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4,(2):38-38
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该定律的具体内容为:只要有出错的可能,就必定会出错(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多年过去了,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如果一个事情有多种出错的可能、那么最后发生的肯定是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一种”;“如果一件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那么它必定会出错”;“如果听之任之,事情总是从糟糕变成更糟糕”;“如果所有的事情看上去都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你一定漏掉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七小七 《出版参考》2010,(10):53-53
你能想象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没有机动车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人们的出行全都依靠毛驴吗?如果你认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几百年前的古代.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当今世界还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老百姓住上百年的旧房子,穿手工缝制的衣服.骑毛驴上街。这就是肯尼亚东北部拉穆岛上的拉穆古镇。  相似文献   

3.
增强理解和运用新闻政策的本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4,(11):10-11
现实中的政策在允许和限制这二者之间总会留有一定的空隙。如果看不到有这个空隙,认为凡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情才能做,未限制的事情不去做,那就是思想保守的人。而思想开放的人一定会看到这个空隙,会认为,不仅应该做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情,而且去做政策未限制的事情,为自己施展本领多寻找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4.
赵克 《中国地市报人》2013,(Z1):106-107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或编辑不同,报道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说:因为每个记者、每个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不一样。如果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是各个记者、各个编辑的主体意识有强弱之分,导致了采编效  相似文献   

5.
在采编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篇新闻稿件,记者或编辑不同,报道的效果也大不一样。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我们常常会说:因为每个记者、每个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不一样。如果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那就是各个记者、各个编辑的主体意识有强弱之分,导致了采编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老同学特别喜欢查字典。在校读书时,"字典是不吭声的老师"这句话就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一本字典都给他翻烂了。走出校门后,他坚持了这个好习惯,受益匪浅。可是,有一次他却因为查字典被领导斥为"书呆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领导在职工会上批评说:"我布置了的工作总不能及时完成,这种政令不通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同事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不仅仅是社会时尚的代言人 这是我挺不能理解的事儿。如果新闻传播是一场足球的话,那么,主持人的位置应该是守门员。80年代后期就有“守门员”、“把关人”这样一种称谓,这些人在社会上确实很重要,可是,现在你问一个中学生,你将来干什么?不少人会选择“歌星、影星、主持人”等等。每当播音员、主持人这方面的专业招生时,那些时尚的少男少女就会蜂拥而至。经过这十来年,这个行当日益被塑造成了一个娱乐圈里的事儿。对之,我非常反感。在这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非常担心的东西,那就是在主持人这个行当被时尚化之后,走上主持…  相似文献   

8.
杂文,既是一种议论文,就必须要议论到事情。 杂文既是一种带有文艺色彩的议论文,它所议论的事情就应该是有些趣味的。 我们所说的“趣味”,不一定是“逗乐”。在这里,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趣味”的含义:令人有新鲜感的,有社会影响的,能引人思考的,给人幽默感的。如果我们在文章中例举的事情、议论的事情具有这样的特点,那就必须是吸引人的,这也就是“有趣”了。 一般来讲,杂文用以引发议论的,总是一些事情。杂文的话题,起头的时候常常举事例为由。杂文写作上,管这种事例叫“由头”。即话题的由头,议论的由头。这是杂文产生事趣的一个因素。另外,杂文在论说和使用论据的时候,为了使文章富于雄辩,并且深入浅出,也为了使议论富有形象感,并且鲜明  相似文献   

9.
解琳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21-122
作为记者,在不同的人和事之间穿梭,写着不同的新闻。或者,停留在一个地方,专注于某一类事件。记者都承担着一种责任——事实的提供者。其实还有一种被忽略的责任,那就是记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人理睬我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业务1957年第2期上潘实同志的“贾岛非记者之良师”一文提出了一个见解:新闻写作要求快,不能因为字句的雕琢影响了报道的时间性。这个见解是无论谁也不会有异议的。然而,我觉得事情不是这样简单,如果仅谈这一方面,那是可能引起另外一方面的偏向。在我们今天的新闻写作中,语言的主要缺点不是过  相似文献   

