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的基础,而且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经常运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1.指名算。教师出示日算题,指名学生回答。一般可将比较容易的口算题让口算能力差的学生算,有利于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视算。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将得数写在本子上(不必抄题),结束后,教师报出得数,学生自已批改。这样练习,可扩大口算面,使人人能参与活动。3.听算。教师报出口算题(可报1~3次);学生写得数和报得数,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计算的方法。4接力算。教师依次用卡…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基本口算训练,口算训练的方式一般有视算和听算两种。视算是学生看卡片、教具上的式子计算(如看式口答、看式笔答等),这种方法被教师们普遍采用;听算是听教师报式计算,相比较,听算的要求更高,它既要记住运算数目,又要进行思维计算,是一个听、记、思、述的综合训练过程。而且听算比视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大,例如日常买卖  相似文献   

3.
用三算结合方法教学统编教材一册33页“得数是10的加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口、珠计算和巩固10的认识等基本训练。 1.看卡片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式题。  相似文献   

4.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每节数学课前安排几分钟听算,让学生听已录音的或教师念的口算题,直接计算出答案。这一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项训练,除了具有省时省力、易操作、适应性广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夯实结算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熟练了,笔算才能过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有个明显的特点:每种笔算方法的教学前都安排口算教学,打好口算的基础后,再进行笔算教学。口算一般分为视算和听算。视算可以利用卡…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基本口算训练。口算训练一般有视算和听算两种。与视算相比较,听算的要求较高,是一个听、记、思、述的综合训练过程,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更大,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以下方面重视听算练习:1、听算练习训练要由浅入深长期训练。教师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听算能力,在每个年级都要有一  相似文献   

6.
教师:重庆市朝阳小学覃宜丽教学过程: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9”的组成,小朋友们还能运用“9”的组成口算得数是9的加法。现在,老师检查一下,看谁学得最好。用对口令复习9的组成:教师报数,学生对数。如教师报“5”,学生迅速对出“4”再抽两个学生互报、互对。口算和是9的加法:运用瞬时记忆法,让学生看一眼卡片上的题,然后背着卡片,脱口读出得数。看□ □=9的卡片,抽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九义”数学大纲指出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要在课内进行 ,练习的数量要适量。”这与教育部“减负通知”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为教师在设计、安排学生作业练习时指明了方向。针对目前学生作业练习仍存在量多效低的现象 ,笔者提出“加、减、乘、除”四法。“加”即加强学生听算 (口算 )和听解练习的训练。所谓听算即是老师口报算式 ,学生口答结果。它是一种最基础的训练 ;听解即是老师口述应用题 ,学生解答。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此类练习 ,并经常加强训练 ,学生练习就必须集中精力听 ,听准算式或…  相似文献   

8.
口算是一种不用计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  相似文献   

9.
加强口算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其核心是口算训练要注意针对性。口算训练要注意针对性指的是 :首先 ,要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在低年级初开始进行口算训练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 ,弄清算理。训练时 ,先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口答出是“怎样算的” ;待熟练后可省略中间环节而直接口算出结果。如小学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9加几”例1 :9 2=11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 ,说出 :先要把2分成1和1 ,再算9加1得10 ,10加1得11。从而使学生在理解…  相似文献   

10.
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也是学习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正确、快速的口算,依赖于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重视学生口算思维过程的训练,恰恰是口算教学起步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亿以内口算加、减法”中,抓住这个关键,并合理地运用视算与听算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的口算能力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口算有听算和视算两种.在听课时,发现三年级两个班的老师对口算的训练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甲班老师既抓视算、又抓听算。乙班老师课内只抓了视算。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口算学得好不好,将关系到各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算法与算理、视算与听算、新知与旧题、集训与常练四结合的方法加强口算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口算基本功,提高口算能力。 1.算法算理结合我们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对解。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不仅教给学生正确而合理的算法,而  相似文献   

13.
1.游戏式口算。在低年级教学中常用接力赛、找朋友、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口算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之后,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渗透口算训练,你拍1,我拍9,合起来就是10;你拍2,我拍8,合起来得到10,……这种手到、口到、脑到的练习,利于口算能力的启蒙。又如教学20以内加减法,老师组织口算接力赛:第一个同学口算出如下第一题的得数后,第二个同学立即说出第二题的得数,依此接龙下去,直至把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计算能力基本是由口算、听算、视算、心算、估算等能力综合而成。听算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耳听心算”。在听算时,学生用耳听接收信息,大脑受到直接刺激,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自觉、积极地思考,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随时作出相应反应。由此可看出,听算对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利用听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信心,不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独立地开展思考。听算教学让学生边听边算,避免了视算中常出现…  相似文献   

15.
口算也称心算、视算、听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据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口算一般是从高位算起直接算出得数.整个计算过程,只依靠脑的思维完成,每一步计算的结果.暂时保留在记忆中.没有固定的法则,往往依据已知数据的特点而改变,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83):80-81
<正>口算也称心算、视算、听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据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口算一般是从高位算起直接算出得数。整个计算过程,只依靠脑的思维完成,每一步计算的结果暂时保留在记忆中。没有固定的法则,往往依据已知数据的特点而改变,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  相似文献   

17.
3.加强练习,形成能力。口算加减法看起来简单,但由于数目较大,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珠算加减法由于学生初学,手指的拨珠动作不规范,操作不熟练。因此,不论是口算加减法,还是珠算加减法,都必须加强练习,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口算加减法练习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使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如视算: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或小黑板),学生口算;听算:教师报算式,学生答得数;写算:把算式刻印在纸上,学生在算式后写得数。  相似文献   

18.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采用算理与算法、视算与听算、新知与旧题、集中与常练相结合的方法来强化日算训练。帮助学生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较强的口算能力,为其以后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算理与算法相结合 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不仅教给学生正确而合理的算法,而且还要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9+2=11以前,要求学生达到“…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的游戏玩得非常好,郭老师还想看看你们运用口诀进行口算的能力。现在边做边想口诀,把课本第72页的第4题口算题做完,看谁都能算对!(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口算完的学生边举手边检查得数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20.
口算包括视算和听算。采用哪一种应該由教学的目的要求和題目的性質来决定的。例如要求学生熟悉复名数的进率、化聚法、面积体积的計算及一般的口算方法都可以采用听算;如果要求学生利用加法乘法的交換法則来計算的及較复杂的应用題应該采用视算。但还要照顧到班級基础,如果学生的記忆力还較差,应多用视算,以后可視算听算交錯进行,逐漸过渡到以听算为主。因为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口算大都屬于听算,而且听算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教师不必每堂課写很多口算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