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淮南市2所幼儿园245名3~6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幼儿同情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女孩同情心总体及其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男孩,平行痛苦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幼儿应答担心、角色理解和心理援助与家庭功能的7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和角色功能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的同情心发展水平,情感介入则可以负向预测幼儿同情心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责任心问卷》对464名高职生的责任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责任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城乡特征上,责任情感和自我责任心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任情感、责任行为及家庭责任心三个方面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家庭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五个维度在父母关系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责任要求非常严格的高职生在责任情感、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高职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责任心问卷》对464名高职生的责任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责任心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城乡特征上,责任情感和自我责任心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任情感、责任行为及家庭责任心三个方面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家庭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五个维度在父母关系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责任要求非常严格的高职生在责任情感、自我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及集体责任心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高职生。  相似文献   

4.
以昆明市五华区中班幼儿为例,探讨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气质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幼儿园、第二十幼儿园、碧江路幼儿园、师大附幼全体中班幼儿家长进行测查,随机抽取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问卷各30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反应强度、适应度、趋避性、规律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幼儿气质具有年龄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改变,家庭离异对幼儿气质的发展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幼儿园、二十幼儿园、碧江路幼儿园、师大附属幼儿园全体中班幼儿家长进行测查,随机抽取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问卷各30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反应强度、适应度、趋避性、规律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维度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幼儿气质具有年龄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发生改变,家庭离异对幼儿气质的发展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对成都和重庆两地7所中学的823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包括集体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同伴责任心、社会发展责任心、过失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等6个维度;被试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分都较高,反映出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心水平;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在同伴和过失责任心两个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集体、社会发展、过失责任心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民办幼儿园随机抽取中班、大班各5个班级,共310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流动幼儿161名,非流动幼儿145名。通过家庭嘈杂度量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进行测评,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幼儿家庭嘈杂度及情绪调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详细研究了家庭嘈杂度和情绪调节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流动幼儿的家庭嘈杂度显著高于非流动幼儿家庭,流动幼儿在认知重建策略维度上显著低于非流动幼儿,在其他情绪调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家庭嘈杂度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建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发泄和被动应付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家庭学习环境是幼儿成长初期最早接触的学习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学习环境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系,本研究随机抽取来自宁波50所幼儿园的1131名幼儿样本,由幼儿父母报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学习环境,由教师报告幼儿学习品质。描述性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中介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幼儿的学习品质整体及各维度表现较好;女孩的学习品质整体表现较好,特别是在注意/坚持和学习策略维度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总效应显著;家庭学习环境显著正向预测幼儿学习品质;家庭学习环境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学习品质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父母应重视家庭学习环境的作用,并提高实际创设家庭学习环境的能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与自尊量表(SES)对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自尊水平在性别变量和父亲文化的变量上差异显著;青少年自尊与家庭功能评定的所有维度都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确立了可信可行的研究工具之后,随机抽取北京市一所公办幼儿园所有中、大班的幼儿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用实验观察法考察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同时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幼儿的家庭常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学习品质五维度得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学习品质与性别之间仅反思与解释维度差异显著,其中女孩高于男孩;幼儿家庭常规四维度得分存在极...  相似文献   

11.
康丽 《早期教育》2014,(2):54-56
本研究以济南市2所幼儿园220名幼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幼儿责任心发展的特点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责任心总体和对己责任的发展水平上,中班、大班孩子显著高于小班;在家庭责任、团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上大班孩子显著高于小班;幼儿责任心总体、家庭责任、团体责任与亲子关系的要求性、反应性、情感...  相似文献   

12.
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35名3-5岁流动儿童为被试,考察其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发现:(1)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也越稳固,且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是否独生子女对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显著,非独生子女被试心理理论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幼儿心理理论任务成绩影响显著,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幼儿心理理论任务成绩越好;(4)家庭功能类型中,中间型与平衡型、中间型与极端型家庭儿童在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中间型家庭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家庭,且家庭亲密度与流动儿童心理理论任务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为促进流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流动儿童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精神关爱,经常与其交流、谈话;应鼓励子女更多地与他人交往,并为其提供假装游戏的机会;应努力营造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亲密、家庭功能健全的家庭氛围,多与子女进行情感层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3~6岁幼儿问题行为状况及与家庭因素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490名幼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总体水平不高,幼儿问题行为表现不突出;不存在性别差异,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龄小的幼儿问题行为显著多于年龄大的幼儿;家庭因素中父母的年龄、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等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总体及各维度造成不同影响。对此,提出建议:丰富父母教育经验,正确识别幼儿的问题行为;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及早预防幼儿的问题行为;政府提供多样支持,及时干预幼儿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在性别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实际亲密度在城乡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社交焦虑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吴春蓉 《文教资料》2007,(9):144-145
幼儿责任心发展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本研究根据幼儿责任心的主要维度编制幼儿责任心发展的问卷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幼儿责任心发展和年龄成正比,幼儿责任心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责任心的表现的重要性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查幼儿所在家庭功能的现实状况,评估家庭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寻积极调整的教育工作重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技术抽取在园幼儿家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获得有效卷87份。结果:第一,沟通、情感反应和问题解决等功能基本健康,但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及角色等功能存在一定问题。第二,除问题解决功能外,有一定比例幼儿的家庭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沟通和行为控制等家庭功能存在较多问题。第三,当前幼儿所在的家庭功能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问题解决功能明显好转。笔者认为应对幼儿所在家庭功能健康水平的差异有足够重视,可计划、建立和实施家庭教育支持系统,有效提高幼儿的家庭功能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情绪智力是一种感知体验、调节控制、表达评价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综合能力,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398名3~6岁幼儿家庭功能对情绪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6岁幼儿的家庭功能和情绪智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家庭功能中的七项功能与幼儿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沟通和行为控制两项功能对幼儿情绪智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提高幼儿的情绪智力可从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树立科学的家庭教养观念入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和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旨在研究家庭功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家庭功能的亲密度和适应性两维度与自尊、社会适应的四个维度(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中生家庭功能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对社会适应及其四个维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早期的依赖行为水平能够预测其成年期的依赖性,成人应尽早帮助儿童克服依赖性,发展独立性,为此有必要全面而深入地探索影响幼儿依赖行为的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考察了家庭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的关系以及幼儿与祖辈、父辈居住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虽然当前幼儿的依赖行为总体来说并不严重,但其依赖行为中,生活起居依赖最为严重,其次是问题解决依赖。相比较而言,与祖辈同住的幼儿依赖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的幼儿,与父辈同住的幼儿依赖行为水平最低。无论哪种居住方式,男孩的依赖行为水平都显著高于女孩。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依赖行为水平逐渐降低,且年龄差异显著。家庭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家长的社交鼓励行为能负向预测幼儿的依赖行为,家长的管教约束行为则能正向预测幼儿的依赖行为。居住方式在互动交流、社交鼓励两种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在祖辈—父辈共住的家庭,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越好,幼儿的依赖行为没有像在其他两种居住方式下那样相应地越少,同时家长的社交鼓励对幼儿依赖行为的显著负向影响也没有其他两种居住方式大。为预防和减少幼儿的依赖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现在,儿童的家庭抚养形式日趋多元化.基于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对幼儿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中,父母抚养仍为最主要的抚养形式,隔代抚养次之,共同抚养与其他抚养所占比例较小;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幼儿的同伴接纳与教师接纳不存在抚养形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