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蜚声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子夜》出版于一九三三年,描写的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你死我活的斗争故事。《子夜》的问世,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崭新面貌,震撼了中国三十年代文坛,同时也引起了国外读者的广泛重视。这部小说,曾经相继被译为俄文,德文,日文和捷克、波兰等几国文字,一些国外学者还作过专门研究。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社会功利作用又是与艺术的美感作用互为因果的。《子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春的才智与社会的矛盾的角度探究探春悲剧成因。通过探春性格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文学史上的独特性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其美学内涵。对探春对生母的态度问题做了较深入地剖析。对探春悲剧性格的理解。从多角度着手,力求做到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3.
亚里斯多德的“错误说”首次从人物自身寻找悲剧根源,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内在因素。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将悲剧原因深化为人物自身的性格冲突。“错误说”为性格悲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历史正剧《苏东坡》首播以来得到观众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将之定性为"悲剧"或许更为恰当。该剧力矫当下影视"回避悲剧"的误区,再现了伟人苏轼最具文化深度的悲剧"宿命":"情本"理想永远领先于现实,却又受制于现实。他要寻找当时社会的具体出路以及人生的根本出路,也就承担了双重的悲哀。中国文化有着最彻底的悲剧意识,那就是"人活着"一切都要靠自己建构并不断被追询。悲剧使人震撼甚至恐惧,同时却激发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力量,该剧正是再现了传统士人那种毅然崛立的悲剧精神,以此激励当代社会。某种意义上讲,它堪称当代影视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悲剧的性格悲剧的结局——论宋江性格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的双重性格."忠""义"思想是他思想性格中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这种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使宋江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左右摇摆.性格决定命运,悲剧的性格造就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6.
拉斯普京的中篇《活着,可要记住》所塑造的娜斯焦娜性格悲剧,是社会道德、公民义务和传统伦理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它所昭示的是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性格悲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创作中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子夜》中塑造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对于这一形象,多少年来论者颇多,但看法各异,甚而至于意见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不是从主观概念出发,而是从作品的实际情形来分析,我们会觉得吴荪甫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是一个“子夜”中失败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笔下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历来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分析莎翁的《哈姆雷特》的基础上,探索哈姆雷特的多重而又复杂的矛盾性格,进一步加深理解人物悲剧命运的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成了读者、论者的热门话题。关于宝黛的性格,历来看法不一,莫衷一是。结合脂评家的论述和宝黛的性格实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可用“情不情”、“情情”概括  相似文献   

10.
晴雯与尤三姐在《红楼梦》这部演绎人间悲剧的巨著中,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行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无论怎样的个性,在这个腐朽没落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污浊的家族中,都难逃悲剧的命运,即使是哀艳的诗篇,即使是人性的呐喊,都将是这个无情的社会的陪葬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价值系统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中国社会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念和模式,并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创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行的各种制度为教育创新、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体而言,两宋在经济上整体超越了前代,文化科技也一路领先;但另一方面两宋无疑又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积弱积贫的时代。对此现象,学术界大多在政治层面进行归因和探索。导致宋人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是社会结构在发挥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时代文化的催生,更重要的原因是宋人重义轻利的财富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破产能力是指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具有的法律上为破产程序之进行的资格。自然人破产是破产制度的基础和起点,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其他主体的破产制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赋予了自然人破产能力,我国尚未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而我国现已具备了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现实基础。本文对我国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破产法是现代市场经济法制下,为市场主体提供的顺利退出市场的“安全门”。有效的破产程序则是破产法能够发挥效用的基础。尤其在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并存的当今世界,有序和有效的破产程序的稳定适用对于促进增长和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在介绍韩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将中国与韩国两国破产法律制度进行简要分析,继而为未来的比较研究做铺垫,以期为推动中韩两国破产程序的相互借鉴与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破产立法仅适用于企业法人,范围过于狭窄。建议以后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数字是听力训练中的要点和难点.能否正确记下英语听力材料中的数字,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在听力课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英语数字的听记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增强其理解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破产立法观念的不断革新,我国破产法的重新修订已被提上日程,其中破产立法模式的选择是重中之重。通过对国内关于破产立法模式的各种观点进行分析,主张我国应采用一般破产主义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辩证法的角度观察,破产制度涉及到债权人与债务人、各债权人之间以及破产与社会效益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的均衡构成了破产制度以及破产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均衡矛盾的观点来分析新破产法中几个主要的制度创设和新增亮点,进而与旧破产法进行比较,强调均衡矛盾是认识破产法本质的一项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武陵春>历来受人推崇,被认为是写愁词的千古绝调. 从此中可略窥其抒愁风格之一斑.真是作之凄然,读之怆然.就两人前后际遇的迥异,两首词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男女词人的不同情感表现来探讨二人的言愁,其愁各有千秋,深广、凄绝两由之.但基调和意蕴均一样荡人心魂,具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纳粹德国的兴亡》是德国托尔斯腾·克尔讷写的一部关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社会状况的历史著作。该书从普通平民的视角出发,一改传统著作从战争和政治角度描写二战德国的历史,深刻揭示了纳粹德国兴起的社会原因和民众的生活状况,保留了大量的生活细节,为研究德国历史提供了详实的研究资料。该书通俗简练,真实生动,写法新颖,影响深远。因此,能在记录二战德国的众多历史著作中脱颖而出,为教育警示后人、反思德国二战原因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