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商隐的咏嫦娥诗数量虽不多,但意蕴却极为丰富和独特。诗人不仅对闭守月宫孤寂而凄楚的嫦娥深表同情,同时又赋予嫦娥高洁出尘的品质,借此寄托自身的爱情追求和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平生喜爱花,也喜好咏花,直接以花为题的诗歌达300多首。杨万里的咏花诗在题材内容上或描摹花态,或直接抒情,或表达志趣。另外,他在语言、意象、结构、修辞手法上锤炼诗歌,从而增强咏花诗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论黄庭坚的咏花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的咏花诗较之同题材的诗作,新意叠出,妙语连珠,具有着色淡雅、侧面落笔、深于寄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新  高琴 《保定师专学报》2008,21(1):103-106
有唐一代,社会上任侠思潮盛行,河北诗人依托燕赵大地“好气任侠”、“悲歌慷慨”的传统风俗底蕴和地域文化优势,热烈赞美任侠精神,以好勇重义、脱略使气的侠士自命,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咏侠诗篇,以其豪迈的气势和阳刚的美学风貌,为唐诗“风骨”质性特征的成熟注入了刚健浑厚的内蕴,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杜运燮的诗歌作品正如他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是他对各种创作方法进行杂交的产物。正因为他有如此丰富的经历,如此深厚的中外文学的学养,所以他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才能对各种创作方法博采众长,不拘一格,为我所用,驾驭自如。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的佛诗创作,一方面努力追求圣洁忘情的境界,一方面又总不忘渗入佛理玄言,难以达至情与境的完全融合,其诗歌创作的这种不和谐,与其美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而谢灵运虽不是一个美学家,但其美学思想独到而新颖,闪耀着魏晋六朝这一文学转型时期的时代光辉  相似文献   

7.
明朗与含蓄是诗的两种基本风格,对其它诸多风格起繁衍和主导作用,这两种诗风是互补的,相辅相承的。但是,有人在论诗时,却常常把二者对立起来,大有不共戴天之意。他们认为只有含蓄的诗才是好诗,“纯诗”;而明朗的诗则是拙诗,甚至是“非诗”。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班主任年头的增加,我们的一些老师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他们往往会凭经验或直觉去“及时”判断学生行为的对与错,并“果断”地施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事情被“解决”了,学生也“安静”下来了。而实际上,很多问题只是被班主任的“高效”给暂时遮蔽了,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事态或许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10.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上大量填写咏梅词的词人之一,他赋予了梅花以丰富的内涵,透过其词作和词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创造性,我们可以充分感受词人寄托于梅花身上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同时其咏梅词以词旨深藏,词意幽深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宋词幽微深曲、韵味悠长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是对苏轼黄州时期咏花诗的审美解读。黄州贬谪是苏轼人生旅途中的非常重要时期。他的感情,他的人格操守,他的内在精神,通过咏梅花、海棠、老枳等得以寄寓。章从三方面对其黄州咏花诗予以赏解,指出咏梅诗是其精神格调的映射;咏海棠诗是其灵魂道德的投影;咏老枳诗是其美学情趣的展现。由此也能看出苏轼对诗品与人品、物与我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的《别智玄法师》是其晚年一首重要作品,但此诗写作的具体时间一直没有确定,对此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存在不少误解。根据佛教典籍及相关史料考证,智玄就是唐代法师知玄,李商隐与知玄有过密切的交往,此诗是李临终前夕写给知玄的诀别诗,也是他的绝部分笔。  相似文献   

13.
北宋党争是北宋中后期的基本政治生态,也是审视北宋士人词风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因素。仁宗朝党争初起时,士人的染指使词摆脱了晚唐以来的艳情遗风,词中的士大夫形象因抒发失意后的胸怀而逐渐清晰;神宗朝新旧两党围绕变法的党同伐异愈演愈烈,苏轼黄州词记录了词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苦闷与人生感悟,寓词以诗人情怀,开士人词诗化的新风;哲宗朝党争激化,卷入政治漩涡的士人在文祸、贬谪的生存忧患面前,常借词营造极富个性的“我”之形象。党争促使士人词从抒写闲雅风度到注重表现自我的转变,也推动词终成独立的抒情文体。  相似文献   

14.
《镜花缘》的精髓,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把妇女作为社会主角的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五光十色的神话小说、创造许多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富有开放意识的小说、愤世嫉俗的讽刺小说和普及科学文化的小说。作者李汝珍创作《镜花缘》的来龙去脉虽有争论,但从孙佳讯辨疑之论来看,已经确凿无疑。《镜花缘》孕育于板浦,主要依赖于这一带淮盐经济的繁荣和乾嘉学派人才的荟萃,风气所染,方使《镜花缘》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何之的惶惧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
小说以阮小七愤杀张干办为嚆矢,展现梁山幸存英雄所面临的两种矛盾、两类冲突。一是内部矛盾,即忠奸冲突;一是外部矛盾,即民族冲突。在内涵上承续着《水浒传》“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创造主旨。作家借小说杂糅故事抒愤写心,既是历史的,亦是现实的,实现作家对儒家传统经典形象阐述的目的。在中国英雄传奇小说发展史上,体现出审美趣味文人化的一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毛委员颂歌是毛泽东颂歌的起源。毛委员颂歌通过歌颂毛泽东来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毛泽东的尊重、信赖与感激之情等。颂歌的产生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毛泽东的历史作用等因素。毛委员颂歌具有自发性、区域性等特征,也对后来的毛泽东颂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长期处理涉外事务,使李鸿章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他对待基督教的态度并非一味排斥,不同时期,态度不相一致。前期基本否定,后来态度转向温和,持接纳态度。对基督教的不同派别,李鸿章也因派而异。比较而言,李鸿章对基督教新教的宽容远多于对天主教的怀疑。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与天主教和新教在布道方式及手法上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The Soote Season and Spring,the sweet Spring are two lyrics that sing the praise of spring.The common feature of the two lyrics is that the two poets depict a series of pictures of the sweet spring by rich and varied imagery for readers.When these pictures are presented to readers,readers feel as if they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m,and the enchanting beauty of spring makes readers feel intoxicated with happiness.The two poets express their different feelings toward nature.  相似文献   

20.
在急剧动荡的跨文化交流局面中,比较文学学者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态度:狂热,憎恶和亲善.这三种态度中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本文试图分析如果处于平等地位,文化的整合是否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