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宁》是俄国白银时代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阿尔志跋绥夫的代表作,《萨宁》通过对主人公萨宁人生经历的描写,表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空前彷徨的状态。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生发展的观照。试从萨宁性格的悲剧意义来看阿尔志跋绥夫对处于困境中的俄国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白银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有着俄罗斯文学所特有的尖锐与深刻,其阴郁的笔调中流露出对俄国存在困境的思考。在小说《工人舍维廖夫》中,阿尔志跋绥夫展现了俄国暴力革命中革命者的存在困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革命者对自身认同的变化。通过分析《工人舍维廖夫》,我们寻求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作者对革命道路的思索,这样的思索对人类的历史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贾冬梅 《文教资料》2008,(12):21-22
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萨宁>,在1907年前后曾引起轩然大波.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反响巨大的原因除了当时的时代原因以外,还有作品里面凝聚的超越时代的思考,超越年代的豁达,那就是永恒的死亡思考.……  相似文献   

4.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白银时代颇具争议的作家。他的小说《萨宁》既描述了肉欲主义者兽性极度膨胀的悲哀,也呈现了革命主义者理想破灭后的精神迷惘,同时还揭示了自由主义者的极端个性主义。肉欲主义、革命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多声交织,正是20世纪初叶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中外的许多鲁迅研究者,都十分注重对鲁迅作为历史伟人这一结论的研究,而忽视了他如何成为伟人的过程的探讨,因而忽略了鲁迅的平凡一面,更不愿意正视鲁迅生活中的内在矛盾,即他在“内心炼狱”中挣扎的痛苦。这种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研究,不可能看到鲁迅平凡中的伟大,更难接近真实鲁迅的自我本体。因此,笔者拟从鲁迅的“孤独”、“绝望”等几个平凡的则面,探讨其深层内涵以及鲁迅挣脱“内心炼狱”所展示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 (一) 鲁迅孤独的原因和意义。鲁迅孤独感的产生,早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已初见睨端。那时,他倾心于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欧文学,但并非是单纯出于对当时作品的兴趣,而且是在其中找到了与自己思想共鸣的东西。如在其《外域小说集》中,他只翻译了三篇作品。即安德列耶夫的《漫》和《默》、迦尔洵的《四日》。鲁迅之所以特别看中这三篇作品,因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悲观情调”。正是这一点,使他们与当时的作家大不相同。如鲁迅当时就说迦尔洵“悲世至深,遂狂易,晚岁为文,尤哀而伤”,又称他为“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小说家“(《外域小说集·序》)并称自己的小说《药》的收束”分明也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且界亭杂文集·二》)。他评价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工人绥惠略夫》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成就的取得,是由于他不但能博采众家之长,而且善于发挥和创新。他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之外,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阿尔志巴绥夫等都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边城》与川端康成的《古都》存在着极大的可比性。“死亡”是这两部作品分别表现出来的主题之一,同时,两位大家分别在作品中探讨了女性的命运问题。通过平行研究,分析作者是如何在“死亡”主题下传达其对女性命运的认识,从而深入理解两种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佐藤春夫的早期作品《阿娟兄妹》是一部描述日本农村底层妇女凄苦身世的写实小说。该小说的写作风格与其同期作品如《田园的忧郁》、《西班牙犬之家》等均大相径庭,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佐藤春夫对多种文学体裁的又一次探索。然而,一旦从深层次对其内质进行探寻则会发现,《阿娟兄妹》的字里行间依然秉承着他所特有的"颓废"文学审美意蕴,保持着其一贯的文学主题——一曲为人类无常命运而哀叹的"病蔷薇"之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1):21-22
纵观俄罗斯文学史,很多作家从小视角切入,描写普通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赫尔岑在富有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作品《谁之罪》中塑造的主人公别里托夫的形象便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别里托夫这一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脉络与主旨。  相似文献   

