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然防卫论     
日本刑法学界对偶然防卫存在防卫意志必要说、防卫意志不要说和二分说三种观点。我国学界虽不认可偶然防卫的正当性,但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是否作为量刑情节等问题仍需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质量互变的视角,阐述了无限防卫构成要件中的起因要件,指出:无限防卫之起因要件是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对立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无限防卫起因要件之统一体。如果无限防卫起因要件统一体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异化,即质与量的统一发生分裂,新的统一体便会形成:无限防卫蜕变为假想无限防卫。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特殊防卫权,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遏制和预防犯罪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法条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司法实践中对其很难把握,而且特殊防卫权的设立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我国的人权建设,所以应该对特殊防卫权给予必要的限制,以防止其背离立法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假想防卫案件不易处理的关键在于其主观意图的认定与把握。假想防卫从概念来看,不存在真正的正当防卫,而是假定的防卫;从特征来看,不存在客观的正当防卫,而是臆想的防卫;从与相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来看,不存在正确的正当防卫,而是错误的防卫。  相似文献   

5.
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承担,这是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但在特殊防卫案件中,由于特殊的立法目的以及对特殊防卫案件追究的困难程度决定了可以采用特殊的举证原则,即由被告人承担对特殊防卫案件的举证责任,如果其未能履行这种责任,可以推定其有罪。由于特殊防卫案件的司法认定以及控辩双方在诉讼中强弱相比的特殊地位,被告方只需针对公诉机关的犯罪指控,达到证明特殊防卫事实存在之可能性大于其不存在之可能性,即完成了举证责任。这不仅考虑到了而且可以弥补特殊防卫制度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行为人假借特殊防卫而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6.
论无限防卫     
无限防卫作为正当防卫的一种特殊形式,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必须在正当防卫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笔者就无限防卫的立法原因、成立条件及与普通防卫的区别等方面来论述这一防卫形式,以期对新刑法赋予公民的这一权利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以利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一武器与犯罪行为做斗争。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道义上的义务.但运用正当防卫必须要注意防卫的限度、正当防卫和假想防卫、正当防卫与防卫挑拨、事前防卫与事后防卫、相互斗殴行为与正当防卫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在警察院校徒手防卫技术教学中植入巴西柔术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与论述,对该项运动在警察院校徒手防卫技术教学中全面推广的途径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为丰富警察院校徒手防卫技术教学的内容体系,推动警察院校徒手防卫技术教学的创新发展,促进警察院校学生实战型徒手防卫技能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刑法增设了无限防卫的规定,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本文探讨了确立无限防卫权的意义、一般防卫和无限防卫的关系、无限防卫的成立条件和有关无限防卫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为人防卫意图是否存在是决定行为人之行为是否为正当防卫行为以及是否给予减免处罚的关健。防卫意图具有目的的正当性、内容的广泛性、表现的隐蔽性、时效的有限性等特征。必须对一般防卫、特殊防卫和防卫过当中的防卫意图进行正确分析、认定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吴亚娥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25-27,37
假想防卫是防卫人把实际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因而对想象中的不法侵害实行了所谓的正当防卫,造成他人的无辜损害。行为人依法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依据是主观上的认识状态及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  相似文献   

12.
当幼儿受到伤害性威胁或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逃避伤害和减轻紧张焦虑的措施,这就是幼儿的心理防卫。心理防卫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卫是指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本源上消除心理紧张的产生。消极的心理防卫则是指人们采取的行动,只能暂时减轻其内心的紧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紧张。由于能力、经验的局限,幼儿所采取的心理防卫措施往往是消极的。研究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防卫权的立法根据主要有自然根据、社会根据、法理根据;其成立条件可从前提条件、基本条件及限制条件三个方面把握:我国现行刑法关于防卫权的规定用语不规范、“必要限度”的表述过于抽象,而无限防卫权的设立可能带来对正当防卫权的滥用。因此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的士司机遭遇抢劫的指数在各大城市不断攀升。如何正确行使防卫权利成了的哥们关心的问题。笔者从防卫时间、防卫目的、防卫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法律应当用事实继续说来确定防卫时间。明确抢劫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防卫目的,在平衡犯罪嫌疑人与的士司机利益的前提下。结合期待可能性理论为遇险司机们设立介于特殊防卫与一般防卫之间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5.
警察职务防卫权本质上是国家权力,是警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职务防卫权作为一种具体而微的国家强力,必须存在其法的正当性,这表现在警察职务防卫权与法律价值的谐和,与法学原理中权利、权力基本理论和国家权力行使具有逻辑一致性,并且与人权价值定位及保护有着共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 ,日本防卫政策实现了防卫对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自卫队活动由“内向型”向“外向型”、防卫战略由“专守防卫”向“攻势防卫”的转变。日本防卫政策的重大调整 ,表明冷战后日本加快了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领域的“弱势群体”.赋予行政相对人防卫权可以使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在制度内进行及时有效的博弈.行政相对人行使的防卫权不仅具有防卫权的一般性质和功能价值,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来说,还具有其特有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假想防卫     
本文论述了假想防卫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防卫挑拨的区别 ,具体分析说明了假想防卫存在的几种情况 ,并从法理上分析探讨了假想防卫的责任承担方法。最后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来说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和处理假想防卫。  相似文献   

19.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特殊防卫。对于保证公民防卫权的正确实施、防止防卫权的滥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公民正确地行使特殊防卫。本文对特殊防卫中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和“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内涵进行细致深入地阐释。  相似文献   

20.
《太原大学学报》2015,(4):50-53
正当防卫制度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紧急状态下对不法行为实施的抵抗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设立的,立法者在设计这项制度时将防卫人预设为有限理性人、道德中性人和社会人,兼顾理性的局限性、人的道德恶性,在赋予防卫人权利的同时亦增加些许限制条款以及制裁规定。此外,该项制度亦为人的自然属性留有发挥的余地,并没有苛求防卫人为其所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