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灿 《新读写》2010,(12):17-17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5个主要义项,我想说说其中3个义项。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2.
    
徐灿 《语文天地》2010,(10):34-3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3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3.
    
徐灿 《中学生百科》2010,(12):23-2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三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有三个主要义项。  相似文献   

5.
6.
田萍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88-189
首先让我们先从《现代汉语词典》“相当”的义项谈起:[相当]:(1)(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配的上或能够相抵:旗鼓~、年级~、拦河大坝高达一百一十米,~于二十八层的大楼。(2)适宜;合适:这个工作还没有找到~的人、他一时想不出一的字眼。(3)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这个任务是一艰巨的、这出戏演得。成功。很显然,“相当的规模”一类用法都属于第三个义项,但不太像副词。  相似文献   

7.
也说“拼”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对“拼”的解释: ①合在一起;连合。②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 义项①是指某人把零碎的物体合成一个整体,如“拼图”“拼音”“拼布块”“拼积木“等。义项②是指某人努力地做某事,如“拼命”“拼死”“拼搏”等。  相似文献   

8.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9.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然而它的本义并不是这样,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意思完全相反。“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里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  相似文献   

10.
“颠覆”一词古已有之,并沿用至今。《现代汉语词典》只列有两个义项:(1)翻倒。(2)采取阴谋手段推翻合法的政府。这两个意思是广为使用的,如: (1)列车涌进泥石流,险遭颠覆。(《南方都市报》2007—07—15)  相似文献   

11.
"腐败"一词义项有三,一为腐烂:不要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391页)义项一是其本义,出现很早.如<史记>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的后两个含义出现较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世纪以来,"腐败"一词与政府、机构、官员行为密切联系.而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增强打击腐败的力度,"腐败"一词频频升温,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自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其中关于单音词编纂问题的讨论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从现代汉语单音词的特殊性、《现汉》单音词编纂过程中存在的少数释义与举例不够典型、字头漏收某些单音词义项、词性标注引发的单音词与语素混同以及完善释例方式、增加单音词义项、加强汉语本体研究这些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3.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应该"的解释只有一种,即"表示理所当然",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应该"还有第二种解释,即"估计情况如此"。本文从形式标志、能否单独回答问题和对条件的依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应该"的两种词义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语素“灰”义项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收录含语素“灰”词组34条(成语6条:~头土脸|吹~之力|死~复燃|万念俱~|心~意懒|抹了一鼻子~,未计),分布于词头24词、词末10词,双音节25词、三音节6词、四音节3词。  相似文献   

15.
一、背离中的尴尬 “生活”的内涵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揭示:①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进行各种活动;③生存;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⑤(方)活儿(主要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这5个义项,都与人生存的物质所需关系密切,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虽然比较全面,其中两项也涉及了“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6.
说“混”     
庄宇 《现代语文》2007,(5):70-71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认为"混"hùn有四个义项:①动掺杂:~合∣~为一谈∣两种豆子~在一起。②动蒙混:~充∣鱼目~珠∣你是怎么~进来的?③动苟且地生活:~日子∣~了半辈子。④副胡乱:~出主意。其中第三个义项的中心义素是[ 生活],基本上可以  相似文献   

17.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对所收的词进行了词性标注,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但我们在仔细阅读该词典后,却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同类词词性标注不一致;词性标注不当;词性缺标;释义与词性不一致等。  相似文献   

18.
朱疆 《中文自学指导》2001,(2):47-48,45
“合”是现代汉语常用字之一。《现代汉语词典》释它的几个主要义项为:①闭。合拢;②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③全;④符合;⑤折合,共计。《说文解字》释为:“合,合口也。从jie从口。”然而,考察“合”的古文字发展,其与“分”相对的一般抽象意义应属后起。  相似文献   

19.
陈晓星 《成长》2007,(4):23-24
“罄竹难书”这个词被中国人使用已超过千年,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末李密起义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教学》2005年第8期)一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