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5月开始,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推出"百姓纪事"专栏,运用寻常百姓视角,讲述生动民生故事,借助具体物件实证,展示百姓生活变迁,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8月10日,中宣部新闻局、中国记协联合召开"百姓纪事"专栏报道研讨会,本刊特刊登部分中央新闻单位"百姓纪事"专栏的创新策划与采写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海城 《青年记者》2006,(16):74-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极为重视,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讲求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3.
苏成雪  卢娟 《现代传播》2005,7(5):110-112
面对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我国党报发展更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不断深化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增强宣传效果,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党报的可读性,亟待改变党报那种“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状况。坚持“三贴近”,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高党报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校报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高校校报作为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及管理、教学、科研信息的传播等多项责任,在高校的三个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报要使“三贴近”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贴近学校发展的实际,贴近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而增强校报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使宣传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一、高…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因其专业性、工作性、业务性、技术性,而呆板不活。如何把经济新闻写活呢?笔者从实践中探索出活化经济新闻的五大方略,通过人物化、故事化、生活化、具象化、通俗化来报道经济事件,介绍经济动态,扫描经济现象,解读经济政策,宣传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周潇 《新闻知识》2007,(10):11-13
2003年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四年多的时间,新闻媒体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近步。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反映群众心声的好栏目,好节目。民生新闻近年来的迅速崛起就是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三贴近"呢?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搞好新闻宣传,做大做强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7,(12):10-11
坚持“三贴近”,是一个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农村大众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大众日报》农村版,作为全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第一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和群众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农村大众报来说,不仅是育人之计,而且是立报之本,所以,农村大众报始终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报人的一种本能来打造和养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新闻传播》2009,(6):46-46
鲜明的党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核心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新闻工作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重要标准。是否承认和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分水岭。科学理解和把握党性原则,是一名合格记者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更是新闻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头戏理所当然是时政报道。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或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很多党报的时政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信息量很少、会议程式太多、排名位(次)费神、篇幅字数超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政报道的种种弊端很容易导致读者移情选择其他媒体,最终弱化了党报传播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记者要写出真正的好新闻,除了记者本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外,在业务指导思想、工作方法、特别是采访作风上也必须对头。所谓“三个第一”,就是多到新闻第一线去采访;多抓新闻第一手材料;多写第一次报道的新闻。多到新闻第一线去采访这里所说的第一线,指的是发生新闻的现场或涉及与新闻相关的某些地区和单位。不论是上层单位还是基层单位,也不论是领导机关还是乡村、街道、学校、商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市民化是都市媒体实践"三贴近"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面向市民的都市媒体,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必须适应市民关注的不断变化.就时政新闻而言,进行什么样的深加工才能使其更加符合市民口味儿,是摆在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田戈  杨方正 《当代传播》2004,(4):99-100
当前,我国新闻传媒正在认真实践中央提出的“三贴近”报道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新闻从形式到内容更加耐看,更加好看。如教育新闻,不少媒体在以简讯为主要形式播报教育新闻的同时,越来越多地采用述评、调查、分析或解读等形式,多层面地揭示教育新闻事件的社会要素,拉近了新闻事件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距离,较好地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当下教育新闻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6.
史有龙 《军事记者》2008,(11):62-62
到2005年,我从戎笔耕已整整43个春秋,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台等400多家媒体用稿5000多篇。前不久,记叙我新闻路程的《流金岁月》一书出版发行,人民日报社原社长、中国记者协会原主席邵华泽题写了书名,有不少军地通讯员让我介绍写新闻的经验,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谈谈我摸着石头过河采写新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03,(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包括报刊在内的所有媒体,对于报刊审读也是完全适用的。 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传统制度和有效形式,报刊是审读的主要工作对象。审读必须与报刊的兴衰同进退,共存荣。报刊宣传所依据的方针、政策、原则的落实情况,更是审读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报刊审读中坚持“三贴近”,体现了审读对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新闻事业单位,同时又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体。近些年来,很多传统大报的新闻改革进展明显,新闻宣传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许多新闻报道与读者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反映上层的东西多,反映基层的东西少;写领导活动和会议的内容多,写群众和反映群众的心声少;程序式的成就报道多,对鲜活的社会景象及问题细写深写的少。如果主流媒体不注意自己的宣传艺术及社会效果,就难以发挥重要的喉舌作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党越来越重视通过…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全国掀起了“民生新闻”热。一些省级电视台和市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一批极具本土化、反映市井民生、时效快又贴近百姓的新闻节目和栏目。这类新闻被业内人士称为“民生新闻”。笔者就电视的“民生新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展示特有的魅力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对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讲老百姓的故事。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人员要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与平常的生活视角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叙述平民百姓生活,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记者、主持人以聊天的形…  相似文献   

20.
李长春同志指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方向,概括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本质要求,凝炼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