10.
《普宁》是纳博科夫所有作品中最让人"纠结"的作品,最容易给人以情绪化的感觉。在小说中,"死亡"情结如影随形贯穿于作品始终。作者通过对死亡意识阐释,揭示了主人公普宁的悲惨命运,暗示他是一个在事业、爱情、人际关系上极为失败的苦恼人。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的心理的把握已经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他在创作中不断剖析着人物和自己的灵魂。我们从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安娜心理的分析可以见出他对人的心理的把握深度。全文试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安娜的悲剧命运,认为无意识中的死亡情结是导致其悲剧命运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并认为作者本人的死亡无意识对安娜命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迷你影院     
死亡网络主演:林家栋、任达华、汤盈盈故事:志德、琪琪及启安同为警员,启安更是模范警员。志德及琪琪奉命调查Elaine自杀一案,虽证据显示Elaine是自杀而死,但其夫宏伟却不相信,而志德亦怀疑事有跷蹊,遂开始重新调查。他们发现Elaine及近期接二连三的自杀者死前也到过一个名为“死亡网页”的网站,琪琪遂引网主现身,但反遭毒手。志德决定再次以身犯险,却发现凶徒正是其好友兼偶像启  相似文献   

13.
遍览当代吉尔吉斯族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之作品,从《白轮船》《永别了,吉利萨雷!》到《一日长于百年》乃至《断头台》无不扬溢着古老的吉尔吉斯民族的异域情调,渗透着吉尔吉斯族独特的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和审美判断,呈现着对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的关注.之所以形成这种独有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品味,仔细研读艾特玛托夫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可以看到生活的印痕促使艾玛托夫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作心理定势,而心理定势正是其作品特色形成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重--史铁生创作中的生死主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史铁生的全部创作中,生与死、命运与人生的思考一以贯之。本文通过对史铁生作品的文本细读和分析,揭示出作家通过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体悟。史铁生作品中对死亡似乎存在着颇为矛盾的两种态度,存在着一个难解的悖论: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千方百计的选避。另一方面却是对死感到无比的亲切并以死作为无上的福祉;而“生”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既是荒诞、偶然、宿命,是不可克服的人类困境,更意味着一种过程,意味着认真地执著于活着而超越生死!于是,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着痛苦的拉锯战和艰难的抉择,认真地体验着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重。  相似文献   

15.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2 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多以1 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其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讽刺辛辣.《苹果树》是约翰·高尔斯华绥笔下的一部中篇爱情悲剧小说,此部文学作品对人物、情节和环境进行了细腻的高品质艺术加工,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评.本文通过对小说《苹果树》中的现实主义进行分析,解读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中的“骑士精神”.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该作品运用了许多的象征。通过这些象征,我们了解了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作品中淳朴善良的人物象征着美好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美的追求;白塔、渡船、碾坊象征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排斥;而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可掌握的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模块中录用了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这是一篇新选人教材的课文,我以前从未读过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对他的名字也很陌生。当看到书下注释中介绍他曾获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心里不由地多了些期许:既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他的作品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吧。  相似文献   

18.
《山本》是贾平凹的一本秦岭之志,"山本"即山之本来,作者的本意是为秦岭写志,却又道出了"人之本来"。生活于秦岭山区的人们,他们的打打杀杀、明争暗斗占了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对他们的描写,展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国民性山民的不同面孔,暴露了他们作为人所具有的原始人性和欲望。小说中作者以兽喻人,揭示出人身上所具有的兽性。在对人性的揭示与历史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在历史的碎片中探索着生命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可见,鉴赏作品的情感,是阅读的出发点,也是阅读最终的归宿。同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新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了众多警醒世人的经典作品。其作品中彰显着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个体生命的悲悯和对死亡的思索是萧红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基本内涵。这种生命意识的产生与她自身所历经的生命体验、时代背景等紧密相关。密切关注底层女性悲剧命运和对生命异化现象的揭露与反思是萧红小说中生命意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