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古印度佛教经文《佛本生故事》对泰国古代文学在文学形式与思想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思想继承的同时,也存在批判。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献既有它可靠的一面,也有不可靠的一面。文化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途径的多样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如果我们仅仅拘囿于历史文献所记,就会忽略那些不为史家所关注而实际上又存在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列子》中的佛教故事为例,去反思我们学术研究中所忽视的一种现象:在异域文化的交互流播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民间交流的存在,忽视了它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莫高窟壁画中的几幅本生故事画,探讨了佛教美术所宣传的思想与中国当时不安的特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佛教美术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主要对一节音乐鉴赏课进行分析与反思。《独特的维吾尔民间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单元里很小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从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宣室志》是唐代小说家张读的代表作,记写了大量关于神仙鬼怪妖狐的故事。不少故事与佛教相关,主要有宣扬佛教报应观、表现佛教神通和反映唐代佛教兴衰等。《宣室志》的这种佛教痕迹,主要原因:一是作者对自魏晋以来佛教影响中土小说创作传统的继承,二是深受唐懿宗尊佛的时代影响,三是受"小说世家"的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秦铁木尔勇士》是维吾尔族最古老的英雄达斯坦之一。其中存在着关于维吾尔族原始文化的许多心念、至今已发现民间达斯坦《秦铁木尔勇士》的四种变体。本论文以对比基础上指出了这些变体的情节构架,语言及其它细部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佛教信仰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正信,一是民间佛教。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性信众接受正信相对困难,是故唯有民间佛教与其更为接近。江西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民间佛教也非常发达,拥有着众多的女性信众。社会风气为女性信仰佛教造成了限制,但也提供了契机。佛教民俗活动中,女性则占有重要的地位。总之,民间佛教和女性信仰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代紊樊取经之事,在民间流传中,受民间信仰的影响逐渐与志怪接近,将原来非常正统的佛教宣传变成掺杂各咱信仰内容的东西。在唐传奇叙事结构与元杂剧的信仰杂揉的影响了,取经故事逐渐定型,从而形成今本《西游记》的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9.
佛教东渐,与中国传统化交汇互融,经过几百年流播,至隋唐,影响已渐入肌理,此时的诸部佛典完备评出,成为刺激隋唐五代叙事学演变发展的一种活跃因素,本以牛肃《纪闻》为对象,全面爬梳其中之佛经故事的踪影,逐一胪列新发现的受佛经故事题材濡染刻烙的小说,探寻其“本事”之源,中从汉译佛典及相关传录中梳理出部分小说题材之“摹本”,以实证材料同小说题材相对应,从而论证小说融摄佛故事,以展示梵汉化交融对隋唐五代小说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唐代佛教经疏和魏晋南北朝及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人物故事的异同,由此要以看出三国故事在历史上的流播和演变,并进而分析了佛家经疏例引故事的成因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师范大学陈洪教授的学术新著<佛教与中古小说>,日前由学林出版社再版.该论著是陈先生于十多年前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改而成,2002年曾由台湾佛光出版社出版.但因两岸相隔,许多大陆学者难得一睹.此次<佛教与中古小说>的再版,一方面使陈先生这部打磨多年的研究成果有机会与更多大陆学者见面,另一方面也为宗教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佛教文学里,本生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这些本生不仅与印度民间文学有联系,而且与各个佛教派别特殊的宗教思想、文学传统、文学趣味有密切关系。比较梵语、巴利语、藏语、汉语佛本生《啄木鸟本生》,可以十分明显地见出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13.
佛教对南朝志怪小说《搜神后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的神秘灵验传说及有关观念如业报轮回观、世界观、时空观、净土观分别促进了小说中灵异型、因果报应型、离魂型、复活型、仙乡型等几类故事的形成。从中既可见佛教"惩恶扬善"的劝诫意味,又可见魏晋六朝之际佛、道思想的斗争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百姓阶层形成了有中土特色的佛教信仰,各地普遍建立寺院、石窟等物质化的佛教道场,民间各种佛事活动也蓬勃展开,甚至表现出极端的宗教狂热。中国佛教文化至此走向了大众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15.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深入到民间,形成了典型的民间佛教信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今民间佛教信仰盛行的原因:佛教本身教义的教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家政策,社会现实的需要,受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间佛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佛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兴起有重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学术界对民间佛教的研究主要从民俗学和社会学方面着眼,从民间佛教的含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未将民间佛教研究体系化和完整化,未将民间佛教研究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中。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原始神道的基础上,佛教经过几世纪的磨合,被日本本土文化吸收、改造、融合而走向了日本化,本文以《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为例,阐明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学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代居士佛教组织不仅是居士们信仰生活的公共平台,而且还在慈善理念以及社会慈善实践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慈善组织的角色,并与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一起承担着官方救助之外的重要社会慈善救助功能。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组织形式、慈善功能、资金运作模式的分析,可以揭示近代居士佛教在社会慈善救助功能的重要作用和特征,并以此为当代民间的宗教组织及其社会慈善功能的发展、完善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家写文,大都体现一种观念,一种思想,然而《聊斋志异》中的魂灵故事体现的思想则是复杂的,细品味它与佛儒思想的糅合,从《聂小倩》、《席方平》、《林四娘》等魂灵故事看,佛教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又不同于西方佛教思想,这种佛儒糅合的思想与中国佛教思想相吻合,但更有它独特的地方,笔者称它的蒲松龄的中国佛教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作者人的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唐代民间信仰中,命运观念较为普遍。受佛教影响,因果定命论在民众中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天意定命论的主流地位,并使道德定命论走向衰落,对唐以后中国民众的命运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