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真""善""美"人格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但现实教学中恰恰有人忽略这一点。为什么人文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教育渗透,无异于人失去了灵魂。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养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习惯,努力追求其内隐的深层文化本质,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谓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及平时积累,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谈一些看  相似文献   

4.
何谓人文精神呢?简单的说要使人有血性和良心,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如何培养人文素质呢?纯粹的道德说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而且使语文课成了变相的政治课。其实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人性的自觉,人的心灵的自悟。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在情感的审美中得到进化和升华,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艺术感染的天使。对此我想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但我们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有余,而对其人文性则重视不足。人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给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颜龙 《湖南教育》2003,(10):46-46
一、具备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体现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并以此激发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思想风貌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完善人格。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最大限度内的和谐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人格修养的完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似乎正在改写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现实之间,人的信仰、理性、情感、道德与价值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挑战。因此,找回语文教育失落了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说得非常科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为了应试.教学中侧重解题技巧的传授。使得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渐渐流失。课堂失去了感染力、吸引力。在课堂上,语文似乎正在成为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在课堂外,学生更钟情于图片类的漫画卡通、各种“大话”类名著的书籍.他们正在远离我们的语文阅读。远离人文感悟。  相似文献   

8.
李俊峰 《语文天地》2011,(21):46-47
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遍不高,总使人感叹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9.
郑苏 《教学随笔》2013,(10):144+163
在职业学校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而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充分挖掘语文中的人文性内容。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现象,着重探讨了人文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所起的作用。高职语文教师应采用相应手段提高学生素质,指出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陈飞 《教育艺术》2011,(3):21+20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出人文的精神,那么,它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小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务之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曹霞 《语文天地》2013,(8):63-64
语文是具有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美感教育"等诸种因素。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非是前面诸种因素的简单相加就可以达到。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对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因此,语文教师要将培养人文素质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来追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灵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而语文学科天然具有的鲜明人文特征和深厚感召力,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所以,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茜 《现代语文》2005,(12):65-66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文明大厦,更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的雨线下面,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和充满诗意的忧伤.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该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借助它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无论怎样界定语文,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诗意、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邹功能 《广西教育》2008,(35):54-54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通俗地说就是“只顾教书,不顾育人”,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其实,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把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作为母语,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人文素质的天然乳汁。中学生正处在由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年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人才的人素质很重要。目前的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知识能力欠缺,人精神严重缺失。面对学生现状、面对市场、面对社会,人关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