11.
如果让你拥有一种超能力,你最想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呢?在这个天堑变通途的年代,"瞬移"已经不够吸引我;在这个全民直播的社会,"隐身"显然不实用。但无论何时,这世上不缺乏的就是人。纳兰性德曾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那就"读读心"吧!这也算超能力?现在有心理学不就够了吗?可心理学,真就是"读心"这样浅薄吗?你了解心理学吗?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式故事:话说美国有个中学生,就一种名叫一氧化二氢的物质所存在的危险与危害,进行了一个是否该禁止的公众调查。一氧化二氢无色透明,但过多摄取会导致多尿,甚至中毒;处于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人体严重灼伤;吸入肺部能致命;在癌症病人的肿瘤中已发现该物质……50个接受调查者中,43人明确表示该禁止使用该物质,6人表示应继续研究观察,1人发现,这"一氧化二氢H2O",就是水。更搞怪的是,美国一个小城市还曾火速拟定了一项法令草案,以控制一氧化二氢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这个好玩的故事,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普遍稀缺。普通百姓不明就里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公共人物、媒体人士掉进这样的"科学陷阱",那事情就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13.
咱们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人口密度一大,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原本是好事。就怕鼓呼者提法有偏差,大伙儿一哄而起,再好的主观意图,也难免把事情弄糟。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纪录片编导都会有这样的境遇:那就是等我们发现某个人物或者某件事情值得报道的时候,这个人物或者事件中的许多重要的经历已经过去,也未能保留下相关的图像信息,往往留下无尽的遗憾。面对必须报道的人物或者事件,电视编导常常为缺少相关的图像资料而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5.
有些通讯员写稿,一个通病就是“站在圈内写圈内”,从本单位的范围衡量新闻价值,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有些事情在本单位看比较突出,但从宏观上看就没有什么意义。要改变这种情况,那就要把自己从圈内移到圈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对比、分析。如果事件比较突出,比较有意义,有特点,那就值得一写。比如  相似文献   

16.
收骨头     
年前公司大变动,同事纷纷失踪。也不知是心情太坏无心失误,还是赌气使性有意为之,失踪的同事总要留下点“后遗症”,而且肯定是留在事后才爆发出来。有几个问题颇为严重,几乎到了如果是现职的人员干出来立马就要被开掉的地步:但这些大爷小姐们就是走得那么帅,走得那么恰如其时,一个个乌龟脱壳成功,把壳儿扔给留守的同事掮了。  相似文献   

17.
仝华 《声屏世界》2012,(1):148+147
走在媒体广告经营的路上许多年,有一些事情已经淡忘,有一些事情被抛在身后,如果还有一样是我随身必须时刻带着的,不断推动我进步的东西,那就是"学习"——通过学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修正自己的前进方向;通过学习同行优秀的经营方法,时刻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是在不经意间进入大脑的。有人可能会问,一篇记人的纯写实的文章,怎么可以用一个不经意间进入大脑的句子做标题呢?这疑问算是问对了。其实,打死我我也不会改变这样一个看法: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情。这一个简单的句子进入我的大脑,首先是有王宇鸿同志18年刻苦历练的出版从业史与那一大堆眩人眼目  相似文献   

19.
陈述与表现     
厄尼·派尔被认为是二次大战时期美国最伟大的军事记者。优秀的战地通讯使他获得1944年普利策奖。他的代表作,有对北非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的连续报道。这里节选的是他在意大利战场上写的一篇通讯。这篇战地通讯,主要是写一个受到士兵爱戴的上尉。然而,这个上尉出场时就已牺牲了。这篇可以说是人物没有出场的人  相似文献   

20.
这点不能说     
记者做久了就什么样的事都能遇到,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到,但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就是采访对象讲过的事不能报道,最难挨的时候就是当稿件完成的时候, 采访对象一个电话:“这个事情不能说!”最近,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接连遇到“不能说、却偏偏听到了”的故事,从记者的角度而言,只要采访对象所讲述的内容符合报道的要求,没有原则性错误,文章就是可以发表的,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媒体开始养成给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