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建构主义的兴起,关于知识属性的认识发生了重要转变。特别是对科学知识,人们不再认为它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认为科学知识跟其它知识一样,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如英国"爱丁堡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卫·布鲁尔(D.Bloor)和巴里·巴恩斯(B.Barnes)等提出了著名的"强纲领"(strong programme)观点。其  相似文献   

2.
刘崇俊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22-1127
对科学精英的科学生产功能进行定位,是科学精英研究最基本的理论诉求。默顿学派成员在传统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认为从个体主义角度而言,科学精英个人在科学生产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而从群体角度而言,整个科学精英阶层独立地创造了绝大部分优秀的科学成果,他们对于发展科学知识、推动科学进步、支撑整个科学共同体发挥的重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式微和科学社会学中默顿范式的广为垢病,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通过对实验室实践进行参与式观察,以"实践的逻辑"取代"理论的逻辑"对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做了动态考查,最终认为科学生产是一项集体事业,科学精英与普通科学家通过科学网络同盟,分别构成了科学生产作坊中相互依赖的两极,从而避免了科学精英生产功能定位研究中精英主义的泛滥。  相似文献   

3.
科学本质理论:基本观点与范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维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6):809-815
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新的科学本质观两类。科学本质的现代观是多层面的,主要涉及"科学知识本质观"与"科学探究本质观"。科学本质的范畴是由科学本质的特征或要素决定的,主要涉及:(1)科学知识的本质;(2)科学探究的本质;(3)科学事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学理论与管理学科学化相关的角度,对管理学科学属性之争进行了回顾.揭示了"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管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等命题的意义及其在哲学前提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视角进行管理学科学属性、学科属性讨论的可行性.认为推动管理学由"学院式科学"向"后学院式科学"演进,应成为推进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视角之一.提升管理学者的科学学素养,提倡管理学与科学学的交叉研究,是推进管理学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哲学改造是对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的反响。他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结论来改造传统形而上学,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一切二元对立,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结盟。改造后的哲学必须象科学一样回归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联接科学与人们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络官",成为帮助人们应对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以科学改造哲学、推动科学与人文融合,杜威的哲学改造对于正确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威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主张"由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一切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儿童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杜威的德育观念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教学概念源自二十世纪早期的教膏哲学家杜威(JohnDewey),他将"日常行为"与"反思行为"进行了比较.杜威认为,日常行为受到诸如传统习惯权威和制度等因素的支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科学哲学过渡到了"后经验主义"时代.逻辑经验主义的静态逻辑分析方法受到排斥,科学哲学家将目光更多集中到了科学的历史、社会等外部因素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科学哲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文章认为,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对科学发展模式、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地位理解的变化,其中的核心是一种实践论科学哲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表象主义、认知主义的科学哲学,人类"生活世界"成为科学哲学研究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科学知识到底是什么--波兰尼"信念科学知识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性"、"意会性"和"信念性"三特征乃波兰尼"个人知识"及"意会认知"的三大支柱.其"信念科学知识观"即视信念为知识的根本,将科学知识乃至一切知识皆视为"信念"或"信念体系"的观点.部分科学史家和当代分析知识论学派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信念"在科学知识中确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在认识论层次上,波兰尼说科学知识是一种"信念"是对的.但当他不加限定地越过认识论层次而进入本体论层次,并视信念为科学知识的根源和本质时却是错误的.对"信念科学知识观",我们应加以分析批判,避免受其误导.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两员健将巴恩斯和布鲁尔的一篇论战性文章,简要讨论了"相对主义社会建构论"的总体思路.斯蒂芬·夏平所著<真理的社会史>,将科学真理的成立归因于以信任为纽带、与社会秩序相平行的"知识秩序",是这一总体思路的出色实施.作者认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即使消解了朴素的、大众化的"理性主义",也并不能消解理性本身.探索一种理性主义的建构论,也许是有希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制定经济计划,协调社会发展的必要知识.现就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实施途径.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地球科学的作用,必须面向全社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地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相似文献   

12.
后学院科学及其社会规范——齐曼《真科学》读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欣荣 《科学学研究》2003,21(5):556-560
约翰·齐曼认为当代科学正在从学院时代走向后学院时代,因此有必要站在自然主义的客观立场,综合已有各种元科学理论,对学院科学时代的默顿科学规范的合法性和适用性作出全面的审视。他为此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了广角特写,既承认了它们的独特价值,又揭示出其本身所具有的合理性、可信性和普适性的局限。齐曼证明,科学知识那些熟悉的"哲学"特征与日常认知能力以及科学知识生产者之间的奇特的社会关系难分难解。注重团队合作和考评制的新"后学院"研究文化在哲学上正或好或坏地改变着那些曾认为是永恒的科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工程创新:聚焦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和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主战场.工程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的过程.工程中不但包括技术要素而且包括非技术要素,必须从"全要素"和"全过程"的观点认识和把握工程活动.文中剖析了那种认为工程仅仅是单纯的"科学应用"的观点和认为工程知识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派生性知识的观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以"可重复性"为基本特征,其社会评价规范是只承认"首创性".而工程活动却以"唯一性"和"当时当地性"为基本特征,这就使创新必然成为工程活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引导者,为学生"探究"导航,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研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的研究热点。在这之前,科学哲学从其方法论规则出发,将研究视角锁定于实验,而非实验室。实验室只是自然呈现的场所,为实验提供恰当的场地。作为赋予科学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将最初的研究视角转向了对科学实验室的探求。他们认为实验室的意义已经不是自然呈现的场所,乃是人们理解科学的一个理论概念,实验室自身已经演变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成为能够解释科学成功机制与过程的场所。于是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哲学之间就实验室的问题展开了争论,表现为:实验室是被强化的场所,还是自然呈现的场地;实验室是知识生产的领域,还是科学研究的制度环境;实验室是制造了事实,还是发现了事实。由此,二者的差异也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科学知识品质的认识和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学从对传统的普遍、客观、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观的解构中,逐步走向相对主义的科学知识观。  相似文献   

17.
科学知识是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基石,科学合作是企业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展开合作的目的并非是将科学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而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成果。桥接科学家是企业跨越科学与技术"死亡之谷"的桥梁,帮助企业调和科学与技术的矛盾。本文基于生物医学工程行业论文数据研究科学合作网络,得到以下结论:企业外部科学知识获取广度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外部科学知识获取非冗余度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但外部科学知识获取非冗余度削弱了科学知识获取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企业拥有的桥接科学家越多,外部科学知识获取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关联越弱,外部知识获取非冗余度与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关联越强。  相似文献   

18.
学院科学基于科学内部对特殊的知识产权-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确保科学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合理流动.但后学院科学之发现优先权、发明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权的知识产权复式结构,必须更多地从社会建制和公共政策层面合理直辖是科学的公益性责任和商业性目标,建立起社会与科学之间和谐的行为期待模式,才能缓和并避免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非理性扩张,提高科学知识生产的效率和加快知识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培养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日常的理解中 ,科学往往被等同于技术 ,这使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 ,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 ,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其实 ,科学不仅包括了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思想 ,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是反蒙昧主义的态度、观察和判断世间事物的方法。对科学技术的神化和绝对膜拜本身也是违背科学的。所以 ,正视科学活动的整体评价、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怀疑和质疑科学、全面理解科学才是科学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在全社会…  相似文献   

20.
拉图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巴黎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开创了科学知识生产的实验室研究和人类学研究范式,和卡龙等人提出了著名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它在科学技术学领域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本文以他的两部代表性著作——《实验室生活》和《行动中的科学》——为案例,通过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拉图尔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尤其是在"科学知识生产"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