的公共道德空间,并通过这个空间来促进人的公共道德意识及公共精神理念的发育。但是,从当前学校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个体德性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德性的教育。这就造成了个体德性对公共德性比较严重的遮蔽,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的公共德性精神及人格品质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但是,在一个复杂多元社会中,民主协商中仍存在着公共利益的偏失、社会信任度低、公共理性不足以及政治能力的贫困等问题阻碍着民众公共精神的培养。为此,应进一步探讨协商民主下培育公民精神的新路径,培养公民学会正确处理普遍的道德冲突,构建一个公开辩论的"公共领域",在民主协商下提升公共理性与合法性,在协商中建构民众的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责任心。  相似文献   

15.
强调对肉身的保全,是现时代的精神,亦是现代时代的教育精神。英雄之所以被学校拒绝,根本在于学校对现时代教育精神的领会和实践。不过,现时代的教育精神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人之本性——卓越或德性——的失落,导致了公民美德的丧失。今天的教育需要处理这样一个大问题,如何在一个强调自我保存的时代安置英雄的勇敢和崇高。  相似文献   

16.
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借助于精神生产资料进行的组织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德育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精神产品,其效果趋近于零。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是德育作为精神生产活动的扩大再生产的逻辑起点;德育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根本标志,是德育的客体或对象的德性修养得到显著提高。伴随历史的进步,德育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将得到不断强化,其功能作用亦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兴起,公共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公共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探寻了培育公民社会和加强公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从时代需求出发,重新呈现适应人类生命之需的价值真理;二是涵容现代理性精神,既积极吸收现代理性精神的先进价值理念,又要超越现代理性精神的局限性。具体而言,从个体层面看,要建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精神联结,以"情"为主的先秦儒家德性论需与基于现代理性精神的权利论相整合;从整体层面看,为适应血缘文化淡化的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诉求,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核心价值,即"仁爱"思想,需由以"爱亲"为核心理念向以"爱人"为核心理念提升,发挥"情"之合同功能,以有机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化解当今"伦理—道德"精神链断裂的时代难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领域的拓展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延伸打破了公民熟人社会的生活方式,以陌生人为主要交往对象的公民社会更仰仗和依赖于公民个体的理性自觉,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文明素质的时代课题因此凸显。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包括独立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宽容的美德、平等的精神以及开放与自由的心态等在内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公民文明素质的观念系统。加强法的教化和外在行为礼仪的教育和培养,是公民文明素质外在行为系统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