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而不同哲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生物"、"相成相济"、"无过无不及"是其丰富内容之一。大学制度,宏观上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微观上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现阶段,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应以和而不同哲学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制度建设过程中选择与超越、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移植与整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其实也是在不断的借鉴和创新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全球化背景下,对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本土化的理念和本土化的政策进行研究发现,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当前情况下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进行了全面地综述。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与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寻求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之路,实现学术自主、文化自强,是中国大学和华人学者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文章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应该正确处理以下四对关系: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以中国民族文化为本位;正确处理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实现学术自主为目标;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着力重建学术传统;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做到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学、政策学的视角,归纳出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在我国"本土化"的内涵和具体标志;通过晚清以来我国近代军事教育制度"本土化"的历史考察,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学习借鉴外国军事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当前我军在学习借鉴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过程中的三点启示,即:辩证理解国情军情的制约性和可改造性、努力发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后发优势"、充分遵循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本土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破解西方教育体系运用于国内教育的现实局限之需,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理论建构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教育学科回归文化基点的发展态势、优秀传统文化自身蕴含的丰富养分以及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学科基础、活水源泉和实践契机。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改革开放初引入并开展传播学研究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将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路数。对于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探讨并开展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进而借鉴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是不是必须进行"本土化"才能借鉴其成果?"本土化"的意义及目标是什么?"本土化"究竟应该体现在哪一个层面上?只有理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彰显传播学本土化的内在意义。从而在辨识本土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真正做到将传播学理论成果"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作为与传统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方式,政府通过完善政策制度,设立国家和各州远程教育中心,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评估体系,鼓励远程教育发展;开设远程教育的各高校通过设立专业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和课程发送委员会,保障了课程的高质量;研发并采用第五代智能灵活学习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校内外学生提供无差别的学习需要,保证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双重院校"模式。通过对澳大利亚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措施的一些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为本;"博爱大众,民为邦本"民为重;"正心诚意,敬事而信"讲诚信;"尚中贵和,天人合一"和为贵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国大学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英国大学的传统,英国大学的教育质量一直是"免检"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来"检查"它。但1990年学术审计单位(AAU)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大学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开始,大学的教育质量不再是"免检产品",教育质量的保证也不再只是学者的事情了。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英国大学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动因有:高等教育的规模从精英步入大众,高等教育的体制从一元过渡二元,高等教育的关注度从公平转向效率。同时,英国大学在建立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中也留下一些启示: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需大学主动参与,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需考虑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herently embedded in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cultu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ntological concep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both conceptu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First, by illustrating the Government agenda and politic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particular roles played by individu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article then moves on to describe the ontological conceptual framework used in identify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ffers from Western dominated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models. Bo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ontex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are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e final section consider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管理法治化,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依法治校方面还存在“人治”传统影响、法制不健全、普法教育力度不够等影响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制度体系、构建法治环境、建设法治文化”等措施,以实现高校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道德来自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自传统道德教育的差异。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基础上,西方重“认知”,中国重“情感”;在道德教育的结果和逻辑上,西方遵循“由外而内”的逻辑,中国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文化价值多元、知识性质改变和道德本身的复杂等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困境。借鉴对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思考,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以“知识”或者“情感”为基础的认识论传统,在“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统筹人的复杂性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从人性和人生发展的复杂性出发,重建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蓝康恒大学是泰国第一所开放大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办学特点。相对于泰国而言,我国的开放大学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电大是开展开放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借鉴泰国的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办学自主权,发展“学术超市”,健全考试考核体系,构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资源.从定义“德育日历”的内涵入手,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探讨了以“德育日历”为载体的高校德育模式的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清明节为例,具体设计、演绎了“德育日历”的实施过程,以传统节日文化的形式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化品牌建设是当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构建以大学文化为主线,融合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等"一主多元"文化品牌内涵和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为主构成的"四位一体"文化品牌内容,形成"一主多元、四位一体"的高职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模式,试图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种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统新闻价值中的"冲突性"标准,是西方各类新闻价值标准中的共同选项,西方新闻价值标准强调"冲突性",一方面是媒介激烈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传统文化上存在着一种对"冲突性"欣赏的美学;另外,西方媒体重视"冲突性"新闻报道,也是由于受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影响,承认意见自由市场上的"冲突"和意见能够自我修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学校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目前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千校一面的趋同化现象,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解析了中国的“和”文化以及“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同时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中,深入地分析了“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对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启示,为我国高校的特色化办学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以及“人文主义”、“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理念等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能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具有高校特色、高校风格、高校气派的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