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将立足点放在诗传上,而不仅仅是诗歌本身。读者可以读到用诗歌般语言呈现的诗人小传,小传的字里行间又解析了诗人在不同时段所创作的代表性诗歌,一方面使读者对诗歌的鉴赏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诗人的所思所想展现了唐代的文化与历史发展。两册书共收录十篇诗人诗传,从盛唐的李白,安史之乱期间的杜甫、岑参、王维等,到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再至晚唐的杜牧、李商隐,勾勒出了一条唐代诗坛乃至大唐历史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会发现,古代一些诗歌往往以“无题”作题目。对此一些青年读者感到不好理解,不知“无题”始于何时,是何意思。说起“无题”诗,不能不提及李商隐。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溪(即李商隐,他字义山,号玉溪生),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对“无题”的另外一些解释是,诗人对内容有所忌讳,或有难言之隐,不便于直接揭示题旨,便以“无题”名之。另一种看法认为“无题”诗乃诗人别有寄托,“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朱鹤龄《李义山诗注》序)。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江左文人以变的审美观重新确立诗评价值观念,使诗歌在审美取向上从明中期以来门户之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李商隐诗文的整理和研究才正式被一些学者所关注。顺治间,首先在虞山文人群体中掀起李商隐研究热潮,逐渐波及整个文坛。本文以道源、冯班兄弟、钱龙惕及朱鹤龄之李商隐研究为四题,或探其得失,或析其悬案,以观清初李诗研究状况及诗学风尚。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的诗主要由爱情诗和政治诗组成,其中一些爱情诗写得委婉隐晦、意旨不明,一些评价同一人物的政治诗彼此间矛盾,这种状况给后人带来很多猜想,形成了所谓的"诗谜",谜底就在李商隐坎坷的爱情经历和多舛的仕途命运中。  相似文献   

5.
锦瑟     
《全国新书目》2022,(3):32-35
<正>本书作者从自身研究兴趣与日本学界学术积累出发,精选李商隐诗歌近百首,并对每首诗进行注释、解说与翻译。注释精准简要,解说独到深刻,翻译充满诗意,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准确地捕捉到李商隐的朦胧诗意。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似文献   

6.
文爱艺现象     
文爱艺的诗创作,在诗歌园地里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当前,人们都在感叹诗歌的衰落,诗,越来越不为读者所理解,也越来越被文坛所忽视,形成了诗刊以外的报刊发诗难,诗评少、承认诗人的地位荣誉者更少,诗人已难与其他作家一样有出入社  相似文献   

7.
“兰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知道古代有个“兰台”,是从李商隐诗中接触到的,记得在大学里听先生讲解李商隐那首哀……  相似文献   

8.
一篇文章,一幅漫画,一首诗歌都要标出一个题目,表明文章或作品的内容。但也有些文章、漫画或诗词在本应标题目的地方不标题目,却标上"无题"二字。既然没有题目,又标出"无题",这不是画蛇添足么?其实不然,"无题"本身就是题。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无题"呢?我想大致有下面几种。 一种是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标明事题,故意用"无题"名篇。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是不愿明言诗意的。中国文学史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曾说:"现在看来,他这些诗有的可能是悼亡之作,如《锦瑟》,更多是有本事背景的言情之作。这些本事作者既不肯明言,我们也无…  相似文献   

9.
汪艳琼 《大观周刊》2012,(52):265-265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他们的诗歌如山一样巍峨高耸,如海一般波澜壮阔。他们多姿多彩的创作,让诗歌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缤纷。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应成为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诗刊》社选编的诗歌摄影集《中国出了个邓小平》日前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在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与读者见面。翻开这部装帧精美的诗歌摄影集,在扉页上看到的是小平同志动情的、诗一般的语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11.
“兰台”考     
第一次知道古代有个“兰台“,是从李商隐诗中接触到的,记得在大学里听先生讲解李商隐那首哀婉凄绝的&;lt;无题&;gt;诗时,其中有句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相似文献   

12.
周振甫先生《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对李商隐研究有所创见,学术质量较高的著作。周先生研究李商隐有年,用力极勤,他是以进行学术研究的态度来选注这本集子的。周先生根据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商隐以骈文为诗这一创见,从比较广阔的领域对李商隐的作品进行了探讨,取  相似文献   

13.
老马 《北京档案》2002,(5):30-31
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力度的加大,一批批老同志先后从各级档案部门退了下来,其中不乏老局长、老处长、老主任,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彼此间交谈起来,不免感慨万分.于是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诗是好诗,可谓千古绝唱,只是消沉了些.  相似文献   

14.
景立华 《青年记者》2007,(12):53-53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更以其深邃的意境之美深入读者的灵魂。新闻标题利用仿拟,巧妙融入诗词名句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目光,撼动读者的心灵。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中国老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  相似文献   

15.
诗歌在人类文明中如此重要,但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生活节奏的加快,诗歌的受众群体日益萎缩,读者不断减少。基于这样的背景,"读首诗再睡觉"这一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借助新媒体平台,整合诗歌传播的资源,有效发挥了有声传播的优势,展现出声音审美性,培养和发展受众听觉阅读习惯,拓展了诗歌的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是晚唐的著名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相当的地位。但关于李商隐参加进士考试的起始年代及全过程,迄今也未能有比较详尽的令人信服的考证和分析。而这一问题又牵扯到李商隐自太和初年至开成二年的行踪出处,对于研究李商隐的生平事迹、思想性格以及评价其人品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一、《上崔华州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上崔华州书》(见《樊南文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与诗     
那是在春天的傍晚,夕阳映红了庭院的白石板与青坪,樱树在风中散出缕缕馨香,在清淡的茗香的氤氲中,一位老人坐在藤椅上向你娓娓道来一个异域的诗的国度的诗人和诗歌。他告诉你,他早年如何迷恋李商隐,中年感动于杜甫的沉郁顿挫,晚年又喜欢陶渊明的平淡与自然,接着又从《诗经》、孔子一直谈到陈三立、鲁迅、巴金。这是我读《中国诗史》最初形成的阅读意境。  相似文献   

18.
诗国之魂──《一百首爱国诗词》评介徐同林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爱国诗歌便是世世代代久唱不良的旋律。而社会主义又是历代爱国主义的高度发展,那么,爱国诗歌则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厦的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潘岳诗文选》是一部富有思想力度和艺术特色的大气之作.该作品善于从历史画卷中寻找寄意,活跃着历史人物,沉积着文化底蕴,响彻着时代的足音.作品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作者创作了大量诗联句形式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
古今诗作中,有许多题目为“无题”的诗篇,所谓“无题”,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国诗歌发展早期的诗,例如春秋时期诗歌及《诗经》中的多数篇目,都是无标题,后人以诗篇中的首句或选其中一句为之命题。到了“楚辞”,才开始出现有标题的诗歌。另一个含义是后世出现的特意命名为“无题”的诗,作者为何偏要不写标题呢?这是由于诗人鉴于种种情况,或难于言表,或使人深思,或让读者猜测,而故意隐约其辞,归于“无题”。“无题”诗能婉转言情,寄意抒怀,但若寓意过深,也可能造成令人费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