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源、资源的场所,是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产物的空间,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创造、抚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将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弄清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自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史学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大多从环境史、生态史入手,相比之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加强对自然与人类精神生活关系的探讨。历史上,自然曾作为极其重要的审美对象给人类带来巨大而持久的愉悦;曾对人类宗教意识的萌生产生过重要作用;曾深刻地影响过人类的社会观念。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与整体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伦理是人类生存危机感的反映,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环境伦理形成的深层理论基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而是整体主义宇宙观和整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王瑶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朴苍天”。①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她又...  相似文献   

5.
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失衡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在贪欲本能作用下,受资本逻辑制导,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盲目扩大向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索取,导致自然生存环境结构失衡和运行机构紊乱的一种表现;社会环境的恶化:金融危机,战乱,性乱,毒品,邪教,政治腐败,贫困等也直接加剧了人类生境系统的全面恶化。要在21世纪实现人与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就是要在全人类中确立普遍的(公共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抑制人类的贪欲本能,遵循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实现人性回归,善待环境,建立一个低墒社会。  相似文献   

6.
一、熟悉——8个名词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环境问题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在不同的地区各有差异,在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农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脑皮质是人体最高调节机构。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具有生物电活动,根据脑电图的波形可准确地探到人类的一些疾病如肿瘤等;条件反射是大脑活动的基本方式,通过有目的地使条件反射得以消退或强化,使人体各种反应更准确有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复杂环境;由于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存在,使人类其有抽象思维、概括推理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然,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8.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文明进步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因此,要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此帮助学生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非善恶,从而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理性的生态人,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比如,水土的流失、山洪爆发,使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无家可归;有因空气的污染使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治疗越来越困难;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了资源与财富.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倍受污染。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6页)恩格斯这位人类伟大的革命先哲的警告应振聋发眼。人类再也不能君临自然之上,有眼不睹地球生态遭劫,环境罹难,有耳不闻动物哀鸣,植物呜咽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若不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步发展,那么历史将把人类押上自然规律法庭,宣告人类末日的恰恰是人类自己。人类若不恪守环境道德规范,缺乏全球生态意识,那么生命摇篮崩溃之日,恰是人类自取灭亡之时。树立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继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当代自然教育基于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重新思考,要求实现让儿童在自然中通过自然获得自然发展的基本含义。幼儿园应改造以往的空间设计思路,为幼儿创设能够让其在自然中学习的园所环境;创新课程组织样态,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和方式自主地探索和体验自然,从而自然地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与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地中海东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古希腊蔚蓝色的海洋文明。自然条件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山阻海隔,城邦林立;海洋环抱,航海发达;条件各异,农工商并举;耕地有限,海外殖民;环境独特,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3.
人类长期把征服自然作为追求,以致自然不堪重负,对人类予以惩罚。人们认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为此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教育。教育应重新唤醒人类的自然本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期人地关系思想关注的重点是人类如何提高对自然的依赖和适应性,主要着眼于向土地索取食物并以之作为人地关系的平衡点;随着人地互动性、异质性、复杂性向纵深层次演化,后来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人与资源环境的互动及其衍生的人口经济问题。从而把人地关系内涵扩展到多元结构及宏观领域;全球化前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人地关系思想使人类对生存之路开始了更加理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学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相对自然界而言的,是指人类一切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的事物和对象。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的而又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认识自然 (宇宙的秩序、结构 )和认识人类自己为最高的永恒的主题 (研究对象 );它以量化模式为形态,以理性探索为根本特征,以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思想事物”为成果形式 (存在表现方式 );它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以理性思维对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生态伦理学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为人类更好地生存而做出的人对环境态度的一种价值选择。对自然价值的尊重并不意味着人以外的自然存在物具有人类同样的权利。从科学的角度量,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延续的生存裁体;从哲学的角度量,自然是人的“天机身体”,是主体的一部分,人类将自然作为目的性内容本身倍加珍视实质上是对人性健康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伦理观,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不足和缺陷;只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才是我们应该实践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金萍李淑荣环境教育,目前在欧美等国家,从大众传播的社会教育到中小学的环境课程,都在积极推行。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问...  相似文献   

19.
李黎 《贵州教育》2010,(3):19-20
一、生态教育的内容 1.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要让幼儿懂得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能改造、优化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了解人类及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珍惜、保护自然,保持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学习防止环境污染的常识。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发展已进入21世纪.在过去漫长的发展过程巾.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