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田径运动2008年奥运争光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冰 《体育科学》2003,23(4):65-68
分析了目前奥运会田径比赛格局和发展趋势及我国田径的相对强项和参加近几届奥运会田径比赛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田径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我国2008年“奥运争光计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奥运战略与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周志雄  王保成 《体育科学》2004,24(1):6-9,3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培养现状与发展措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应从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改革、加强优势项目布局、加强教练员素质培养、建立和完善科研训练一体化体系等6个方面加强我国田径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国际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促使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必然。提出业余体育、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并存是“奥运争光计划”和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提出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人种志等方法,对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人种志等方法,对吉林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教练员、运动员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我国国情,遵循田径人才培养的规律,从我国人口数量,素质特点,场馆设施,经费竞赛等方面,阐述分析了国内外80年代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整体体育竞技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高校着重抓好学生体能训练,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和体育素质,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方法需要具备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特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改革体能训练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田径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运动训练理念、社会化市场化进程以及竞技田径运动突破方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竞技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雅典奥运会启示--中国田径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尽快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积极备战北京奥运会,对雅典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的表现及中国田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研究表明:中国田径参赛奥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表现出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表明,田径运动是其它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它不仅需要其它项目所要求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决定着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这是因为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高低和民族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和“田径强国就是体育强国”的论断。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80--2004年我国男子田径项目各单项每年的最好成绩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以期了解1980年以来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各单项的发展态势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有关体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我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系统结构和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提出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明确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整项目结构;加强田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普及与提高并举;加快田径场地器材建设;加快我省田径运动职业化和产业化步伐,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在分析江苏省女子足球运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存在的问题:缺乏政策扶持,教练员水平偏低,开展地区单一,赛练结合效果差等。运用“体制保证,以人为本,科技支撑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近期与远期目标、竞技与社会目标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我国自行车运动的人员、场地、器材、管理状况人手,探讨我国自行车运动在体制、技术、资金、场地:器材、人员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从改革与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经济;发展自行车运动产业;培育强大的群众基础方面着手,解决资源与技术的优势,打通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通道,使得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回顾中国田径运动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揭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体实力不强,与世界田径强国差距较大;自身发展不平衡,阴盛阳衰的现象仍在延续;紧张与发挥失常.提出选准突破口,挖掘潜优势项目潜力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面访调查法等,分析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近年亚洲、世界游泳大赛中、日两国男女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水平,并针对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如:建设高水平的奥运攻关队伍,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深化竞赛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议,为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3类因子,共16个因素,其中,职业化因素、经济投入因素、训练因素、竞赛因素、后备力量因素等影响力居前;职业化程度低,经济投入不足,训练欠科学化,竞赛体系不完善,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水平不高,社会普及程度低等问题是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坚持职业化改革;继续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训练效率;完善竞赛制度;促进后备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步提高;提高教练员创新能力与执教水平;继续提高项目的社会普及程度;积极培育网球市场、促进网球产业开发等措施来推动和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研究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的前提下,在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及路径的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已进入了关键性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从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和研究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问题。从我国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亚运会赛事及我国的全运会赛事所呈现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些宏观性思考。研究认为,协调好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运作,保持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同时要积极探索体能性训练的较大突破,改变我国体能大项长期落后的局面,不断缩小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重视和发挥我国女子项目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力争三大球项目整体能够上一个较大的台阶,确保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第10届和第11届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对取得较好成绩和名次(前3名)运动员的后继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较滞后,除少数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能够选入专业队继续进行训练外,大多数后备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分析四川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四川省田径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奥运争光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于新型的“举国体制”.在寻求新的“金牌增长点”、实施后备人才工程、科技服务与创新工程、教练员培训工程、运动员教育工程、场地设施与经费投入工程等增强奥运实力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体育市场,建立自身“造血”机制;讲究效益与效率;协调好奥运战略与全运会战略的关系;着眼于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积极引导社会公民参与“奥运争光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